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9小题,共78.0分)
1.人类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
A.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B.人工降雨,增加湿度
C.滥砍滥伐,水土流失
D.法制宣传,保护鸟类
2.台州各地河水治污采用“河长”制,如果你是一位“河长”,下列做法应该制止的是( )
A.将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内
B.适当放养鱼苗,恢复生物种类多样性
C.及时打捞漂浮物、清除河道垃圾
D.在河面放置种有净水植物的生态浮床
3.对秋天落叶进行处理,你认为得当的是( )
A.焚烧
B.填埋
C.倒入湖泊中
D.三者皆可
4.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工业废气经处理就排放
B.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
C.合理利用土地
D.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
5.“低碳生活”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以下活动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
A.建立森林保护区
B.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C.植树造林
D.提倡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6.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行为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是( )
A.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B.乘坐公交,绿色出行
C.奢侈浪费,制造污染
D.滥砍滥伐,围湖造田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8.要将长沙打造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下列哪一种说法错误( )
A.要搞好环境绿化
B.要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C.先发展工业,等有了钱再治理污染
D.要注意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9.下列关于“人口过快增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就可以无限制增长
B.大量购买私家车,会造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
C.过多占用耕地建设住宅,会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D.大面积破坏植被,会导致耕地退化、生态失衡
10.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人口激曾,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乐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11.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生态环境,也能改善生态环境。下列人类活动中属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偷伐树木,获得木材
B.开山劈岭,获取砂石
C.退耕还林,种草防沙
D.围湖造田,获取粮食
12.我国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不足
B.狂风侵蚀
C.过度放牧
D.自然灾害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
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
C.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
D.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
14.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以下几种( )
A.工业生产排放
B.车辆船舶尾气
C.秸秆焚烧
D.以上都是
15.在下列计划生育的措施中,属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关键的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16.某女在25岁结婚,26岁生下双胞胎以后不再生孩子,则该女子响应了计划生育中的( )
①晚婚②晚育③少生④优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我国计划生育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男、女各不得早于( )
A.2020
B.2022
C.2220
D.2222
18.下列数据为4份雨水样本的酸碱度值,其中能明确判断为酸雨的是( )
A.5.6
B.6.1
C.4.4
D.7.0
19.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 )
A.植树造林
B.适度放牧
C.收集废旧电池
D.围湖造田
20.我国政府为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目前正在北京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绿化北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调节北京地区的温度和湿度
B.美化环境
C.调节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D.以上都对
21.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提倡下列哪种行为( )
A.向河流排放污水
B.随意排放工厂废气
C.植树造林
D.焚烧秸秆
2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3.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燃放烟花爆竹
C.使用环保购物袋
D.购买精包装商品
24.下列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 )
A.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
B.工厂排出的废水
C.机动车排出的尾气
D.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
2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公园里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B.燃烧煤炭排放的烟雾是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之一
C.单位面积内的空气尘埃粒子越多,表明空气质量越差
D.在一些存放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可以佩戴口罩防止毒气的吸入
26.在保护海南生态环境建设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加强水资源管理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加强海防林建设
D.封山育林和禁止砍伐
2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应贯穿生活点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随手关灯关水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C.垃圾分类处理
D.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28.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包括下列哪几项( )
①新购买的家具 ②新装修的房间 ③吸烟者吸烟后烟雾弥漫的房间 ④放置和使用含苯等挥发性气体的房间.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29.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你认为我们应大力开发和利用下列哪种能源?( )
A.大量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
B.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
C.利用煤,大力修建火力发电厂
D.大力修建核电站
30.如图所示为瓯江口附近海域污染标准指数示意图,此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及油污。氮和磷大量排入水域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可采取许多措施来减少赤潮的发生。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D.科学使用氮肥、磷肥
31.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一般应采用选择性的砍伐,这样会在不减少未来供应的前提下,使人们能定期获得一定数量的木材。如果采用完全砍伐会( )
A.使当地气候受到影响,自然资源失去恢复或再生的能力
B.这样可以增加耕地,增加粮食产量,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C.这样一般不会产生水土流失,不会引起沙尘暴
D.对动物有影响,但影响一般不会太大,因为动物能运动
32.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1)出生率的迅速增高 (2)死亡率的迅速降低 (3)性别比例的合理 (4)科技的发展。
A.(1)(4)
B.(2)(3)
C.(1)(2)(4)
D.(1)(2)(3)(4)
3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出门随手关灯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
34.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是( )
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不锈钢金属筷子
B.多使用石油燃料,少使用天然气燃料
C.多使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少使用垃圾填埋处理方法
D.多使用共享单车和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
35.下列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A.节约用水
B.养成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
C.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3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本主题不相符的是( )
A.不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
D.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37.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 )
A.晚婚
B.优生
C.少生
D.晚育
38.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对受伤的鸟类进行救治和喂养
B.工厂的烟雾直接排入大气中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39.下列计划生育措施中,属于提高人口素质的是(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40.______过高可导致酸雨。
41.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大量捕杀动物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______(判断对错)
42.房间装修或者购置了大量新家具后,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搬进去。______。(判断对错)
43.______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患者会出现______、______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44.大量植树造林可改善空气质量。______(判断对错)
45.人口越多,产生的社会财富会越多。______.(判断对错)
4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______(判断对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47.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2017年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根据你所知了解的相关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压力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①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______。这种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哪些活动导致的?答:______(举一例即可);减缓该效应的重要措施是______(举一例即可)。
②酸雨是指pH______的雨水,其污染源是______(举出两例),酸雨的危害很多,如______(举一例即可)。
③臭氧层遭破坏,大量的______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如能导致人患皮肤癌等。
(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生物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______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小养成______的习惯。
48.在我国西部开发建设中,要在某新城市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如图为该城市环境图。该城市气候干燥,经常刮西北风。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供选择,如果有人请教你化工厂的具体设置点,你认为理想的地点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答案】
1.??C???????2.??A???????3.??B???????4.??D???????5.??B???????
