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课内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橘红(jú) 喷香(pèn)
乾坤(qián) 运载火箭(zǎi)
B.酒泉(cuán) 苛刻(kē)
落色(lào) 百年陈酿(niànɡ)
C.诞生(dàn) 涎水(xián)
亘古(ɡèn) 断壁残垣(yuán)
D.途径(jìnɡ) 茎秆(jīnɡ)
痉挛(jìnɡ) 泾渭分明(jìnɡ)
解析:本题中,A项“载”应读zài;B项“泉”应读quán;D项“泾”应读jīnɡ。
答案:C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非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和平年代开明社会,________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________的少数人的信念。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抒不满,民众________,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________的巨浪大潮。
A.各色各样 孤掌难鸣 忍俊不禁 铺天盖地
B.形形色色 孤掌难鸣 忍无可忍 席卷天下
C.形形色色 茕茕孑立 忍俊不禁 席卷天下
D.各色各样 茕茕孑立 忍无可忍 铺天盖地
解析:“各色各样”,各种类别,各种式样。不能用来形容思想;“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多含贬义。“茕茕孑立”,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的一个人。不能修饰少数人。“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忍俊不禁”, 指忍不住要发笑。不合语境。“忍无可忍”,再也忍受不下去了。“铺天盖地”,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词义的侧重点不当。“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答案: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缺少创世神话,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宇宙发生说,也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思维认为宇宙是一永恒的存在。天地万物如何存在、产生,古代中国哲学家也思考这问题。屈原的《天问》最明显地表达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对宇宙起源、构成的兴趣。
A.天地万物如何存在、产生,也是古代中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B.天地万物如何产生、存在,古代中国哲学家也思考这问题。
C.天地万物如何产生、存在,也是古代中国哲学家思考的问题。
D.天地万物如何存在、产生,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思考这问题。
解析:文段中画线的语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词语顺序不当,二是前后语句话题不统一。“存在、产生”应改为“产生、存在”,前一句的主语是“天地万物”,后一句的主语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应进行调整。符合这两处修改的,只有C项。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射定在凌晨。________。火箭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5~7题。
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辉映的朝阳”“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飞船”等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热闹的场面,渲染了发射前紧张而激动的气氛。
B.第一段文字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凸显了新闻的主要人物和新闻的意义。
C.第二段描写了火箭发射的瞬间,“喷射”“托举”“拔地而起”“直刺九霄”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神舟”五号发射时惊心动魄的瞬间。
D.开头三段是本文的导语部分,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解析:A项理解错误,应为“勾勒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答案:A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两段采用了描写的手法,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细致地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B.第三段文字阐释了发射的意义,这样,文章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到了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C.第四自然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表明下文是插叙,要叙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努力的过程。
D.节选部分的最后两段,写苏联人造卫星给中国的“震动”,交代了中国航天事业诞生的背景,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的志气。
解析:C项应为:承上启下,说明下文要写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努力探索的过程。
答案:C
7.请以节选的部分文字为例,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解析:通讯的语言相对于散文来说,不易抒情,但是本文的语言却饱含激情,理解时注意结合“神舟”五号在中国航天史上的意义体会。
答案:作者的语言饱含激情。等待时气氛安静,在描写自然景物时有着一种必胜的信心。升空刹那,“惊天动地的巨响”“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飞船发射的特写镜头,作者怀着崇敬和必胜的信心写出了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语言优美,极有力量。
三、语言表达
8.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新闻标题。
时长70分钟的大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2018年11月12日在香港举行首映礼。该片是在两集《港珠澳大桥》电视纪录片基础上再创作而成,创作团队13日将继续赴澳门举办首映礼,电影12月在内地上映。
据介绍,电影以第E30号沉管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选材内容还包括大桥应对台风“天鸽”来袭时的情况,并加入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中国桥梁建设史内容。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暨电影总监制余烈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片由大桥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剪辑而成,不仅关注技术和质量问题,更关注的是建设者本身,包括他们的心灵、情感、付出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的感受,因此真实而感人。
解析:这是一则消息,拟写新闻标题,要抓住消息的导语部分,即开头的第一句话,可对该句压缩主干进行概括。
答案:大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12日在港首映
9.(2019·雅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相关信息,简要概括我国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五步程序。每步不超过10个字。
每日同一时间,各地气象站、高空探测网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收集到的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都被电传到国家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专业人员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和符号把收到的观测数据记录在一张图上,形成天气图,再由天气预报员运用一些气象学理论和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对天气图进行分析。接下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运用计算机通过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方法很多,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根据最新资料进行会诊,天气会商就是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互相启发,做出最后的天气预报结论。最后,由国家气象中心的影视制作中心将预报结论改写得通俗易懂后,由气象小姐、先生们向观众述说,同时配有各种天气符号及生动的天气情况画面。
解析:先提出五个关键词语“原材料”“对天气图进行分析”“预报未来天气,这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会诊”“影视制作中心”,然后根据这五个词语归纳作答即可。
答案:①收集气象资料(或:观测数据);②制作并分析天气图;③进行数值天气预报;④进行天气会商;⑤制作电视节目。
第四单元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2019·湖南重点高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________、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________的重大战略任务”。________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________: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C.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解析:“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长治久安”,指社会秩序长期安定太平。“政通人和”,政治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答案: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
B.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
C.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
D.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
解析:根据括号后面的句子“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可知,战略思想应是“人、枪、款”,B项和C项相比,B项较为精炼。
答案:B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解析:根据逻辑,应是先解决问题,进而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结果;“解决”与“问题”搭配,“缺乏”与“不足”重复。
答案:D
二、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
(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
材料二: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
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
(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
材料三: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
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
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B.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C.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
D.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解析:B项偷换概念,“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错,原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案:B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裂中子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B.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C.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
D.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解析:C项条件关系错误,原文为“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这是研究可燃冰的前提条件。
答案:C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
答案:报道重点:①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②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③材料三侧重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
成功原因:①国家重视,确立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实验课题。②领导及团队长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③科研人员坚持攻坚创新。
三、语言表达
7.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
答案:①“拨冗”改为“隆重”;②“忝列”改为“亲临”或“莅临”;③“拜读”改为“阅读”;④“鼎力”改为“全力”或“大力”;⑤“垂爱”改为“喜爱”或“青睐”。
8.(2019·武邑中学调研)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真正的贵族精神,__①__。一是文化的教养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养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__②__,
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__③__,在权利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解析:第①空根据后文“一是”以及后面的三个层次,可知应该填写“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第②空根据前面的“一是”和后面的“扶助弱势群体”可知应该填写“二是责任的担当”;第③空根据前文“一是”和后文的“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可知应该填写“三是独立的思想”。
答案:①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②二是责任的担当 ③三是独立的思想(或自由的灵魂)
课件70张PPT。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贾 永 曹 智 白瑞雪 开篇明的 向明标清新课开篇预知 自主学习 边学边练基础自主预练 yàn yì yùn niànɡ
kē ɡèn jìnɡ pēn pènluò làzhuǎn zhuàn
zhuó zháo
chuán zhuànyīnɡ yìnɡ晖 辉型 形悚 耸剂 济元 原计 记透露 透露 披露
尘封 封存 尘封
配置 配制 配置竖立 竖立 树立√ √ 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深入探究 未雨绸缪 感知高考高考对点链接 word部分: 请做: 课内自我检测
学而时习 提技长能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 学科素养积累word部分: 请做: 课时跟踪检测
再练基础 再拓技能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