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9 《赤壁赋》(课件+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9 《赤壁赋》(课件+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1:53:5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9 赤壁赋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朔北 塑料 溯流 横槊赋诗
B.舳舻 压轴 远岫 油然而生
C.酾酒 骊山 黄鹂 迤逦而来
D.愀然 啁啾 铁锹 揪住不放
解析:本题中,A项shuò/sù/sù/shuò;B项zhú/zhòu/xiù/yóu;C项shī/lí/lí/lǐ;D项qiǎo/jiū/qiāo/jiū。
答案:B
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引申为劝酒)客 纵(任凭)一苇之所如
B.苏子愀(忧愁凄怆)然 正襟危(危险)坐
C.舞(使……跳舞)幽壑之潜蛟
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D.则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
相与(交错)枕藉乎舟中
解析:B项,“正襟危坐”中的“危”,应该解释为“端正”。联系成语“危言危行”记忆。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B.挟飞仙以遨游
C.凌万顷之茫然 D.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A项,“白露”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古今义均为“漫游,游历”。C项,“茫然”,古义为“旷远的样子”,今义为“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D项,“美人”,古义为“内心所思慕的人,有隐喻君王或美好理想的意思”,今义为“美貌的女子”。
答案:B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始适还家门
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②举匏樽以相属
C.①扣舷而歌之 ②倚歌而和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
长也
解析:B项,“属”通“嘱”,劝人饮酒。A项,两个“适”第一个是“享有”之意,第二个指“女子出嫁”。C项,两个“歌”分别为“歌唱”,“歌曲”。D项,两个“虚”分别为“太空”,“月缺”。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C项,都是介词,在;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项,形容词词尾/语气词,表疑问;D项,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答案:C
6.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羡长江之无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击空明兮溯流光
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答案:B
7.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月末为晦。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后者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
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与“将子无怒”中的“子”同,与《核舟记》中“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中的“甫”也相同。
解析:D项中“将子无怒”中的“子”与其他不同,它只是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其他“子”“甫”都是对男子的美称。
答案:D
8.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听课时就会感觉苦不堪言,正襟危坐,只盼着快点下课结束煎熬,甚至以后一上这门课就头疼。
B.初听昆曲,我们难免觉得冗长,但越听越觉得有味道,越听越觉得心灵在江南丝竹的余音袅袅中变得空灵澄澈。
C.一位客人进入某大酒店的餐厅坐下,看到桌上杯盘狼藉,呼唤了半天,服务员才姗姗而来,慢腾腾地拾掇。
D.谈及转型做导演的原因,赵薇慨叹再红的演员也只是时代的沧海一粟,演艺圈中的繁华热闹并不能使一个演员的演艺青春常青。
解析:“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余音袅袅”,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杯盘狼藉”, 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答案:A
二、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①,披蒙茸②,距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⑤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巉(chán)岩:险峻的山石。②披蒙茸:披,分开。蒙,覆盖。茸,这里指杂草。③冯夷:水神名。④玄裳缟衣:玄,黑色。缟,白色丝织品。裳,下裙。衣,上衣。⑤畴(chóu)昔:往昔,从前。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从:跟随
B.今者薄暮 薄:接近
C.归而谋诸妇 诸:众,各个
D.道士顾笑 顾:回头看
解析:C项“诸”应为兼词“之于”。
答案:C
10.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B.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C.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D.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答案:C
11.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月夜长江美景的一组是(  )
①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②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③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④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⑥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解析:①句不属美景。③句是人的活动。⑥句是让作者惊恐的景象,含此三句的项排除。
答案:D
12.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消沉和虚无的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解析:D项中“消沉和虚无的思想”概括不准。
答案:D
1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答案:(1)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2)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经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习习,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很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的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感觉忧伤悲哀,紧张恐惧,感到害怕而不敢停留了。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你了,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三、语言表达
14.(2019·沧州七县联考)下面是某中学高二学生写给校广播站的一封自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在下是1701班的一名普通学生,自小喜欢广播主持。目前,听闻敝站招聘广播员,我鼓起勇气写了这封
自荐信,想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本人学习成绩优秀,爱好演讲、写作,并多次获奖,随信奉上相关证书。如你们有意向,请务必与我联系,我自当敬谢不敏。
答案:①“在下”改为“我”;②“目前”改为“日前”;③“敝站”改为“贵站”;④“务必”删去;⑤“敬谢不敏”改为“不胜感激”。
15.下面是某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流程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将流程表述出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案:考生抽签后进入考场面试,先进行个人答辩,考生面试答题后评委打分;再进行组内展示,考生先组内自由讨论,再进行个人陈述,然后评委打分;最后确认成绩,面试结束。
课件109张PPT。9 赤壁赋
苏轼开篇明的 向明标清新课开篇预知自主学习 边学边练基础自主预练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深入探究未雨绸缪 感知高考高考对点链接学而时习 提技长能课内自我检测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学科素养积累word部分: 请做: 课时跟踪检测
再练基础 再拓技能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