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6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6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1:47:01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6 孔雀东南飞(并序)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姥(mǔ) 薄禄相(xiànɡ)
哽咽(yè) 腰襦(xā)
B.萦绕(yínɡ) 削葱根(xuē)
夹袄(jiá) 纨绔(wán)
C.宦官(huàn) 明月珰(dānɡ)
白鹄(hú) 婀娜(nuó)
D.鲑珍(ɡuī) 琉璃榻(tà)
摧藏(zànɡ) 主簿(bù)
解析:本题中,A项“襦”应读rú,B项“削”应读xiāo,D项“鲑”应读xié。
答案:C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终老不复取 ②伏惟启阿母 ③箱帘六七十 ④摧藏马悲哀 ⑤幸复得此妇 ⑥泪落便如泻 ⑦蒲苇纫如丝 ⑧嬉戏莫相忘
A.②③④⑧ B.①③④⑦
C.①⑤⑥⑦ D.②⑤⑥⑧
解析:本题中,①“取”—娶,③“帘”—奁,④“藏”—脏,⑦“纫”—韧。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从词义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便可白公姥 ②贵贱情何薄 ③昼夜勤作息 ④会不相从许 ⑤仍更被驱遣 ⑥我有亲父兄 ⑦留待作遗施 ⑧逼迫兼弟兄 ⑨其日牛马嘶 ⑩否泰如天地
A.①⑥⑧⑨/②③④⑤⑦⑩
B.①②④⑥⑧⑨/③⑤⑦⑩
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⑨/②④⑤⑦⑩
解析:①③⑥⑧⑨为偏义复词,②④⑤⑦⑩不是。
答案: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上“可爱”,下“值得怜悯同情”;B项,都是“他”;C项,上“被动词”,下“遭受”;D项,上“坏运气”,下“表现不好的”。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今且报府 四体康且直
B.君尔妾亦然 诺诺复尔尔
C.于今无会因 因求假暂归
D.以此下心意 以我应他人
解析:A项,前句“将”,后句“并且”;B项,均为代词“这样”;C项,前句“机会”,后句“于是”;D项,前句“因为”,后句“把”。
答案:B
6.选出与“好自相扶将”的“相”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 ④嬉戏莫相忘 ⑤誓天不相负 ⑥蹑履相逢迎 ⑦怅然遥相望
⑧不得便相许 ⑨登即相许和 ⑩叶叶相交通
A.①④⑩       B.②③⑤⑧
C.⑥⑦⑨ D.②④⑥⑧
解析:题干中的“相”为偏义副词,偏指一方,有指代作用,代第三人称。
答案:C
7.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精练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句相互呼应,在意义上互相补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叫“互文”。下列没有“互文”的一项是(  )
A.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B.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C.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D.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答案:C
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姑始扶床”中的“床”指坐具,与李白诗“床前明月光”的“床”不同,后者指井上的围栏。
B.“结发同枕席”中的“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C.“六合正相应”的“六合”指年、月、日的干支相合,其中“干”指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D.“伏惟启阿母”中的“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谦虚的习惯用语。
解析:本题中,D项“谦虚”应是“恭敬”。
答案:D
二、能力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9~10题。
白 头 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①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②。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③为!
【注】 ①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②簁簁(shāi shāi):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常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③钱刀:钱币。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纯洁美好的人格,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厚。
B.第三句中“有两意”与下文“一心人”形成对比,揭示出现实中的爱情与期待中的爱情矛盾的状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C.“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是女主人公设想别后自己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D.“凄凄”四句忽然一笔宕开,说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但女主人公却认为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
解析:B项“对被弃的无奈”情感错误,女子是谴责与不满之情。
答案:B
10.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人物的言行和想法,全面了解其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1~12题。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
【注】 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情文并茂,富含哲理,质朴自然,但又不浅露,而是余味曲包,耐人寻味。
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
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
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是抒发顺应造化、乐安天命的消极感慨。
解析:D项,本诗中,作者虽有盛衰有时、人生苦短之感,但仍发出及早“立身”的感慨,对“荣禄”的向往和对“声名”的珍爱,有积极进取的一面。
答案:D
1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析诗歌前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答案:前四句借景抒情,用“悠悠”修饰“道”,又添“长”字,更显其前路漫漫,强化了诗人的迷茫怅惘之感;东风拂草本是春季之景,但着一“摇”字,写百草飘摇之态,感觉衰飒如秋,暗示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紧张、焦灼与悲哀。
三、语言表达
13.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同学们把它改编成了课本剧并表演。其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由于舞台的限制,学生不能作惟妙惟肖的表演,而这一部分又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于是有一位同学在二胡演奏《化蝶》的背景音乐中用低缓、沉抑的语调来朗诵,另外两位同学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刘、焦二人的殉情。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朗诵结束后,接着出现画外音。
(1)请你以“五字句”拟写一个对刘、焦爱情美好祝愿的画外音结束剧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点评以上对课本剧结尾的处理方法。
答案:(1)孔雀东南飞 飞天去不回 诚愿有缘人 共饮一江水
(2)用《化蝶》乐曲来移花接木,使这首诗很难在舞台上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结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放慢节奏,配乐朗诵如泣如诉,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音乐里,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艺术效果。
14.《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是“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答案: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课件153张PPT。6 孔雀东南飞(并序)开篇明的 向明标清新课开篇预知自主学习 边学边练基础自主预练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深入探究未雨绸缪 感知高考高考对点链接学而时习 提技长能课内自我检测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学科素养积累word部分: 请做: 课时跟踪检测
再练基础 再拓技能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