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1.尿常规化验单可以反映出泌尿系统的某些异常,如图是某人的尿常规报告单的局部(“+”表示有,“-”表示无).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最可能是肾小管的功能受损
B.最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功能受损
C.尿检所用的液体称为“原尿”
D.“原尿”和“终尿”的形成场所不同,成分相同
2.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4题。
比较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尿液中不含( )
A.葡萄糖
B.水
C.大分子蛋白质
D.无机盐
3.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4题。
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3( )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葡萄糖,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4.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4题。
血液在流经[1]( )和肾小囊内壁和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5.尿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下列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
A.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B.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
6.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减弱,导致排尿困难
B.憋尿时,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C.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
D.经常性的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久之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7.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
C.血液经过③的滤过形成原尿
D.经过④的重新吸收由①流出的是尿液
8.正常人的原尿中含有葡萄糖,但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体
D.肾小囊
9.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气 ②出汗 ③排尿 ④排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以下不具有排出人体内废物功能的结构是( )
A.皮肤
B.肝脏
C.肺
D.肾脏
11.在“尿液成分的测定”实验中,烘烤过的载玻片上看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为( )
A.尿液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葡萄糖
12.人体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人体排汗
B.食物残渣的排出
C.尿液的排出
D.人体呼出二氧化碳和水
13.若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肾脏中哪个结构功能发生了障碍(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盂
D.肾小囊
14.在泌尿系统中,能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尿道
D.肾
15.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下列哪一过程不属于排泄?( )
A.排尿
B.排汗
C.呼气
D.排便
16.在肾脏的结构中,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体
D.肾小囊
17.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两者均增多
B.两者均未增多
C.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18.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检查尿液后,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球
19.尿素排出的途径是( )
A.皮肤和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
C.皮肤和泌尿系统
D.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20.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
A.无机盐和蛋白质
B.葡萄糖和脂肪
C.无机盐和葡萄糖
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1.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②代表与肾脏相连的血管,a~d代表生理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B.健康的人体内,②与①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
C.图中D代表的生理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主食中的蛋白质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
22.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
A.泌尿系统
B.皮肤
C.呼吸作用
D.随粪便排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23.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主要涉及生理过程是______和______。
24.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______、______、膀胱和尿道组成。
25.泌尿系统主要由______输尿管、______和尿道组成的,其中肾脏的作用是______,膀胱的作用是______。
26.健康的人每天要形成原尿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______作用回到血液。
27.肾动脉中的血流经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要是通过______系统来完成的,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9.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①-⑥代表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当它进入血液中进行血液循环时,首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2)④、⑤完成交换后,血液变成了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此过程属于血液循环的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3)若图中③代表氨基酸,在消化道中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若图中③代表葡萄糖,则该物质在人体消化道中初步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
(4)物质⑥要经过肾小球的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答案】
1.??B???????2.??A???????3.??C???????4.??A???????5.??C???????
6.??C???????7.??C???????8.??B???????9.??C???????10.??B???????
11.??B???????12.??B???????13.??A???????14.??A???????15.??D???????
16.??B???????17.??D???????18.??D???????19.??C???????20.??D???????
21.??D???????22.??A???????
2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24.??肾脏 ? 输尿管 ????????
25.??肾脏 ? 膀胱 ? 形成尿液 ? 暂时贮存尿液 ????????
26.??重吸收???????
27.??减少???????
28.??泌尿系统 ? 肾脏 ????????
29.??氧气? 左心房? 静脉血? 体循环? 胃液、肠液和胰液? 口腔? 过滤? 重吸收???????
【解析】
1.??
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基础尿检单可见:该人的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这可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功能受损。
故选:B。
(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2.??
解: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相比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故选:A。
(1)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所以原尿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等。
(2)尿液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的,尿液中不会有大分子物质和葡萄糖等,只含有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正确区分原尿和尿液,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是本题的关键。
3.??
解:当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1肾小球滤肾和2小囊内壁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葡萄糖,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
故选:C。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图中1是肾小球、2肾小囊内壁、3肾小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4.??
解: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1肾小球滤肾和2小囊内壁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葡萄糖,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
故选:A。
(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图中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中1是肾小球、2肾小囊内壁、3肾小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5.??
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首先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
6.??
解: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如果不及时排尿会对膀胱造成一定的刺激,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若经常有意识地憋尿,会使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导致排尿发生困难,引发尿潴留。若小便经常不及时排出,不仅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出现功能失调,还极容易诱发尿失禁。尿液经常长时间停留膀胱,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因而有可能诱发膀胱癌等,故C说法错误。
故选:C。
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及时排尿的危害,结合膀胱的作用来分析解答。
7.??
