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课件(共42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礼记》二则之《大道之行也》课件(共42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11:34:13

内容文字预览

(共42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22 《礼记》二则
第二课时
大道之行也
新知导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礼记》的文学常识;能正确翻译课文,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熟读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及探究意识。
戴圣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
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着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着,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全书共分《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内则》、《坊记》、《儒行》、《王制》、《玉藻》、《冠义》、《昏义》、《杂记》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与其叔父戴德所编《大戴礼记》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写作背景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1)读准字音
预习检查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和睦(mù)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wù)
编纂(zuǎn) 门闩(shuān)
(2)范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习检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点击链接22.2《 大道之行》视频朗读.mp4
(3)学生齐诵课文。
预习检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集体讨论文意,教师适当指导。
课文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是。
同“举”,推举。
培养和睦气氛。
指才干出众。
指品德高尚。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用作动词,以……为亲。
同“鳏”,老而无妻。
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
老而无子。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父母。
用作动词,以……为子。
子女。
有终老的保障。
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课文释义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
憎恨。
因此。
从外面把门带上。
奸诈之心。
兴起。
这叫做。
私藏

杜绝
发生。
表并列
指造反。
指害人。
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用门闩插上。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择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善终,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分,女子有归宿。财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收藏它但不是为了据为己有;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不会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课文释义
学生齐读译文,理解掌握内容。
二、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

一、出自本文的成语
选贤举能、天下为公、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文言积累
②讲信修睦
修:古义— 培养。 今义—修改。
③男有分,女有归。
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返回,回到本处。
④矜、寡、孤、独。
独:古义——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单一,只有一个。
三、古今异义
①大道之行也。
大道: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路。   
文言积累
⑤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⑥外户而不闭
户:古义—门。 今义—户口,门户等。
⑦是谓大同
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文言积累
四、词性活用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②不独子其子
③使老有所终   
④壮有所用   
⑤幼有所长
⑥故外户而不闭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名词作动词,从外面。
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文言积累
五、一词多义
文言积累
故人不独亲其亲( )
①为
天下为公( )
不必为己( )
②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
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
③子
不独子其子( )
不独子其子( )
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
后一个是名词,指子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为亲;
动词,是
介词,为了



五、一词多义
文言积累
予谓菊(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④闭:
故外户而不闭( )
⑤谓:
是谓大同( )
闭塞
用门闩插门,关闭
动词,叫作
动词,认为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可分为三层: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法。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整体感知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整体感知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4、“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道”与“大同”之间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施行大道,才能实现社会大同。
2、文章紧扣哪个四字短语展开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天下为公。
合作探究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①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②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③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合作探究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①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②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
③ “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合作探究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男有分,女有归”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
“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合作探究
3、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合作探究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生活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合作探究
5、试说说现代社会中哪些做法与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
民主选举管理者,生活救济、社会保障、捐赠、无偿援助等。
拓展延伸
尽管“大同”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你知道有哪些名人对社会理想有何论述?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马克思: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拓展延伸
圣哲先贤话大同
(3)康有为:
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
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4)孙中山:“天下为公”
“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5)习近平主席: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文章主旨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①《大道之行也》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大道之行也》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意相近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故外户而不闭
课堂练习
1.根据文章的理解进行默写填空。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不知其旨也  旨:   
(2)虽有至道 至道:   
(3)选贤与能 与:   
(4)男有分 分:   
味美。
最好的道理。
与,同“举”,推举。
职分,职守。 
课堂练习
3.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译文:知识掌握得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
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C.《兑命》曰“学学半”。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D.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A
【解析】A项有误,A项的意思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①而弗牵,
强②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
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④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道:引导。②强:劝勉。③庸:功劳。④说:通“脱”,解脱。
4.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故君子之教喻也
(2)师逸而功倍
所以
闲适,轻松
课堂练习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6.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7.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
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尽能使学生思考。
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唱“大同”
唱“大同”
在追求“大同”社会的征途上,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努力实现“中国梦”,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愿人常行好事

愿天常生好人
课堂小结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作业布置
大道之行也
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社会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


太平盛世
令人神往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礼记》二则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礼记》的文学常识;能正确翻译课文,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熟读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及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礼记》的文学常识;能正确翻译课文,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熟读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戴圣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
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着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着,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全书共分《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内则》、《坊记》、《儒行》、《王制》、《玉藻》、《冠义》、《昏义》、《杂记》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与其叔父戴德所编《大戴礼记》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
2、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3、写作背景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4、读准字音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和睦(mù)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wù) 编纂(zuǎn) 门闩(shuān)
5、视频朗读,感知文意
6、全班齐读,读准停顿:读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课文释义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集体讨论文意,教师适当指导。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子:以.......为子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闭〕用门闩插门。 谓:叫做。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2、学生齐读译文。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择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够善终,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分,女子有归宿。财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收藏它但不是为了据为己有;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不会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四、文言积累
1、出自本文的成语
选贤举能、天下为公、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2、通假字
①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②矜、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
3、古今异义
①讲信修睦(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②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来,归属。)
③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户口,门户等。)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⑤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⑥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4、词类活用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②不独子其子 ( )
③使老有所终( )   
④壮有所用 ( )   
⑤幼有所长 ( )
⑥故外户而不闭 ( )
5、一词多义
①为 天下为公(动词,是)
不必为己(介词,为了)
②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前一个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为亲;后一个是名词,指父母。)
③子 不独子其子(前一个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以……为子;后一个是名词,指子女。)
④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⑤谓:是谓大同(动词,叫作)
予谓菊(动词,认为)
五、整体感知
1、根据文义,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方法。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根本特征),是总说。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文章紧扣哪个四字短语展开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明确:天下为公。
3、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确: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4、“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大道”与“大同”之间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施行大道,才能实现社会大同。
六、合作探究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①“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②“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③“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明确:基本特征: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男有分,女有归。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②“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3、作者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生活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明确: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5、试说说现代社会中哪些做法与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
明确:民主选举管理者,生活救济、社会保障、捐赠、无偿援助等。
七、拓展延伸
尽管“大同”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你知道有哪些名人对社会理想有何论述?
圣哲先贤话大同
(1)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3)康有为: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
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4)孙中山:“天下为公”
“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就是对“大同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5)习主席: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八、文章中心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九、课堂练习
1.根据文章的理解进行默写填空。
①《大道之行也》中与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道之行也》中说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表意相近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不知其旨也  旨:   
(2)虽有至道 至道:   
(3)选贤与能 与:   
(4)男有分 分:   
3.下列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译文:知识掌握得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
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C.《兑命》曰“学学半”。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D.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①而弗牵,
强②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节选自《礼记·学记》)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③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
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④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道:引导。②强:劝勉。③庸:功劳。④说:通“脱”,解脱。
4.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故君子之教喻也
(2)师逸而功倍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6.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7.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十、唱“大同”
十一、课堂小结
在追求“大同”社会的征途上,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努力实现“中国梦”,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十二、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十三、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