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选材准确,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表现出自己长大了。
2.抓住重点,写清楚在事件中自己的心理活动。
3.对“那一刻”里的事物做详细叙述,细腻描写,务必使人物形象鲜明、事件新鲜生动。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议一议,改一改。
教学难点:
1.在文章中要突出让自己成长的细节,尤其是对表现文章主题的“那一刻”的刻画。
2.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心的触动,甚至是震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选材准确,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表现出自己长大了。
2.抓住重点,写清楚在事件中自己的心理活动。
3.对“那一刻”里的事物做详细叙述,细腻描写,务必使人物形象鲜明、事件新鲜生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为什么?其实,长大有很多表现!那么同学们来说说长大都有什么表现吧!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审题
作文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那么同学们在审题时就要注意“那一刻”和“长大”这两个关键词。
“那一刻”告诉我们在文章中要突出让自己成长的细节,尤其是对表现文章主题的那一刻的刻画。
而“成长”则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心的触动,甚至是震撼。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
三、快乐第一关:选材关
1.出示照片,明确“长大”。
长大不仅是身体方面的成长,而且最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成长:
品德方面的成长:我长大了,我能帮助同学,能给父母做事,是一个孝敬父母,帮助同学的孩子。
学习方面的成长:我能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新的知识,知道细心地重要性。
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回家了,会为大家服务了,学会了耐心做事,会保护自己。
友情方面的成长:会处理与朋友间的矛盾,学会了谦让,学会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失败与沮丧中得到成长:学会了失败后的总结、反思,而且还学会吸取上次的教训,得到启发。
2.选材引导:
(1)在挫折中成长(难忘的经历或锻炼)
可以叙写一次沉痛的教训,一次失败的痛苦,抑或遭人误解的苦闷……诠释这些挫折的苦痛如何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善了自己的人格;怎样把你推向成熟,让你学会坚强、学会达观、学会锲而不舍。
(2)在反思中成长(理解爱、回报爱)
成长的滋味五味杂陈,我们的烦恼可能来自生活中的琐事:繁重的课业负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埋怨、与同学的交往……假如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父母师长和他人着想,多些冷静的思索和应有的谅解,我们的很多烦恼都可以释然。当你学会反思,体谅他人时,你就长大了。
(3)在生活小事中成长
生活中看似寻常的小事,只要你去体悟,也能供给我们成长的养料。
3.师:是啊,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我们长大了。你是通过哪件事发现自己长大了?能给大家具体地讲一讲吗?
4.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帮助学生捕捉事件中珍贵的“那一刻”。
5.师总结:“那一刻”即那一时刻——已经过去的某一个短暂的瞬间。那“一刻”却能促使“我”“长大”,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应对这一关键时刻里出现的事物做详细叙述,细腻描写,务必使人物形象鲜明、事件新鲜生动。
四、快乐第二关:积累关
课件出示词语超市和佳句选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丰富内容。
五、快乐第三关:写作关
1.指导写作。
A.写清事情的经过,做到内容具体。
B.要突出让自己成长的细节,尤其是对表现 文章主题的那一刻的刻画。
C.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心的触动,甚至是震撼。文章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D.注意细节描写,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2.指导书写开头:抒情式开头 、回忆式开头。
3.指导书写结尾。
六、激发写作需求
在长大的过程中,你会有很多的体验,并且最重要的是从这件事中,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识。同学们,从你们的故事里,老师看到了一个个长大的、成熟的孩子,我感到很欣慰。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那珍贵的一刻记录下来吧!
七、自主习作
第二课时(习作评改)
教学目标:
1.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
2.发现别人的写作优点和缺点。
3.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一、习作总评
对全班习作进行整体评价,指出存在的优缺点。
二、佳作欣赏
1.挑选部分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谁的文章更让你感动?他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哪些地方不足,需要修改?
三、例文评改
选取具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全班评议。这篇作文是否把事情说具体了?是否抓住了“那一刻”?有没有病句和错别字?你的作文有没有存在这样的错误?
四、自改互改
1.自读自改。
小声读:是否做到字正句顺?
认真想:我是否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了?
仔细查: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有没有错别字?
2.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五、修改展览
1.各人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展示修改后的习作,评出优秀小作家。
板书设计:
那一刻,我长大了
开头:抒情式、回忆式
起因
内容具体
中间: 经过 描写细腻
融入真情
结果
结尾:呼应开头、感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