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0: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污秽( huì) 怂恿(zóng) 怅然( chàng) 一缕(Iǚ)
B.蜷伏( quán) 哺乳(pǔ) 羞怯( qiè) 鹦鹉(wǔ)
C.温驯( xùn) 虐待(nüè) 匍匐(fú) 收敛(liǎn)
D.俯冲( fǔ) 惩戒(chéng) 蓦然(mù) 安详(xi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余晖 消耗 白昼 禁固思想
B.胸襟 叮嘱 柠檬 畏罪潜逃
C.栅栏 麝香 伫立 怪涎不经
D.滑翔 预警 雏凫 无精打彩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郑州一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两边都很热闹。
B.拍电影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评论者不应妄下断语,应给予创作者以尊重和爱护。
C.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D.1986版《西游记》中“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照曝光: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依然神采奕奕,气质非凡。
4.(2019云南楚雄姚安仁和中学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使社会风清气正,和谐安定。
B.“错过一站,搭上一生”,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的视频公布后,关注的人数很快超过600万左右。
C.浙江卫视播出的《风味人间》,通过寻根对比叙说变迁的情节把中国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讲述得栩栩如生,没有观众无不点赞慨叹的。
D.“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11月4日在北京召开。
5.(2019湖南汨罗弼时学校第二次联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___________;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_______________,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
①才感到喝茶有兴趣 ②才有兴趣去喝它
③你若读不出味道来 ④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①③
②④
①④
②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以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B.《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C.“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D.《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_____________。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中的小草,柔韧顽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8.综合性学习。
班上准备举办“音乐带我飞”的主题晚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晚会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了上联,请你从下面四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
下联:选( )项
丝竹韵悠悠绵长
B.鼓点响阵阵送暖
C.琴音起首首入梦
D.琵琶响嘈嘈切切
(2)晚会共有三项活动,请你策划另外两项活动,并填入下表。要求:句式与“活动三”基本一致。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歌声大秀场 自由献歌,展示风采

(3)王丽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歌声大秀场”活动中连续唱了三首歌,还意犹未尽。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你该怎么说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选自《山海经》)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夸父与日逐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饮于河、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至,道渴而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文中语句填空。
甲文中,“一狼洞其中”“前狼假寐”的用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夸父逐日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9广西河池期末检测)面对动物界凶恶狡猾的狼,屠户依然要与之斗争;面对自然界快速运行的太阳,夸父仍然要与之比拼。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精神?请结合目前的学习生活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
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
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少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
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诡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
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
13.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18.请以“不可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





单元检测
1.C A.怂sǒng。B.哺bǔ。D.蓦mò。
2.B A.固→锢。C.涎→诞。D.彩→采。
3.A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用在此处,与“两边都很热闹”相矛盾。
4.D A.缺主语,可删去“通过”。B.“超过”与“左右”矛盾,应删去“左右”。C.否定失当,可删去“无”。
5.D 本语段主要谈“味道与兴趣的关系”。第一横线处根据“才有兴趣去看它”的句式确定选②,第二横线处根据“你品出了茶的清香”“你悟出了画的神韵”的句式以及“是不可能
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这个否定句式,确定选③。所以选D。
6.D 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7.答案(示例1)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 敬畏荒漠中的胡杨 坚韧刚强
(示例2)敬畏五岳之壮观神奇 敬畏雷电中的海燕 自信乐观
解析 首先明确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式,然后分别紧扣“自然界中浩瀚的事物”“自然界中浩渺的事物”选取合适的仿写对象进行仿写即可。
8.答案 ( 1)B
(2)(示例)活动一:乐器大舞台 乐器演奏,陶冶性情
活动二:接歌大比拼 接歌互动,活跃气氛
(3)(示例)王丽唱得真好,不愧是咱们班的“金嗓子”,大家为她鼓掌!其他哪位同学接着来为我们奉献你的精彩?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能力。结合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再分析备选项,可以发现只有B选项最切合。
(2)本题考查活动名称和活动内容的设计能力。由表格中给出的示例可知,活动名称的格式为五个字,活动内容为两个四字短语,注意活动内容与活动名称在内容上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要明确要求,先肯定王丽同学的歌声很好,再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注意语言的委婉性。
9.答案 ①挖洞 ②只 ③跑 ④黄河
解析 结合语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10.答案 (1)才知道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敌人的。
(2)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上就因口渴而死了。
解析 注意“乃”是副词,“才”的意思;“诱”是“迷惑”的意思。
