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8 13:28:38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读我国东部地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
A.东南亚的核心位置 B.东北亚核心位置 C.南亚核心位置 D.西亚核心位置
2.东北地区主要位于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答案】1、B 2、C
【解析】1、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故选B。
2、从纬度位置看,东北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自北向南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在中温带。故选C。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向我们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物产之丰富。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4-6题。

3.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4.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
5.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该地区的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服务业
【答案】3.C 4.B 5.A
【解析】3.图中甲地是大兴安岭,乙地是东北平原,甲地海拔高于乙地,故年平均气温甲地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C。
4.甲地是大兴安岭,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选B。
5.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A项合题意.故选:A。
读“新疆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
A.中南部平原区 B.南部山区 C.大兴安岭地区 D.长白山区
7.东北地区城市集中分布在
A.沿海地区 B.沿河地带 C.山麓地带 D.交通干线沿线
【答案】6、A 7、D
【解析】6、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密集。山区人口偏少。故选A。
7、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11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0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8.图示地区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农田基本建设好 B.土地资源丰富 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
9.图示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由西向东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D.由西向东减少
10.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11.黑河市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全球气候变暖 D.大棚农业的推广
【答案】8.B 9.A 10.C 11.B
【解析】8.读图可知,该地区是东北北部地区,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人口密度较小,土地资源丰富,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故选B。
9.该地区由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愈远,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故选A。
10.读图中黑河市位置可知,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故选C。
11.黑河市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主要原因是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能够适应黑河市的气候条件。故选B。
2019年黑龙江省国庆彩车名称为“中华粮仓”,它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和旅游强省迈进的铿锵步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松花江
A.干流自东北向西南汇入黑龙江 B.干流全年水量均很大
C.航运能力强,四季皆可以通航 D.干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13.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其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14.上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储量不断减少、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推广节能减污,促进绿色生产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2.D 13.C 14.C
【解析】12.A. 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汇入黑龙江,A错;B. 干流年降水量夏季多,冬春少,B错;C.松花江有结冰期,四季不可以通航,C错;D. 干流春季易发生凌汛,D正确;
D符合题意,选D。
13.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其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是自然条件,不是气候条件,故C符合题意,选C。
14.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③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这两条措施是错误的,农业发展和工业要齐发展,不能大量进口煤炭;①④措施正确,故C符合题意,选C。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东北振兴情况。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完成15-18题。

资料: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15.辽宁省有我国重要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6.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食品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钢铁工业 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从资料可以看出,辽宁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 D.土地荒漠化
18.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5.A 16.C 17.B 18.B
【解析】15.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分布在辽宁省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故选A。
16.读图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在此基础上辽宁省重点发展了重工业,石油工业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形成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故选C。
17.读材料可知,辽宁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所以根据题意选B。
18.根据东北工业基地出现的问题,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故选B。
读东北三省略图,完成19-20题。

19.“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0.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19.D 20.D
【解析】19.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有肥沃的黑土,适合农作物生长,又有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气候适宜;还有地形平坦,集中连片的耕地;除以上自然条件外,农业科技水平高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故选D。
20.东北地区是我国工业的摇篮,有我国最大的辽中南工业基地,这里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故选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类型:以_________、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________状的三带:外围是①________、②_______、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主要山脉有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内部是东北平原,由M_______平原、N________平原、P__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
(3)长白山脉有美丽的天池,天池的成因是(______)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平原 半环 黑龙江 乌苏里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三江 松嫩 辽河 B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主要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平原,辽东丘陵和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为主;
(2)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分别为外围的①黑龙江、②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辽东丘陵等山地和丘陵,内部是由M三江平原、N松嫩平原、P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的东北平原;
(3)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所以天池的成因是火山喷发。
22.读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平原广阔,黑土广布, 资源丰富,气候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平原和 平原。
【答案】土地 温和湿润 三江 松嫩
【解析】知识点: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平原广阔,黑土广布,土壤自然肥沃高,耕地连片分布,土地资源丰富;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2)东北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由于该地区热量不足,因此农作物熟制多为____________。
【答案】 旱地 一年一熟
【解析】东北地区耕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主要位于中温带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春小麦;由于该地区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3)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 、水稻、玉米等;该地区糖料作物是 ,集中分布在 (温度带)带,其中 省是我国主产区之一。
【答案】春小麦(小麦) 甜菜 中纬 黑龙江
【解析】知识点: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某区域产业的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和春小麦。北方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甜菜,集中分布在中纬带,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是主产区。
23.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

