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6 12: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安史之
与唐朝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唐高祖(李渊)
建立唐朝(618年)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盛唐气象

民族关系
社会风气
文学艺术
对外交往
经济
繁荣
和睦
开放
多彩
友好

政治
安定
积极进取

文明开放
这时候的大唐帝国一切都是最美的,
美到唐玄宗自己都觉得功德圆满了,该享受生活了。
不用开元了,于是把年号改成了天宝,
这一改不要紧,
生生把自己开挂的前半生改成了
惨不忍睹的后半辈子,
也顺带着把帝国从强盛的顶峰推向了
坠落的后150年……
安 史 之 乱


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
——唐玄宗李隆基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
社会安定后的他,心态出现了变化:
专以声色自娱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①政治腐败:
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玄宗在位44年


姚崇、宋璟等贤臣,
协助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以开元为年号29年
以天宝为年号14年
口蜜腹剑、野无遗贤

李林甫

杨国忠
“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旧唐书·李林甫传》

身兼41职,他不仅任意处理政务,更对正直有才能之人,百般打击排挤……杨国忠还广收贿赂,集缣多至3000万匹。
——明秀丽《试析玄宗心态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②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③军事失当:节度使势力膨胀;兵力外重内轻。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天宝十年节度使分布及军力


边镇兵:50万 中央军:8万
“天宝开元年间,唐廷与
外族之间共发生了35次战争。”
——《中国历代战争年表》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④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安禄山


“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


(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安史之
唐朝腐败刺激了安禄山夺取天下的野心,与杨国忠的明争暗斗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安禄山起兵

唐玄宗入蜀

马嵬驿兵变
安禄山755年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唐玄宗指挥失误,叛军兵临长安城。唐玄宗慌忙逃往四川避难。
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诛杀杨国忠,迫使唐玄宗下令缢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北上即位为唐肃宗,主持平叛。
757年,唐朝在回纥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
763年,唐朝才平息这场持续8年的叛乱。
安史之乱后
大唐王朝,
还有昔日的繁华吗?


一、安史之乱——影响
①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凋敝,人口锐减,经济重心南移。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郭子仪传》
人口南移
南方安定
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经济发展



北方战乱
(鼎盛)
一、安史之乱——影响
②唐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
一、安史之乱——影响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旧唐书》
a.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职位 传子或传部将
b.不向中央交赋税
c.军队独霸一方不听中央调动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中央:宦官专权
地方:藩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给唐王朝
致命打击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北方:战事不断,政权更迭频繁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
即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
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
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课堂小结
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
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朱温夺权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618年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李隆基
907年
唐朝灭亡

960年

五代十国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
——唐太宗·李世民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巩固提升
2. 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C 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3.下面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的横线处应该填写( )






A.黄巢起义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4.《水浒传》宋江酒后浔阳楼题诗,其中一句道“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下列关于黄巢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立后梁
B.平定安史之乱
C.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5.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之—。关键词“907年”、“朱温”、 “唐朝灭亡”反映的主题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后梁建立
6.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五代十国中的“十国”都是南方政权
②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
③《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时候的情景
④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材料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有人口41419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有人口5291971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有人口16990309
唐穆宗长庆元年(812年)有人口15762432
阅读后请回答:
上述唐朝人口从统计表看曾出现过一次直线上升、两次下降,其中一次急剧下降时期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后果?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