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中国龙》
执教老师:重庆市奉节县羊市镇羊市中心小学 刘潇
【教学内容】:
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中国龙》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表现中国龙为情感激发点,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融入绘画表现,纸工制作中。本堂教学活动的设置定位在立体纸工的造型表现,利用废旧材料,运用剪贴,翻折,插接等方式,分小组与同学合作制作出龙的形象。
【学生分析】:
该年段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循循善诱,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思维训练等方法来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绘画能力、认知能力等。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龙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
学生能运用废旧材料剪贴,翻折,插接等技法制作出中国龙的龙头龙身龙尾的造型。
能将龙的各个部分进行组合构成并装饰完善。4.让学生感受中国龙的文化魅力,激发其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龙身体部分的制作,鳞片上下层次的表现。
龙头的制作,抓住不可或缺的特征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中国龙资料,彩色笔,剪刀,双面胶,彩色纸,硬纸壳,纸盒,塑料瓶,一次性纸杯,胶带,木棍等综合材料。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重庆铜梁火龙表演视频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精彩的表演
2. 播放完毕,提问
师:刚刚我们欣赏到的是什么表演?主角是谁呢?
(生:重庆铜梁的火龙表演)(是一条龙,火龙)(我们中国才有的龙)
引出课题《中国龙》
师:对的,刚才欣赏到的是我们重庆铜梁的火龙表演,以我们中国传统龙的形象为造型,众人齐舞,时而腾空时而伏地,烧化的铁水泼向半空,火光四溅,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景象。今天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中国龙》(PPT播放课题)
欣赏评述,感受认知:
1.思考问答:边播放PPT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出现过龙的形象的事物的?
(生:古代帝王的龙袍)(古代宫殿宫墙上的浮雕)(古建筑上的砖瓦)(花瓶,器皿上的装饰)(西游记里的龙王爷)(端午节的时候划的龙船)(老式家具上的花纹)。。。。。。
师:当你看到这些龙的形象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生:感觉很威严)(看到那种在古建筑上的龙,有种可以镇宅,辟邪的感觉)(看到划龙船的时候,那种龙的造型感觉就很有气势)
小结:
龙,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最早出现的时候是黄帝打败炎帝,蚩尤,统一了所有部落,并从每个部落的图腾上选取一部分重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新的部族图腾,也就是龙的形象,并一直流传至今,所以我们也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龙象征着无上的权利和尊贵的身份,同时呢,民间也根据龙威严有气势的形象赋予了吉祥,富贵,祈福,辟邪,镇宅等意义。
3. 观察问答,展示PPT,龙的图片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龙身体的各个部分像什么,由什么组成?
(蛇身,鹿角,鱼鳞,四足鹰爪,狮尾,虾须,马的鬃毛,鳄鱼的脸,狗鼻,牛嘴)
三.师生互动,感知体验
1.观察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如何制作中国龙。请同学们先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仔细看一看,在制作中国龙的时候,由几部分组成?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
(生:形式多种多样,都分为了龙头,龙身和龙尾)(龙头,龙尾只有一个,身体很多很长)(利用了很多废旧材料)
师:这些部位都有那些特点?
(龙头:有角,眼睛很大,张开嘴,有尖尖的牙齿)
(龙身:很长有鳞片,有鳍)
(龙尾:像扇子,狮子尾巴)
2.尝试制作,发现问题:
师:我们观察发现了龙的制作特点,那么这会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先尝试制作一下。
3.示范制作,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在制作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鳍立不起来)(鳞片有一点乱)
师: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示范操作:
鳍:摒弃单层底部粘贴,采用双层粘贴,防止鳍歪掉
鳞片: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从后往前一层一层的粘贴,表现层次感
表现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之后,请同学们继续分小组合作,完成龙的制作,注意各个部分最后的拼接组成。
五.评价展示,课堂小结
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小组自评互评,最后老师点评。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工合作,运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创作出了别具一格的“龙”,都非常的棒。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传承龙的精神,弘扬龙的文化,做真正的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