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ord制作新年贺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利用word制作新年贺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0-01-14 18: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教学设计
贺卡在节日中有一种特别的亲切作用,是电话、短信、信函等,无法替代的市场常见的大众民俗性贺卡,学生在生活中具有使用贺卡的需求,不少人有使用过的经历,并且对丰富多样的贺卡有浓厚的兴趣,但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用电脑制作过贺卡,对于自己亲手制作电子贺卡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畏惧思想。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贺卡信息,使学生对于贺卡制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制作出比较有创意的贺卡。对于学生的作品,在评价中给予全面积极地肯定,只对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我们上任何一堂课都要时时记住“信息技术”这个大背景,完全照本宣科是背离“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特征的。
本节课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内容和形式的重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中的文字输入,文本修饰,查找与替换等操作,教材适时的安排了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内容。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知识和其它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
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教会学生会学习是重中之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word中页面的设置。
(2)掌握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3)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4)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5)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感受学习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好的感情。
(2)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2)使学生对“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页面设置中纸张大小和方向的设置。
2.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3.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另外上课前该班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2003的基本操作。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索制作电子贺卡的方法上,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展示和他们同龄的学生制作的电子贺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自主去探索制作电子贺卡的方法。我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思考贺卡制作步骤方法。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学生修改、完善贺卡,总结等环节,以达到教学预定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课间播放背景有音乐的贺卡)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新年马上就到了。每逢节日时,我们都会给同学、朋友和老师送上祝福,比如寄张贺卡。你们有收到过贺卡吗?那些贺卡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收到过,生日的时候我就收到过朋友送我的贺卡,打开贺卡除了有漂亮的图画和祝福,还有音乐呢!
……………………
师: 好,刚才这些同学提到了各种贺卡,有买的、画的、还有电子贺卡,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全程播放课件,共演示四张贺卡,然后将四张贺卡同时展示出来)
师:漂亮吗?这些贺卡都是你们同龄人制作的。觉得它们哪里漂亮呢?
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几张贺卡,非常美!同学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怎么制作贺卡,是不是?新年快到了,我们今天就动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好吗
生:好
师:但需要做好贺卡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大家有信心吗?
生:(齐声)有!(很高兴。)
热身运动:探讨贺卡制作构思:
师:这些贺卡纸张的大小方向相同吗 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问题1)
生:学生讨论回答(纸张大小、方向不同;图片、艺术字、文本框)
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贺卡中各个对象的位置关系。(问题2)
生:学生讨论回答(图片在下方,艺术字、文字在上方)
师:也就是说:一张贺卡有大小,它是由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组成,其中可以使用“图片”做背景,使用“艺术字”写贺词,利用“文本框”写寄语。
第一关:页面的设置:
师:要先选择贺卡的大小以及纵向的贺卡还是横向的贺卡。这些,我们可以在页面设置中进行设置。
师:纸张方向中“横向”和“纵向”有什么区别?
纸张大小中“自定义大小”有什么作用?
学生探讨并回答。
第二关:插入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贺卡的背景:
师:可是一张只有文字的贺卡同学们说好不好看呢?
生:不好看。
师:那怎么办?
生:插入图片。
师:我们刚才欣赏的几张贺卡都是因为插入了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图文并茂才变得精彩的。下面我们就进入这一关:如何插入图片?
[生教生]这个知识点我们班同学已学过了,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演示一下。(鼓励学生到教师机操作演示,起到以学生教学生,教师引导的作用。)
学生操作演示,教师讲解两种方法,一是插入图片,二是插入一个自选图形(矩形)把图片作为该对象的填充效果。
师:你能为你的图片设置漂亮的边框和阴影效果吗 (挑战任务)
生:学生讨论并操作边框的设置。
第三关:利用艺术字以及绘图工具栏中自选图形制作漂亮的贺词:
师:如何在图片上写贺词并将文字加以修饰?
生:学生讨论回答(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来实现)
师:文字添加上去了,但图片上方的白色区域及边线如何取消?(拓展任务)
生:学生讨论回答(通过改变文本框的格式中的“无线条颜色”和“无填充颜色”来完成。)
第四关:输入你最真挚的祝福语:
师:如何在图片上写祝福语?
生:学生讨论回答(使用文本框来实现)
师:如何对文字进行修饰?
生:学生讨论并回答(使用字体中的文字效果)
第五关:美化完善自己的贺卡。
师:同学最后一关了,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齐声)有!
师:我们大家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而且布局要合理,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协调一致,才能够充分表达我们的主题。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适当调整图片、艺术字与文本框的位置,并加以修饰,把美好的祝愿运用贺卡展现出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对他们的每一次成功都要加以鼓励。
师:大家都做好了吗?
生:(齐声)好!
师:是吗?开头的时候我们说:“过五关斩六将”,每过一关“斩一将”,那只“斩了几将”
生:(齐声)五!
师:那“第六将”呢?
生1:保存。
生:(其他学生跟着说)保存!
师:请大家将贺卡保存在我的文档中并提交作业,大功告成。
(三)作业评价和自我评价:
老师展示几份学生提交的贺卡,请几位同学进行点评,老师再做评价,做到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并请学生根据这节课自己的掌握情况对“作业.doc”中的“课堂自我评价”进行填写。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WORD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来表达心愿。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的生活也能"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别忘了把你们这堂课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你最亲近的人,同时老师也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大家,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展示贺卡)
四、教学反思
(一)、新课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特别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入语,让学生真正想学。我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接下来展示几张与同龄人制作的电子贺卡,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运用激励机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些贺卡漂亮吗?哪里漂亮?”学生在回答中自然地明白了漂亮的贺卡该是什么样的!“想不想自己做一张漂亮的电子贺卡?”“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我在讲授新课时,采用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方式再次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学。
激趣导入后,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用word2000制作电子贺卡的步骤,而是有意识地大胆地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贺卡,讨论思考要做一张贺卡需要有那些操作,进行构思。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实践证明这样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样也让学生明确任务。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只要碰到了问题,就马上问同桌或老师,所以现在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在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请教同桌和老师。我相信长期坚持,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帮助。另外我认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抓住教学契机,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便于课堂后段进行展示。
三、鼓励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培养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去构思再操作;把教学过程分为“五关六将”并“暗下埋伏”;让没有做完的学生继续做完,已经做完的学生就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贺卡做得更加精美。这样一来,给学生明确本课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能够较好的记住了“保存”这个学生经常忘记的操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了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制作步骤的基础上创新操作,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我认为要维持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热情,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创新,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操作结束后,展示学生作品,我展示了优秀作品,也展示了做得不那么精美的作品,让学生互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既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主动发现了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看到了自己和别人想法的不同,这再一次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此时再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贺卡,让他们不仅仅学会了这节课要求的技能,还使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了word2000中的一些知识。这一个环节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也更加愿意尝试操作了。我认为展示学生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让学生享受小成功,老师同学都没有取笑做得不好的作品,而是提出自己的意见,淡化了学生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我还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怎样在贺卡中加入音乐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