6.??B???????7.??B???????8.??C???????9.??A???????10.??D???????
11.??C???????12.??C???????13.??C???????14.??D???????15.??D???????
16.??C???????17.??C???????18.??C???????19.??D???????20.??D???????
21.??C???????22.??D???????23.??C???????24.??B???????25.??D???????
26.??D???????27.??D???????28.??A???????29.??B???????30.??B???????
31.??A???????32.??C???????33.??C???????34.??D???????35.??A???????
36.??C???????37.??C???????38.??B???????39.??D???????44.??√???????
45.??×???????46.??√???????
40.??二氧化硫???????
41.??×???????
42.??√???????
43.??尘肺;胸闷;呼吸困难???????
47.??人口的过度增长 ? 温室效应 ? 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 低碳减排 ? 小于5.6 ?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 可导致土壤酸化 ? 紫外线 ? 自身 ? 保护环境 ????????
48.??丁;丁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而且又处在下风口,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解析】
1.??
解:A、大规模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不会给生物圈带来负面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为了增加降水,可以人工降雨,促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并附着在云层的小雾滴之上,形成水滴而降雨,不会给生物圈带来负面影响,B不符合题意;
C、人们大规模地开滥砍滥伐,水土流失,干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给生物圈带来负面影响,C符合题意;
D、法制宣传,保护鸟类,会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会给生物圈带来负面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
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
解:A、将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内,污染了河水,破坏了环境,错误;
B、适当放养鱼苗,恢复生物种类多样性,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C、及时打捞漂浮物、清除河道垃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D、在河面放置种有净水植物的生态浮床,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故选:A。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
解:对秋天落叶进行处理,填埋最好,落叶填埋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肥沃土壤。焚烧会污染空气、倒入湖泊会污染水。
故选:B。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环境的保护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
4.??
解:A、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
B、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B正确;
C、合理利用土地,就不会出现开垦荒地,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在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D错误。
故选:D。
人类的一些活动总是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做到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
人类的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要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5.??
解:A、建立森林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A不符合题意;
B、多使用一次性物品,造成资源浪费,B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提倡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
解:A、焚林而田,竭泽而渔,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A不符合题意;
B、乘坐公交,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B符合题意;
C、奢侈浪费,制造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C不符合题意;
D、滥砍滥伐,围湖造田造成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7.??
解: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正确;
B、围湖造田,扩展用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环境,B错误。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
8.??
解:A、要搞好环境绿化,可以保护环境,利于环境改善,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求符合,A正确;
B、要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排放的废水处理后再排放,能够减少污染,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符合,B正确;
C、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保护不落实,经济发展将会受到更大制约,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符合,C错误;
D、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以减少污染,又可以节约资源,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符合,D正确。
故选:C。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节约能源,开发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是最终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方法。可以从节能、减排、对环境无污染等角度来分析解答。
节能降耗减排,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之一。
9.??
解:A、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即使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也不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去,说法错误。
B、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大量购买私家车,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说法正确。
C、过多占用耕地建设住宅,会造成耕地面积锐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说法正确。
D、大面积破坏植被,会导致耕地退化、生态失衡,说法正确。
故选:A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10.??
解:A、人口的激增,需要大量的资源,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故正确;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故正确;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如水资源的污染等,故正确;
D、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尽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故错误。
故选:D。
根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解答。
环境的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经常考查的内容。
11.??
解: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乱砍乱伐、(2)乱捕滥杀、(3)生物入侵。耕地一般用来种植农作物,生物的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较差,而草原、树林或树林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
故选:C。
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12.??
