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12 《我有一个梦想》(课件+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12 《我有一个梦想》(课件+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1:55:11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2 我有一个梦想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6月的青岛,花木葱茏,生机勃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大计。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强调,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________;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________;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_______,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主席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到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从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到中方为各方培训数千名人员,中国贡献为上合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习主席________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
B.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
C.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
D.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
解析:按照逻辑发展顺序,应该是有由“思想”到“行动”,所以应该是“思想”在前,“行动”在后,排除A、D两项。C项,“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突然转换成“被”字句,主语变成了“中国的行动力”,与前一句“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主语不一致,偷换主语。
答案: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人心所向 众望所归 东山再起 登高望远
B.人心向背 大势所趋 东山再起 居高临下
C.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沉渣泛起 登高望远
D.人心向背 众望所归 沉渣泛起 居高临下
解析:“人心所向”,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此处是说“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所向往的。选用成语“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此处是说“合作共赢”是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故选用“大势所趋”。“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沉渣泛起”,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此处是说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这些陈旧的论调不时重新出现,选用“沉渣泛起”。“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此处是说习主席站得高,其判断看得更远。选用“登高望远”。
答案:C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B.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C.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D.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解析:语病主要是语序不当,先“认识”再“把握”,先“破解”再“化解”,且“发挥”与“精神”搭配不当,应是“弘扬精神”。
答案:A
二、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有一个梦
[台湾]张晓风
①我有一个梦,我不太敢轻易地把这梦说给别人听,怕遭人耻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的人并不多。
②我有一个梦。
③我梦想在这号称为“中国”的土地上,除了能为英文为生物为化学为太空科学设置实验室之外,也有人肯为国文设置一间讲坛。
④我梦想有一位国文教师在教授“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粉色羊蹄甲正落入春水的波面,苦楝树上也刚好传来鸟鸣,周围的环境恰如一篇舞台布景板,处处笺注着白纸黑字的诗。
⑤晚明吴从先有一段文字读之目醉神驰,他说:“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薜欲青垂;几席、阑干、窗窦,欲净滑如秋水;榻上欲有云烟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读书得此护持,万卷尽生欢喜。琅环仙洞,不足羡矣。”
⑥吴从先又谓:“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列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传,宜击剑酌酒以销愤。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⑦——啊,不,这种梦太奢侈了!要一间平房,要房外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要春风穿户夏雨叩窗的野趣,还要空山幽壑,笙瑟溢耳。这种事,说出来——谁肯原谅你呢?
⑧那么,退而求其次吧!只要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坛吧!要一间安静雅洁的书斋,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觉良好的桌椅,你可以坐在其间,你可以第一次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也是不错的事,也有其不错的感觉。
⑨教室里,沿着墙,有一排矮柜,柜子上,不妨放些下课时可以把玩的东西。一幅竹子搁臂,凉凉的,上面刻着诗。一个仿制的古瓮,上面刻着元曲,让人惊讶古代平民喝酒之际也不忘诗趣。一把仿同治时代的茶壶,肚子上面刻着一圈二十个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学生正玩着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回文诗,全世界只有中国的语言可以做的回文诗。而所谓的回文诗,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字念起,意思都通,而且都押韵。
⑩墙上也有一大片可利用的地方,拓一方汉墓石,如何?跟台北画价动辄十万相比,这些古物实在太便宜了,那些画像砖之浑朴大方,令人悠然神往。如果今天该讲岳飞的《满江红》,何不托人到杭州岳王坟上拓一张岳飞真迹来呢?今天要介绍“月落乌啼霜满天”吗?寒山寺里还有俞樾那块诗碑啊!如果把康南海的那一幅比照来看,就更有意思,一则“古钟沦日史”的故事已呼之欲出。杜甫成都浣花溪的千古风情,或诸葛侯祠的高风亮节,都可以在一幅幅挂轴上留下来。
?你喜欢有一把古琴或古筝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不妨即兴。
?你喜欢有一点檀香加茶香吗?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种事只消随缘。
?如果学生兴致好,他们可以在素净的钵子里养一盆素心兰,这样,他们会了解什么叫中国式的芬芳。
?教室里不妨有点音响设备,让听惯麦当娜的耳朵,听一听什么叫笛?什么叫箫?什么叫“把乌”?什么叫筚篥……
?你要让年少的孩子去吃麦当劳,好吧,由你。你要让他们吃肯德基?好,请便。但,能不能,在他年少的时候,在小学,在中学,或者在大学,让他有机会坐在一间中国式的房子里。让他眼睛看到的是中国式的家具和摆设,让他手摸到的是中国式的器皿,让他——我这样祈祷应该不算过分吧——让他忽然对自己说:“啊,我是一个中国人!”
