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0:3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镀金( dù) 妥当(tuō) 随声附和(hè)
B.澄澈(chēng)缥缈(miǎo) 骇人听闻(hài)
C.掺和( chān) 呈报(chéng) 爱慕虚荣(mù)
D.滑稽(jī) 钦差(qīn) 杞人忧天(qí)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凯歌 称职 蓬勃 绵廷
B.气慨 笼罩 寂寞 庇护
C.御聘 头街 港湾 泥潭
D.勋章 陛下 闪烁 灵敏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你再执迷不悟下去就会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人。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她吃得心满意足,看得母亲眉开眼笑,笑容从心里流淌到脸上。
4.文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修改。
①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我校文学社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②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荐、学生作品展览、话剧表演等。③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的街市》一诗的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有非凡能力的神,又是有感情和生活体验的人。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作家。
6.(2018重庆中考B卷)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示例 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 时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8甘肃白银中考)随着社会的发展,“锐词”层出不穷。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
[材料一] 锐词: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 锐词:四海八荒体 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
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 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 人工智能 共享单车 无人超市 两免一补 厕所革命 二次元 电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
[材料四] 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
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维阿出生于贫民窟,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他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班上展开辩论。反方同学认为:不必收入,因为社会发展很快,“锐词”很快就会过时。如果你是正方同学,你将怎样反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8-10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8.解释加粗的词。
①及其家穿井 及:____________
②国人道之 道:____________
③不若无闻也 若:_____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的危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①“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③“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④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原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这可骇人听闻了”中的“这”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④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谈一下第①段中。“两位诚实的官员”中“诚实”这个词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所选语段对皇帝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由所选语段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支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也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地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秋明真是好样的!
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丽的化学反应!
(选文有改动)
16.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
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些年,②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
17.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21.(2018山东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歌词《稻草人》(节选),以“我是一个稻草人”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可不限于歌词内容。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稻草人(节选)
罗大佑
终日面对着青山
终日面对着稻浪
午后的云雀背着艳阳
那样飞 那样笑
那样歌唱

轻风吹在我身上
雨珠打在我脸上
晨光 露珠 夕阳 星辰
春耕 秋收 冬藏






单元检测
1.C A.妥tuǒ。B.澄chéng。D.杞qǐ。
2.D A.廷→延。B.慨→概。C.街→衔。
3.C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含贬义。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答案 ① 把“激发”改为“提高”或“提升” ③ 删去“通过”或“使”
解析 第①句“激发”与“水平”搭配不当。第③句,“通过”和“使”同时使用,缺少主语。
5.A 《繁星》不是郭沫若的诗集不是,而是冰心的诗集。
6.答案 (示例1)时光:时光是爸爸伏案写作时斑白的双鬓,时光是妈妈缝补衣服时半眯的眼睛,时光是奶奶走路时佝偻的背影。(示例2)善良:善良是孩子扶起摔倒的同学时清澈的眼眸,善良是姐姐喂养流浪小狗时蹲下的背影,善良是哥哥让座给老大爷时真挚的笑容。
解析 仿写时,要揭示词语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7.答案 (1)“锐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对热点事件或重大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或:“锐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的浓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网络文化
现象。)
(2)球星总统
(3)(示例)应该收入。因为“锐词”反映了新时代涌现的新事物、新概念,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人们的新观念。
解析 (1)“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锐词与社会重大事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有关;“四海八荒体”与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关;材料三列举了当今一些热点话题和国家施行的一些新利民政策。针对三则材料概括出“锐词”的特点,即当下比较流行的对热点事件或重大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
(2)首先明确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017年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然后联系锐词的特点,把这句话压缩成几个字即可。
(3)首先亮明正方观点——应该收入;然后根据反方观点,据理反驳。针对反方观点中的“‘锐词’很快就会过时”,可以从“锐词”的时代性或意义角度解说。理由要充分,要自圆其说。
8.答案 ①待,等到 ②讲述 ③如
解析 根据句意推断词义。
9.答案 ①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②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解析 要落实关键词“道”“闻”“使”的解释。
