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6 鸿门宴
课内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戮力(lù) 卮酒(zhī)
间行(jiàn) 按剑而跽(jì)
B.彘肩(zhì) 玉玦(jué)
芷阳(zhǐ) 毋内诸侯(wù)
C.瞋目(chēn) 目眦(zǐ)
刀俎(zǔ) 数目项王(shuò)
D.参乘(chéng) 车骑(qí)
杯杓(sháo) 飨士卒(xiǎng)
解析:B项,毋,wú;C项,眦,zì;D项,乘,shènɡ,骑,jì。
答案:A
2.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中,A项,“举”,上句“拿起、举起”,下句“全”;B项,“谢”,均为道歉;C项,“如”,上句“如果”,下句“好像”;D项,“胜”,上句“承受”,下句“尽”。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鲰生说我曰 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意思为进入
C.庄则入为寿 为寿:祝酒
D.沛公不胜杯杓 杯杓:酒器
解析:本题中,D项,“杯杓”是借代取意,意思为“酒力”。
答案:D
5.对下列加点“为”字的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 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军中无以为乐 ⑨何辞为
A.①③⑤⑥⑧⑨/②④⑦
B.①③⑤⑥⑧/②④⑦/⑨
C.①③④⑤⑥⑧/②⑦/⑨
D.①③⑤⑥/②④⑦⑧/⑨
解析:本题中,“为”字的用法,①③⑤⑥⑧是动词,②④⑦是介词,⑨是语气词。
答案:B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该是指敬酒献物,祝人长寿的意思。
B.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
C.“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D.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解析:本题中,B项,“豆蔻”指女孩儿,“豆蔻年华”应指女子十三四岁。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
D.不如因善遇之 遇:对待
解析:C项“当”,对等,比得上。
答案:C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司马”,古代武官名,“司马”一职,战国时晋军首设,专门纠察队列秩序。
B.“山东”,战国时期,秦国人称太行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C.“季父”,古时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年龄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D.“婚姻”,指因结婚而形成的夫妻或家庭关系,文中的意思是“结成儿女亲家”。
解析:“山东”,战国时期,秦国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答案:B
9.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遇事缺乏考虑。当听到沛公想在关中称王后勃然大怒,意欲发兵攻打刘邦;当听到项伯的劝解又怒气全消,答应了项伯的请求。
B.范增头脑清醒。通过刘邦前后做事的变化,他判断出刘邦志向高远,何况刘邦手握十万军队,实力不容小觑,因此劝项羽赶紧攻打刘邦。
C.张良善于周旋。项伯让他逃走时,他说替韩王送沛公,不能离去;当刘邦问怎么和项伯有交情时,详细解释消除刘邦的疑虑。
D.刘邦善于收买人心。当他得知项伯前来告密时,先是亲自迎接,与之兄弟相称;后又与之约为儿女亲家,让项伯死心塌地地为他办事。
解析:D项“亲自迎接(项伯)”说法错误,原文是“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答案:D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1)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或“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2)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三、语言表达
11.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与前后构成排比句。
《鸿门宴》一文,太史公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
解析:根据前后句,应该结合《鸿门宴》一文的内容来概括人物的基本性格。
答案:张良机智的谋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12.(2019·赣州五校期中联考)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顾!
答案:①“府上”改为“寒舍”;②“令尊”改为“家父”;③“抛砖引玉”改为“批评指正”或“发表高见”,或删掉;④“务必”删掉;⑤“恭候”改为“等候”。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尹(yǐn) 毋须(wù)
充沛(pèi) 以一当十(dānɡ)
B.侍奉(shì) 披帷(wéi)
玉斗(dǒu) 厕身其事(cè)
C.不者(fǒu) 翼蔽(yì)
须臾(yú) 一诺千金(ruò)
D.召见(zhāo) 与会(yù)
忖度(duó) 亲密无间(jiàn)
解析:本题中,A项,“毋”应读wú;C项,“诺”应读nuò;D项,“召”应读zhào。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解析:①“距”通“拒”,“内”通“纳”;②“倍”通“背”;⑤“要”通“邀”;⑥“蚤”通“早”。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B组两个“辞”都是“告别”的意思;A组“幸”,前一个“幸亏”意,后一个“宠幸”意;C组“意”,前一个“料想”意,后一个“用意”意;D组“亡”,前一个“逃跑”意,后一个“灭亡”意。
答案:B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今者有小人之言
B.约为婚姻 秦时与臣游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而听细说
D.沛公居山东时 将军战河北
解析:A项古今意义相同。B项中“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特指男女结婚所形成的夫妻关系;“游”古义是“交往”,今义是“游览、游玩”。C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指“十分”;“细说”古义是“小人的谗言”,今义是“详细地说”。D项中“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河北”古义是“黄河以北”,今义专指“河北省”。
答案:A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⑧道芷阳间行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C.①⑧/②⑤/③⑦/④⑥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词类活用。其中①⑧为名词动用,②③是名词作状语,④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⑤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⑦是动词用作名词。
答案:A
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客何为者 ③大王来何操 ④具告以事 ⑤长于臣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⑦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⑧此天子气也 ⑨沛公安在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⑨/⑥
B.①⑦⑧/③⑨/④⑤/②⑥