?音乐有教室,因为它需要一个地方放钢琴。理化有教室,因为它需要一个空间放仪器。那么,如果我说,教国文也需要一间讲坛——那是因为我有一整个中国想放在里面啊!这样的梦算不算狂妄呢?
?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选自《张晓风国学讲坛》,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的中国,人们肯为英文为生物为化学为太空科学设置实验室,却无人肯为国文设置一间讲坛,正是这种不公平催生了作者的梦想。
B.文章感情饱满,作者除了通过对梦想诗意盎然的描绘来传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借助一系列的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式来表达更为复杂的情感。
C.作者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坛,让中国的孩子可以坐在中国式的房子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中国人的自豪感。
D.文中写到麦当娜、麦当劳、肯德基,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侵蚀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西方文化的反感和无奈。
解析:A项,对梦想起因的概括不准确,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一主要原因;C项,对梦想的理解表面化,作者梦想的实质是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坛”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象征物,并非实指;D项,“反感”有误。
答案:B
5.对于自己的梦想,作者为什么“不太敢轻易”说,“不忍”说又“不忍不”说?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加以分析。
答案:①“不太敢轻易”说是担心遭人耻笑,因为这个世界上敢于去梦想的人太少,暗含作者对人们一味追求现实功利而失去梦想的社会现实的担忧、不满。②“不忍”说是因为作者的梦想太“奢侈”(太过美好),和功利的社会现实反差过大,说出了可能会因世人的不理解而遭到玷污,暗含了对梦想的热爱和珍惜。③“不忍不”说是因为当前的社会实在太需要,也太应该有这样一个梦想了,暗含了作者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的责任感。
6.文章⑤⑥两段引入晚明吴从先的两段文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引用前人文字,摹画自己的国学梦想,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或答“使作者的国学梦想更具体更丰富,更有感染力”。)②借吴从先之笔,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文辞优美,感情饱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共鸣,揭示中心。③与下文形成跌宕之势,使得文章更为摇曳多姿。这两段描写梦想中的国学讲坛,美妙动人,和下文的“退而求其次”形成跌宕,更显出作者国学讲坛梦的迫切。
三、语言表达
7.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马丁·路德·金,以下是从授奖辞中选出的两段,请你根据课文中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概括几条授奖的理由,填进去。
今天我们把奖金授予马丁·路德·金,授予一个____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____的人。他的家遭到了炸弹的袭击,他的生活和他一家人的生活受到威胁,但他____________。
为这位____________,挪威议会诺贝尔奖委员会谨在此颁发1964年度和平奖。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鉴赏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题干明确了材料来源,要从有关背景资料和课文中对人物经历、性格、精神品质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为信仰受难 多次被监禁 绝不退却 无畏的和平勇士
8.(2019·太原市重点中学月考)下面是某百货商场的广播稿件,其中有五处语体表达不够合理,请找出并修改。
亲爱的顾客朋友:
您好,欢迎莅临××××百货商场!
由于现在顾客较多,收银台出现了较为拥滞的现象,为了维护好商场的秩序与您个人的人身安全,请大家排好队,同时请您照看好身边的老幼,确保他们的安全。请不要把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购物车或购物篮内,省得不慎丢失。
另外,当您需要结算时,请到前台敬候,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为您办理结算手续,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全体员工祝您购物愉快!
答案:①“莅临”改为“光临”;②“拥滞”改为“拥挤”;③“老幼”改为“老人和孩子”;④“省得”改为“以免”;⑤“敬候”改为“等候”。
课件101张PPT。12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开篇明的 向明标清新课开篇预知自主学习 边学边练基础自主预练合作互动 彰幽显微课堂深入探究未雨绸缪 感知高考高考对点链接学而时习 提技长能课内自我检测日积月累 铸炼文笔学科素养积累word部分: 请做: 课时跟踪检测
再练基础 再拓技能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