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导体与绝缘体》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课文,其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检测区分20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第二部分: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知识,规范自己的用电行为,注重用电安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还往往容易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是想象来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有些孩子在课堂中甚至会只凭经验不加实验地将导体和绝缘体分类,因此要在课堂中非常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活动中每个物体要检测两次以上,渗透了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另外,四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分工,孩子还难以处理。因此本课教学要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判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概念。?
2、让学生经历制作、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检测更多的物体。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归纳、提升科学概念。?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形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提高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构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概念和安全用电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科学的检测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交流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利用实物和多媒体等教学。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多媒体课件、插头、电笔、万用表等???
? 学生准备:每组一套材料,包括试验记录表、实验盒(电路检测器6个;一组橡皮、小刀、纸板、铝丝、钥匙、塑料片、泡沫、毛线、五角硬币、丝绸等待检测物体;二组橡皮筋、木条、石块、陶瓷片、铅笔芯、铁丝、回形针、毛皮、一角硬币、铜丝等待检测物体。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制定计划
1、师: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有些容易导电,有些不容易导电,看样才能知道物体的导电性呢?
2、师: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呢?认识各种电器元件及灯泡的结构。电路检测器。
3、制定实验计划
(1)自学教材第11页。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交流汇报,学生补充,及时追问。
4、根据科学规范要求检测橡皮的导电性。小灯泡亮了吗?得出结论。
拿出橡皮,预测并记录;检验电路检测器;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检测灯泡是否发光;连续重复检测一次;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上。?
二、分组试验,合作探究
1、师:好,同学们都学会了正确的检测方法,现在老师手里有几种物体,到底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是不容易导电的呢?我已经把这些物体的名称印在记录表上了。请大家先猜一猜,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认为是导体的在导体的下打勾,是绝缘体的在绝缘体的下面打勾,有疑问的打个问号。?
2、师:下面我们来检测20个物体。试验前老师有四个提示:
(1)每个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分析实验记录完成统计表单。
(2)从盒子里逐一取出物品,检测完先放在桌子一端,最
后由材料员统一整理。
(3)一定要注意做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铝片、玻璃别划伤了手。
(4)做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好声音,不要影响到其他组的实验,对表现好的小组,老师会给予奖励!
3、师:请小组长从抽屉里取出材料,我们开始吧!(背景音乐响起)?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师:(给音乐停止)检测已经结束,请小组长整理试验器材,放回抽屉里。请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实验记录表到展示上进行汇报,哪些物体是容易导电是导体,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做好记录。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的让学生实验)?
师:有没有发现一定的规律,做出自己的描述(凡是金属都是导体,大部分非金属是绝缘体)。
5、讨论:人体、大地、常用的水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观察教室里的电器哪部分是用绝缘体材料做的?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的?为什么??
2、观察镙丝刀、充电器,说明哪部分是用绝缘体材料做的?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的?为什么??
3、结合知识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安全用电,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
导线不能皮破损;不能用湿布擦拭开关或用电器;不能用湿手触摸开关(布是绝缘体没有水,湿布有水是导体)。?
四、课堂测试,巩固知识
(一)填空题
1、像铜丝那样( )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 )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
(二)判断题
1、拉线开关上的塑料线断了,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
2、遇到雷电的时候可以到大树下避雨。( )
(三)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都是导体的是( )
A、陶瓷 玻璃 B、纸 油 大地
C、塑料 干木材 橡胶 D、银 人体 大地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
A、粉笔 ? B、铁丝 ? C、食盐水
四、小节提升?,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表扬合作得好的组。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好绝缘体。
五、联系生活,适当延伸
除了导体和绝缘体外,生活中还有超导体,半导体。请你课外上网查找超导体和半导体的相关知识并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多数非金属
教学反思:?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常见的水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万用电表搬出来,而是逐步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良好的发展,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而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正是“科学是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