C.①⑦⑧/②③⑨/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解析:①⑦⑧句为判断句;②③⑨句为宾语前置句;④⑤句为状语后置句;⑥句为被动句。
答案:C
二、能力拓展
(2019·天水一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精读基础题]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为秦将王翦所戮也( )
②居数日,军果败( )
③兵未战而先见败征( )
④因置以为上将军( )
⑤疾引兵渡河( )
⑥故不如先斗秦赵( )
⑦身送之至无盐( )
⑧赵举而秦强( )
⑨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 )
⑩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
答案:①杀戮;②过了;③征兆,苗头;④安排;⑤快速地;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⑦名词做状语,亲自;⑧被攻克;⑨集中;⑩怜悯,体贴。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秦将王翦所戮也( )
②封于项,故姓项氏( )
③楚击其外,赵应其内( )
④因下令军中曰( )
⑤乃遣其子宋襄相齐( )
⑥将戮力而攻秦( )
⑦不引兵渡河因赵食( )
⑧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
答案:①介词,表被动;②介词,表处所;③代词,它的;④副词,于是;⑤副词,于是;⑥连词,表修饰;⑦介词,依靠;⑧副词,就。
[高考对接题]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B.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C.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D.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解析:本句可根据名词代词“宋义”“牛”“虻”“虮虱”“秦”“赵”“兵”“我”,虚词“之”“以”“则”“其”“而”,标志性词“曰”“夫”等断开。
答案:C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除在君、父跟前外,一般称字而不称名。
B.氏是姓的分支,姓是一种族号,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氏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
C.社稷中的“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河,最初的本义是指黄河,后来扩大为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都能称河,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
解析:D项,“本文中的‘河’就是指广义的河”说法错误,本文中“河”指“黄河”。
答案: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义用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的事例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并且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位置在项羽、范增之上。
B.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
C.项羽利用早晨去参见宋义的机会,在军帐中将他杀死,其他将领们都因畏惧项羽而不敢抗拒,并且还一起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
D.项羽私自杀死宋义后,对外宣称宋义勾结齐国共同谋反,自己是受楚王密令处死宋义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担心其他将领对自己的不满。
解析:B项,“项羽的父亲项梁,就是一位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楚国大将”说法错误,“项梁”为项羽的叔父,“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是项燕。
答案:B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2)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答案:(1)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
(2)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先前,宋义在路上遇见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他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没过几天,就果然战败了。在军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
三、语言表达
13.下面是某中学文学社社长给某著名作家的一封短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先生:
您已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八十高龄的您能够应允忝列我社顾问,我们不胜感激。同时,我敬请您能够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本社兹定于本月23日上午9时在本校礼堂举行文学社成立大会,恭请届时务必光临。
顺问近祺!
解析:“荣幸地”是谦辞,不能用于对方;“忝列”是谦辞,不能用指对方;“尽绵薄之力”是谦辞,不能用指对方;“务必”有命令口吻,对对方不尊重;“顺问”只适用于平辈。
答案:①“荣幸地”删去;②“忝列”改为“屈就”;③“尽绵薄之力”改为“多多提出宝贵意见”;④“务必”删去;⑤“顺问”改为“恭颂”。
14.下面是某校举办第20届英语周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解析:题中“第20届英语周”是总圆圈,下属“活动宗旨”和“活动任务”两项;而“活动任务”下属的“准备阶段”“活动内容”和“赛后颁奖”三个内容中又有若干事项,答题时要准确全面。
答案:举办第20届英语周活动以“学生共同参与,体验成功”为宗旨,活动任务包括准备阶段、活动内容、赛后颁奖。具体过程为:先教师策划、安排班级、学生排练;再展板评选、短剧表演、电影配音、歌曲比赛;最后是赛后颁奖。
课件100张PPT。6 鸿门宴
《史记》 开篇明的 向明标清新课开篇预知 自主学习 边学边练基础自主预练 xiǎng jī zōu zhī jué kuài zì zhì dàn zǔ sháo yú dāng dàng qí jì
shuò shùshèng chéngjiàn jiānjǐ jì宏 鸿采 彩俱 具
劈 披敝 蔽绪 续壁 璧礼 理采 彩要 邀距 拒 内 纳倍 背蚤 早郤 隙坐 座明天 交往 谢罪 对待 齐心协力 同生共死 后继者 案板 留下、放弃 两次 掀开 儿女亲家 意外的变故 崤山以东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好像 到谢罪 感谢料想 心思告别 计较趁机 于是动词,到 代词,他表转折,却 表修饰副词,将要 连词,尚且
示意 取道 处罚 登记 连夜 像翅膀一样 像对待兄长一样 从小路 使……活,救活 使……破碎 使……从,带领 使……为王 与……交好 是沛公的参乘樊哙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如果不这样,你们都将被他俘虏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把这事详细地告诉他 √ √ √ 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深入探究 未雨绸缪 感知高考高考对点链接 word部分: 请做: 课内自我检测
学而时习 提技长能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 学科素养积累word部分: 请做: 课时跟踪检测
再练基础 再拓技能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