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
故选:C。
目前,我国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千米。风沙蔓延导致许多地方的牧场、良田和村庄被毁坏、埋没。
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
13.??
解:A、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正确;
B、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使外来物种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C错误;
D、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意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14.??
解: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
故选:D。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的污染与防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15.??
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做这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以及每项要求的意义。
16.??
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可见,在25岁结婚属于晚婚,26岁生下双胞胎以后不再生孩子,属于晚育,则该女子响应了计划生育中的①②。
故选:C。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及意义.
17.??
解: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故选:C。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及意义,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18.??
解: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可见C正确。
故选:C。
雨水中常常因为含有显酸性的物质从而使得雨水的PH<7,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
解答本题是要掌握酸雨的特点,即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才属于酸雨。
19.??
解:ABC、植树造林、适度放牧、收集废旧电池都是人类活动,这些活动都对改善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益处。
D、围湖造田等会破坏生态环境。
故选:D。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乱捕乱杀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20.??
解:为了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目前正在北京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此举是因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0%以上;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绿色奥运是指:要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奥运建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使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蒸腾作用的意义及光合作用。
21.??
解: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向河流排放污水,会污染水域环境,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因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不应该向河流中排放污水,A错误;
B、随意排放工厂废气会污染空气,B错误;
C、树木能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理想的栖息环境。因此要多植树造林,C正确;
D、焚烧秸秆会产生粉尘,D错误。
故选:C。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少用含磷洗衣粉、制止捕杀珍稀动物、多植树造林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基础知识扎实,能灵活答题。
22.??
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A错误;
B、一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B错误;
C、二氧化硫也属于有害气体,C错误;
D、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中有一些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D正确。
故选:D。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解决本题要理解题意、掌握空气的污染物的特点即可解答。
23.??
解:A、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保护环境。故A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故B错误。
C、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
D、购买精包装商品会浪费木材,不利于保护环境,故D错误。
故选:C。
生活习惯影响气候,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只要选项中符合节能减排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
此题是一道节能环保低碳生活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这一主题展开分析与探讨,属基础性知识。
24.??
解: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机动车排出的尾气、人们生活用煤的燃烧、柴排放的烟雾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人们要是长期吸进被污染了的空气,就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甚至得肺癌等疾病。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工厂排出的废水会造成水的污染。水的污染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时还会使人中毒,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解此题从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机动车排出的尾气、人们生活用煤的燃烧、柴排放的烟雾和工厂排出的废水对人们和生物造成的危害入手。
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污染、水污染对人们和生物造成的危害。
25.??
解:A、公园里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好去处,A正确;
B、大气污染源是指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燃烧煤炭排放的烟雾是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之一,B正确;
C、单位面积内的空气尘埃粒子越多,表明空气质量越差;单位面积内的空气尘埃粒子越少,表明空气质量越高,C正确;
D、口罩只能阻挡尘粒、烟雾中的较大微粒等,而对有毒物质无阻挡作用。在一些存放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D错误。
故选:D。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吸烟、装修等都将影响空气质量,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6.??
解:A、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生物的生存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故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故不符合题意;
C、森林可以净化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固海岸,因此加强海防林建设,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是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是禁止砍伐,要合理开采。故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据此答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
27.??
解:A、随手关灯关水,可以节约能源,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
B、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利于保护环境,B正确;
C、垃圾分类处理,能防止环境污染,C正确;
D、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D错误。
故选:D。
有利于环境保护要知道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
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28.??
解: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吸烟产生的烟雾、新购买的家具以及发胶、清新剂等,刚刚装修过的房间,会挥发出大量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质,也会影响居室的空气质量。
故选:A。
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的空气不清新导致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空气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应根据具体的实例来分析、掌握。
29.??
解:“大量开采石油,利用化学能”、“利用煤,大力修建火力发电厂”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煤的燃烧还会产生一些酸性气体,形成酸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的产物都有强放射性,因此这些能源的开发都会污染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石油、煤这些都属于非再生资源。而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则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故选:B。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开发和利用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等人类今后获取能源的研究方向。
30.??
解:如果水体中氮、磷过量,常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藻类和其他负有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叫做赤潮。赤潮主要由甲藻、硅藻、绿藻、裸藻等形成。某些藻类和蓝细菌在淡水中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现象叫做水华。赤潮和水华的危害是与其他水生生物争夺游离氧,有毒的藻类和蓝细菌释放毒素过分聚集,会造成水质变坏,鱼类缺氧或中毒死亡,危害渔业生产。为了减少赤潮或水华等现象的发生,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是:(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后排放;(2)使用无磷洗衣粉;(3)施肥时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学肥料。由上可见,城市生活污水是不可以直接排放的。
故选:B。
如果水体中氮、磷过量,常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藻类和其他负有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叫做赤潮。赤潮主要由甲藻、硅藻、绿藻、裸藻等形成。某些藻类和蓝细菌在淡水中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现象叫做水华。赤潮和水华的危害是与其他水生生物争夺游离氧,有毒的藻类和蓝细菌释放毒素过分聚集,会造成水质变坏,鱼类缺氧或中毒死亡,危害渔业生产。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当今的热点问题。我们要记住一些做法,才是做题的关键。
31.??