解: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组成的,A错误;
B、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红细胞、蛋白质没有重吸收作用,B错误;
C、尿的形成包括:③肾小球和②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即经过④的重新吸收由肾小管流出的是尿液,D错误。
故选:C。
观图可知:①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据此解答。
此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8.??
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形成过程中,原尿中有葡萄糖,而排出的尿液中没有,是因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故选:B。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9.??
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因此属于排泄的是①呼气、②出汗、③排尿。
故选:C。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种途径,分析解答。
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
10.??
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人体的三条排泄途径是呼吸、排尿、排汗,主要通过肺、肾脏和皮肤完成。故不具有排出人体内废物功能的结构是肝脏。
故选:B。
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明白排泄的三条途径即可解答本题。
11.??
解: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在“尿液成分的测定”实验中,烘烤之后水被蒸发了,载玻片上看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为无机盐。
故选:B。
尿液是血液经过过滤和重吸收形成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分析作答.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水和无机盐、尿素等物质是尿液的主要成分.
12.??
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而人体内的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
故选:B。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种途径。
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
13.??
解: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就会大大增加,所以会出现口渴的现象,A正确;
B、肾小球的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B错误;
C、肾盂和输尿管没有吸收功能,肾盂负责收集被肾小管重吸收后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送入输尿管,然后进入膀胱,当积存到一定量时由尿道排出体外,C错误;
D、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D错误。
故选:A。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
尿量增加的主要成分是水,是由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导致的.
14.??
解: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思考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可结合图形来记忆.
15.??
解:A、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A不符合题意;
B、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是排泄。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C不符合题意;
D、大便就是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不属于排泄,叫排遗,D符合题意。
故选:D。
1、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排泄的三条途径: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3、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关键知道排泄是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而食物残渣不属于代谢终产物。
16.??
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在肾脏的结构中”,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是肾小管。
故选:B。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7.??
解: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细胞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而且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活。如果我们多喝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就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液,反之则产生盐含量较多的尿液,来保持水盐平衡。
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简称血糖。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糖保持动态平衡,进食后,胃肠道将食入的碳水化合物多糖类消化水解成单糖即葡萄糖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使血糖又逐渐下降。饥饿时,原储存在体内的葡萄糖释放出来进入血液,于是血糖上升,维持动态平衡。 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代谢。最主要的功能是降低血糖,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旦缺乏或者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使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肾脏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故尿中是没有葡萄糖的。
总之,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盐增多,糖未增多或没有。
故选:D。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理解尿量只受到饮水量和盐分摄入的影响,尿量中的葡萄糖之类的养分含量不受摄食的影响
18.??
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被滤过;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蛋白质。所以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D、肾小球。
故选:D。
(1)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19.??
解:由排泄的三条途径可以知道: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②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
故选:C。
排泄的三条途径: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关键知道排泄的三条途径以及排出的废物,
20.??
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它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故选:D。
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能滤过的成分和能滤过的成分.
21.??
解:A、“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A正确。
B、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除氧气外,还有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B正确。
C、图中d表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形成的生理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主食中的淀粉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蛋白质经消化道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1)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6)图示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代表肾动脉、②代表肾静脉,a代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代表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代表吸收过程,d表示尿液的形成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2.??
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故选:A。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
23.??
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24.??
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故答案为:肾脏;输尿管;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较为基础。
25.??
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故答案为:肾脏;膀胱;形成尿液;暂时贮存尿液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6.??
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重吸收
尿液的形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该题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本题考查学生对尿的形成过程知识点的理解,尿的形成是中考(学考)的重点内容。
27.??
解: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尿素随尿液流出,尿素不再进入血液中,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肾静脉中的)中尿素含量减少.(同时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故答案为:减少.
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
本题既要注意肾脏自身的代谢活动,又要注意肾脏形成和排出尿液的功能,不然容易错选.
28.??
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和排出尿液.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由血液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尿道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泌尿系统;肾脏.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理解尿的形成过程.
29.??
解:(1)图中①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2)④、⑤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完成交换后,血液变成了静脉血,此过程属于血液循环的体循环。
(3)若图中③代表氨基酸,在消化道中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若图中③代表葡萄糖,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淀粉的初步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4)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1)氧气;左心房
(2)静脉血;体循环
(3)胃液、肠液和胰液;口腔
(4)过滤;重吸收
1、本题考查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结合图形,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2、图中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营养物质、④氧气、⑤二氧化碳、⑥尿素等废物。
能够结合图形,掌握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生物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