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6 15: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亚非会议时他“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向”,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周恩来的外交贡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可是,1976年1月9日。周恩来逝世,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降了半旗。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呢?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了怎样的发展?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和意义;
2.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
3.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找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时间、标志、相关会议与意义。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思考一下,为什么用“恢复”一词?而不是“加入”一词?
(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1)台湾问题(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势力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美国的阻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最大阻力是什么?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3、时间:
4、标志:
5、相关会议:
6、意义: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联大第2758号决议)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971年10月25日,在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大胜利。联合国简介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设想出来的,该名称于1942年1月1日发布《联合国家宣言》时首次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当时26个国家派出的代表承诺其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国徽相关链接联合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场面思考:为什么说中国人“重返”联合国呢?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台湾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1971年中国代表乔冠华、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中国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
的玻璃!”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乔冠华在联大第26届会议主席台上发言
(人民网资料)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贸易争端由此开始。之后,双方就此问题进行多次磋商,一直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是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贸易战。美国苏联争霸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中国转攻为守转守为攻关系恶化关系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因此:1、中美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1)背景  二、中美、中日建交总结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从中国来说从美国来说: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1)背景  思考: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转机的原因有哪些?(1)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欲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2)从中国的立场来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同时还有利于解决我国的统一问题——台湾问题。由此可见,这是两相情愿的事情。改善中美关系人两国的共同需求。
二、中美、中日建交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过程:(1)197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即所谓“小球推动大球”过程(2)  (3)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二、中美、中日建交过程(2)  (4)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3)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二、中美、中日建交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过程(2)  (4)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5)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3)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1年4月,“乒乓外交”二、中美、中日建交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2、中日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1972年9月29日上午,中日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三、全方位外交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2.举措(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其贯穿亚欧非大陆,会员覆盖136个国家或地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3.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在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 浙江省省会杭州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也是继韩国举办2010年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举办这项峰会。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全方位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发展国家间关系加强国际合作、“一带一路”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2016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2.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第24届联大 B.第25届联大
C.第26届联大 D.第27届联大 C3.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华 B.1971年基辛格访华
C.1972年尼克松访华 D.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C4、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某国际组织秘书长发来的电文,告知了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决议。毛泽东获悉后高兴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由此判断,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哪一国际组织( )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共同体
C.联合国
D.东南亚国家联盟 C5、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两国建交。这些都体现了( )
A.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6、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7、“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 )
A.英国 B.日本
C.印度 D.美国 C D8、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交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9、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大国强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利益第一的原则
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10、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C11、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③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④中美正式建交
A.③②④②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