10.答案 以讹传讹
解析 本文通过写“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成为面目全非的传言,告诫人们:传言往往失实,切不可轻信传言、人云亦云。据此可确定答案。
11.答案 皇帝看布料,受了骗还自欺欺人。
解析 此题考查对选文的概括能力。选文主要写的对象是皇帝,内容是去看新装,据此概括即可。
12.答案 “这”指代皇帝看不到织布机上的布料这件事。
解析 “这”字作为代词,其指代的内容一般从文中该句的前文归纳或摘取。
13.答案 他们看不到布料的事实没有被揭穿。
解析 细读文段,联系布料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联系语境和人物角色,体会随员们“快乐”的原因。
14.答案 “诚实”为褒词贬用,讽刺了那两个大臣并不是真正的诚实,刻画了他们善于阿谀奉承的嘴脸。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作者对两位官员的态度进行理解。
15.答案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答出两种即可)皇帝具有愚蠢、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首先要熟悉常用的描写方法,然后结合具体语句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6.答案 ①家庭发生变故,辍学打工供弟弟继续读书 ②开办机械加工厂,资助许多孤残儿童读书
解析 根据题意,先找到文中表示时间的词,然后在对应的时间点上概括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文中有四个时间点:第①段是十几年前的初中时期,那时秋明喜欢化学,经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第?段是秋明读高中的时候,父母出车祸,秋明辍学去打工;第?段是时隔十五年的现在,秋明在电视上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在电视采访中,秋明说“前些年”(第段)他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资助了一些孩子读书。要注意的是这件事按时间顺序应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之前。
17.答案 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秋明的人生阶段串联起来;②“我”是秋明人生经历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③直接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解析“我”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人生经历的见证者。因此,“我”作为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线索作用,将秋明的几个人生阶段串联起来。同时用第一人称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另外,在“我”的“见证”下,秋明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18.答案 (1)“笑”表现了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到我们惊讶的表现时内心的高兴和得意。
(2)“笑”表现了秋明回忆自己遭逢家庭变故后,化学家梦想实现不了的无奈和伤感。
解析 笑是一种最常见的心情表达方式。同样是笑,会因笑法的不同而有很多含义。第(1)题中的“笑”是秋明给“我们”做有趣的化学实验时,在“我们惊呼连连”时的“嘻嘻笑”,表达的是内心的高兴、得意。第(2)题中的“笑”则是在评委问到他小时候的梦想时,秋明因梦想没能实现而“苦笑”,表明内心的无奈、伤感。
19.答案 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下文叙述秋明因家庭变故化学梦破灭后的表现作铺垫,使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秋明对于化学的热爱以及善于钻研、做事认真的特点。
解析 先概括一下这个场景的内容:秋明向我们演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赢得了大家的夸赞,在大家的夸赞中我们听到了秋明说“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然而后文的情节是秋明因家庭变故,当化学家的梦想破灭,这样使故事波澜起伏。同时秋明在演示实验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也表现了他对化学的热爱以及做事的细致、认真。
20.答案 ①上初中时,秋明给我们演示的化学实验很美,很有趣;②秋明没有成为化学家,却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资助孤残儿童,这种变化就像化学反应一样美丽。
解析 文章标题的含义,一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本文标题“最美的化学反应”在
文章的前半部分,表现出来的是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后半部分可以看到秋明虽然没有成为化学家,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事业后资助孤残儿童,作者认为这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这一切正是一场美丽的化学反应。标题的两层含义都很清楚,很容易理解。
21.[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审题立意时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首先明确本作文题关键词有三个,即“我”“是”“稻草人”。“我”指出了写作人称为第一人称,“稻草人”指明了“我”的身份。“稻草人”原指稻草扎成的假人,多用来插在田地里驱赶鸟雀,但本次作文自然不是该意思,应结合诗歌,体会稻草人生活的单调与重复、艰苦与孤独,但稻草人胸怀梦想、守护担当。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理解“稻草人”的比喻义:“有守护心的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有奉献的人”“有初心、有梦想的人”“见证者”,或者是“奉献精神”“守护精神”等,理解了“稻草人”的比喻义,就等于确立了文章的主题,这样再写作文,立意才深刻。
具体构思时,可采用问题式审题法: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稻草人?成长的路上,我是一个经历过什么的稻草人?我是一个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做过什么梦的稻草人?……注意“稻草人”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应该是有意义的事。
[例文]
我是一个稻草人
风如一阵笛声从田野间划过,清脆,绵长,丝丝缕缕的音乐水一样渗透到大地上。所有的草叶都欢欣跳跃,她们用指尖捏起一缕风,和着那朵飘逸的白云,起舞。我站在一株小
紫花的身畔,望向这片黄澄澄的麦田。此刻,麦浪滚滚,每一粒麦子都写满了丰盈的喜悦。
我是田间的一个稻草人。有小雀儿在我的草帽上歇脚,热风也一阵阵扑向我的脸。我不动,只管默默站立。一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走过来,正一正我脑袋上被风吹歪的帽子,再拔一束小野花放在我的肩头。她带着敬意看看我干枯的身躯,然后在妈妈的一声声催促中,捡起镰刀,回家。
麦收季节,再诗意的生活也会被繁忙打乱。人们起早贪黑在地里忙活,每一株麦子都要和镰刀来一次亲密接触。麦田里,成片的麦子倒伏下去,有些涩又有些甜的草味儿汇成一片雾气,笼罩在每一块麦田上空。我看着人们割麦子。麦芒刺痛了他们的胳膊,镰刀多次割破他们的手指。等到麦子晒在场院里,清幽的麦粒香味儿飘散在小院子上空的时候,这场麦收才正式结束。而我,只是一个稻草人,始终守护在田间,看着忙碌的人们,不言不语。
我能做的,是将双脚深深地扎进泥土,不挪动分毫。不论是轻风柔和地拂过脸庞,还是狂风捶打着身躯,我只管看好这田里的禾麦菽蔬。风吹起,雨落下,虫走过,蝶飞来。我
默默站立在田间,守护这块土地。这是我的使命。
每年都如此。大地有规律地重复着他制定的规则,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按照他的规则行走。看着人们收起麦子再种上玉米,然后收起玉米再种好麦子。要不然,还能干些什么呢?我只是一个稻草人,站在青山脚下。
世界是如此阔大,我的心里充满了向往。晴空之下碧波万里,彩云之上雁阵声声,谁说我没有一个遥远的梦?雨后彩虹高悬在天空,我热血沸腾。我渴望走上虹桥,俯视我所守护的这片土地,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模样。我也曾梦想肋下生出双翅,做一只翱翔在天际的雄鹰,东南西北,任我飞翔,哪怕这草做的身躯散掉也无妨。
然而不能。
因为我是一个稻草人。晨光熹微中我与大地一起醒来,暮色四合中我与大地一同睡去。我的双脚已经与大地生长在一起,默默守护着他,春夏秋冬。
[点评] 作者在文章中以拟人的手法叙写了一位稻草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大地、劳动农民的热爱,表现了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主题。文章内容丰富,自然景物描写具体、心理描写准确到位。同时,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长句、短句各种句式结合,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主题,也使文章显得更加新颖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