《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2)把课堂从教室移到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讲解探究的方法研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非生物因素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相互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2.举例说出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小视频,引出新课)
蓝色的天空、浩瀚的海洋、秀美的山川、广袤的原野,这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家园。地球上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但无论是在冰雪覆盖的极地,还是在烈日炎炎的热带,也无论是在高山、海洋、还是森林、湖泊,到处都有生物的存在。环境与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展示荷叶和仙人掌的图片,同样都是植物的叶子,为什么荷叶和仙人掌的叶子形态却完全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的生活?荷叶生活在水中,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水分影响了它们的形态结构。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依赖环境生存,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图片展示鼠妇,让同学们猜一下是什么,并做介绍对鼠妇。鼠妇是常见的一种动物,又称潮虫,它们往往生活在花盆下面、下水道口处、拖布、石头底下以及腐烂的木桩等阴暗潮湿处。当我们搬开花盆或石块,它们很快就会爬走了。鼠妇为什么不在光亮的地方生活呢?根据这个情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呢?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除光照以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我们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好,下面我们通过观察视频来完成这个探究,(老师播放小视频)
实验方案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提出问题】________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____ ___。
【设计实验】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沙土、解剖盘,计时器,黑纸板,玻璃板
方法步骤:
1.在盒子底部均匀铺上一层湿沙土。
2.____将20只鼠妇放入盒中央______________。
3._____一半盖上玻璃板,一半盖上黑纸板________________。
4.每2分钟统计一次____黑暗__处和___明亮___处鼠妇的数目,统计10次。
5.计算 平均值 。
【实验结果】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鼠妇数量
1(分)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明亮
5
4
4
3
3
2
2
2
0
0
2.5
黑暗
5
6
6
7
7
8
8
8
10
10
7.5
【得出结论】_________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设计,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在实验装置中,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
玻璃板,目的是什么?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设置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来做实验?
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
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并且要计算平均值?因为一次实验存在
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除了光照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生活?水分(湿度)、温度、空气等。
你知道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吗?展示图片,槐、柳、向日葵、油菜喜光;三七、人参喜阴。同样,动物的生活也会受到光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图片。猫头鹰和蝙蝠属于夜行性动物,也就是它们不喜光。鸽子、燕子、长颈鹿是昼行性动物。
光照对生物有这样的影响,那么水又是怎样影响着生物的生长的呢?荷花为什么要生长在水中,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的分布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在沙漠缺水的环境中,动植物的种类都很少。而在热带雨林降水丰富的地方,动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并且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和生存。我们应该保护水质,保护水生生物。
我们都还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香蕉、橘子、芒果、菠萝等果树生长在南方,而苹果、梨、山楂、柿子等果树生长在北方。这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些植物的生活呢?引出温度,看图片,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地带,长有密密的毛,小小的耳朵,这些结构特点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而具有的结构,还有沙漠狐和极地狐,耳朵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为了不散失体内的热量极地狐才长有晓得耳朵,蛇、青蛙等动物要在冬天冬眠,再有就是我们都知道燕子到了冬天就飞往南方,春天来了燕子又飞回来了,这些都是受温度的影响。
记得在上中学的路上总路过一个化工厂,并且发现在化工厂周围的植物都枯黄了,有的甚至死掉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人们往往用苔藓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因为空气质量影响着植物的生活和生存。看图片,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植物的叶子就会受到明显伤害。唐菖蒲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当空气中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现象。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往往会使用到控制非生物因素的方法。下面的这些现象你见过吗?你知道这些农业技术主要控制的是哪些非生物因素吗?塑料大棚主要控制的是温度和水;反季节花卉主要控制的是光照的长短;鸡的产蛋率主要控制的是光照时间;人工培育虾、蟹的幼苗控制的是温度。其实,影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土壤,盐碱地中的植物通常情况下都长势不好,就是跟土壤质量有关;再比如营养物质,植物如果缺乏无机盐就会影响长势。
三、课堂小结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影响生物生活和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阳光、空气、温度等。
四、课堂练习
1.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2. 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
A.控制适当温度 B.控制充分的水分
C.控制较弱的光照 D.提供肥沃的土壤
3. 生态因素包括( )
A.所有有生命的因素 B.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
C.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D.地球上的生物
4. 在做“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时,一组选用5只鼠妇,二组选用50只鼠妇,哪一组的实验结果更准确?为什么? ( )
A.一组;数量少便于控制
B.二组;可防止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C.一组;实验过程更简短
D.二组;数量多有利于竞争
5. 影响青蛙冬眠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光 B.水 C.空气 D.温度
6. 仙人掌适宜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影响它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水分 B.温度 C.土壤 D.空气
五、【板书设计】
生太因素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与科学的关系,本节课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通过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来探究某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科学教学所采取的主要的做法就是让学生从亲历的一些事情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结合生活实际,从中选择了一些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对于学生都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