11.答案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解析 理解文段内容,按题中要求正确填写。
12.答案 勇敢(拼搏)精神。需要。在学习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要解决它们,就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
解析 理解两个文段的主题,从中得到启迪,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阐述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乙]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了,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去喝;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他还没赶到大湖,在半路上就因口渴而死了。他扔掉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13.答案 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山羊逃跑;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
窗台偷看我。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情节的能力。答题思路:根据分值确定答题要点一根据提示语(“记得有一次”“还有一次”“不仅仅在于……还在于……”“有天中午”等)定位概括的范围→
对每件事按照“主人公+事+结果”的格式加以概括。
14.答案 ①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②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③逆来顺受而不会反抗;④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解析 解答本题,要扣住题干要求,在原文中找出相关句段,然后参照赋分,把原文中的相关句子拆分归纳成四点“对羊的认识”。答题时,要注意提取文中关键词,如“柔弱”“善
良”“逆来顺受”等。
15.答案 (1)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轻蔑”一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好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表明这只羊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2)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伸”“张望”“侧”“紧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
绝望、惊诧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
(1)句中的“轻蔑”指不放在眼里,此处形容羊的神态,可从神态描写的角度赏析。结合前后语境和这只羊的性格分析即可。(2)句中的“搭”“伸”“张望”“侧”“紧贴”都是动词,
可从运用一系列动词的作用上分析。结合前文“另外还有它的聪明……感觉到几分诡异”,可知动词的运用突出了羊的聪明和神秘。
16.答案 ①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面的绵羊“其实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结局”,也让我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②“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强对身边生命的敬畏之心。③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一只羊其实怎样”中“一只羊”是本文的写作对象,“怎样”指出了文章应阐明的内容。发出疑问,引人思考。还可从标题的表达效果上分析,如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
17.答案 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掉,最终以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被卖掉补贴家用,同时被人们视为
逆来顺受的弱势群体。)
理解:①从羊的形象来看,羊无法摆脱被卖掉的结局,那是它的宿命,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局与其“不同凡响”的一生做对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②从主旨来看,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③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解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可以从文章结尾段提炼答案,第二问需要对文本有较深的理解。回答第二问可以从设问提供的提示入手,联系这只羊的形象,得出这只羊“不同凡响”却有着悲剧性的结局,形成对比,突出这只羊的独特;可以从文章的主旨入手,由这只羊的命运表达了“我”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警示人们打破成见,放下傲慢的态度;可以从文章的写法入手,借羊喻人,希望人们能做一个率真、智慧的人。
18.[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淡化了文体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不可怕”三个字中蕴含着一种无所畏惧的信念,体
现出一股正能量,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结合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来写,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来写。例如:挫折不可怕,困难不可怕,跌倒不可怕,暴风雨不可怕,等等。
可以写学校生活类题材。例如:班主任不可怕,跑步不可怕,体育测试不可怕,等等。家庭生活父母亲情类题材不太适合发挥,但是可以换个角度写。例如:因为有你陪伴,所以不可
怕。要言之有理,条理清晰,理中含情,情真意切。
[例文]
风雨,不可怕
失败是一种营养,让我们学会坚强;跌倒是一种营养,让我们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挫折是一种营养,让我们克服困难昂扬向上。
人生中的风雨苦痛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它不可怕。
镜头一
午后的天空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教室里,班主任微笑着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因为这次期末考试,大家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小丁。”小丁就是我。老师对我大加表扬。接下来,要颁发奖状,我很期待自己能得到一张。第一张奖状,给了全班第一名;第二张奖状,给了语文科代表;第三张奖状,给了班长。奖状就三张,奖励的是前三名,而我是第四名。后来老师讲了什么,我已记不清楚了。
回到家,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一进门就忍不住坐在椅子上哭。妈妈问明原因后,对我说:“一次不如意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因为这次不如意而不再向前。就当作期待下雨,却刮了一阵风吧!”妈妈的一番话,让我拔云见日!后来,我获得了很多奖状。
镜头二
一个深冬的早上,雾霾笼罩了整个世界。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路上人很少,在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我心存侥幸,不顾红灯,继续前行,一下子与一辆汽车来了个“亲密
接触”。我的自行车把汽车剐蹭出一道口子,我也被撞倒了。我本以为车主会破口大骂,心里很害怕,没想到他竟然很和蔼。他停下车后,亲切地询问我被撞的情况;看到我确实没事后,他还是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打电话。
到了学校后,我在日记本上写道:“一次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今后是否还会心存侥幸。”
在成长的路上,虽然有阳光明媚,但也会有风吹雨打。正如歌曲《水手》中所唱的:“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不如意不可怕,跌倒不可怕,风雨不可怕,可怕
的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不是吗?
[点评] 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写出了小作者在面对挫折、困难时,家人和陌生人给予了鼓励和关爱,从而使自己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