解: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只要保护好,一定要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森林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降低温度。如果不合理采伐的话,森林的减少会导致森林中生物种类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使当地气候受到影响,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自然资源失去恢复或再生的能力。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森林的作用。
32.??
解:(1)一个地方的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当地的人口增长率;出生率的迅速增高。
(2)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产提高,人口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3)由于人们的生育观念相对落后,性别比例的不合理。
(4)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不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故选: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针对当前人口迅速增长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属于基础题。
33.??
解:A、骑自行车上学、上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绿色环保,A正确;
B、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B正确;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更多的树木,不利于绿色环保,C错误;
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低碳节能,D正确。
故选:C。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所以低碳生活,有利于环境保护。
了解低碳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34.??
解:A、一次性的筷子,需要砍伐森林,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可以保护森林,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A错误;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减少“碳足迹”,B错误;
C、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C错误;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车辆增多造成交通阻塞,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应当多使用共享单车和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D正确。
故选:D。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能源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我们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我们的生态家园。
35.??
解:A.节约用水,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符合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故符合题意;
B、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不符合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C.任意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物,会对淡水资源造成危害,同时污染环境,违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故不符合题意;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这样会耗费很多木材,不能节约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人类正面临着水危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可以根据已有的生活常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题时牢记世界上保护淡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关键,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36.??
解:A、电池含有重金属,乱丢弃会污染环境,不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说法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故不符合题意;
B、减少一次性木块,既保护了树木,又防止了环境污染,故不合题意;
C、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相应的增加了机动车排放的有害的尾气,增加了气体的污染,所以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符合题意;
D、在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了能源,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要解答此题需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方面分析,这样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要保护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37.??
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做这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以及每项要求的意义。
38.??
解:A、对受伤的鸟类进行救治和喂养,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工厂的烟雾直接排入大气中,加重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C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已威胁到生物圈,如人类的乱砍乱伐等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保护植被刻不容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9.??
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故选:D。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做这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要求,以及每项要求的意义。
40.??
解: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过高,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燃烧煤产生的,因为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硫,导致酸雨。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
燃烧煤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过高会导致酸雨。
本题考查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题目要求,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41.??
解:动物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促进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利于生态平衡,如果大大减少或增加某一种生物,就会影响其它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我们不能大量捕捉某种野生动物。
故答案为:×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此答题。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42.??
解: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过一段时间后在搬进去住为好,让装修材料中的有机化合物扩散,防止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要过一段时间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搬进去住比较好。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影响身体的健康,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以及其它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尘埃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3.??
解: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
故答案为:尘肺;胸闷、呼吸困难。
空气中的污染物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而造成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尘肺的病因,可以借助于查阅资料来帮助理解。
44.??
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植树造林可改善空气质量。
故答案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森林在调节大气成分中起着重要作用。
45.??
解: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和沉重说的负担,为了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我国将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既有利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又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越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计划生育及其目的和要求,据此答题。
知道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6.??
解: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能源的使用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主要的水污染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如不随手扔垃圾、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化用品、骑自行车等。
故答案为:√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
47.??
解:(1)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认识和处理人口过快增长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恶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也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2)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②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地表水、土壤、植被、建筑物及人体均造成影响,如可导致土壤酸化,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③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如果臭氧层遭到破坏,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例如,可能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
(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保护生物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故答案为:
(1)人口的过度增长。
(2)①温室效应。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低碳减排。
②小于5.6,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可导致土壤酸化。
③紫外线。
(3)自身,保护环境。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类题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遭破坏等。
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过程及危害。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8.??
解:化工基地会排出空气污染物或废水等,处于河水下游和下风向的地区会污染最严重,甲、乙处会污染河水,经常刮西北风甲、乙处位于居民区的上风口,空气污染物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而丙远离水源且位于上风处,一是不便于用水,二是会对居民区造成污染空气污染,也会污染河水,所以选丁。因为丁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而且又处在下风口,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丁;因为丁处水源充足,水陆交通方便,而且又处在下风口,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根据化工基地会排出空气污染物或废水等,会污染河水或使下风向的地区受到大气污染。
在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峻的今天,对该知识点的考查频度也愈加增大了。
初中生物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生物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