(1)东北三省包括_____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山环水绕”的山河分布特征,其中的“山”是指C_____(山脉)、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是指黑龙江、_____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
(3)东北三省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平原,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_平原,由于其肥沃的黑色土壤,而被称为“_____”.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作物生长熟制是_____.
(4)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_____.经过的省会城市有_____、_____、哈尔滨.
(5)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区之一,请说出至少三个少数民族的名称_____
(6)图中②是_____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将向第_____产业转移。
【答案】黑龙江 大兴安岭 图们 三江 黑土地 甜菜 一年一熟 京哈线 沈阳 长春 满族、回族、蒙古族 辽中南 二、三
【解析】
(1)读图可知,我国东北地区北邻A俄罗斯.南部濒临B渤海和黄海.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山环水绕”的山河分布特征,其中的“山”是指C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是指黑龙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
(3)读图可知,图中①代表三江平原,由于其肥沃的黑色土壤,而被称为“黑土地”。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作物生长熟制是一年一熟。
(4)读图可知,图中铁路线是由哈尔滨至北京的京哈线,经过的省会城市有沈阳、长春。
(5)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回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6)读图可知,图中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将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
材料二: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A是________(邻国);D是________海。
(2)阴影区B是_______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3)C是________(港口),由哈尔滨的气候坐标图判断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根据图上信息,从交通和矿产资源两方面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
(5)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你建议采取哪些具体措施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答案】(1)朝鲜 渤海
(2)松嫩平原 甜菜
(3)大连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4)①工业基础好,开发早;②丰富的矿产资源;③丰富的能源资源;④发达的水陆交通;⑤优良的海港。
(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针对个别地区进行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朝鲜,D是渤海;
(2)读图可知,阴影区B是松嫩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3)读图可知,C是大连,由哈尔滨的气候坐标图判断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4)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路交通;优良的港湾;
(5)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具体措施:调成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针对个别地区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位于A 江与B 江之间。
(2)三江平原湿地广阔,其形成与当地 的地形和 的气候有关。
(3)从1949年到2000,三江平原的湿地与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4)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粮食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平坦, (土壤)肥沃。
(5)三江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湿地,又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关于三江平原地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从经济角度分析,三江平原应建成“北大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观点二:从环保角度分析,三江平原应恢复“北大荒”,注重保护湿地环境。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答案】(1)黑龙、乌苏里
(2)低平(或平坦)、冷湿
(3)湿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扩大
(4)地形、黑土
(5)赞成观点一。理由:三江平原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白昼长,日照充足,生长期长,有利于粮食作物营养物质积累;灌溉水源洁净,保证了粮食质量;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
赞成观点二。理由: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等功能;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其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且恢复困难。
【解析】
(1)读图可知,三江平原位于A黑龙江江与B乌苏里江之间。是由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击形成的。
(2)三江平原湿地广阔,其形成与当地平坦的地形和冷湿的气候有关。地形平坦使排水不畅,纬度较高,冷湿的气候使这里蒸发量小,所以形成广阔的平原湿地。
(3)读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变化图可知,从1949年到2000,三江平原的湿地与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是湿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扩大。
(4)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粮食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可以使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黑土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5)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解答:赞成观点一。理由:三江平原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白昼长,日照充足,生长期长,有利于粮食作物营养物质积累;灌溉水源洁净,保证了粮食质量;市场广阔,经济效益高。可以从经济的方面考虑解答;赞成观点二。理由: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等功能;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其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且恢复困难。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读我国东部地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
A.东南亚的核心位置 B.东北亚核心位置 C.南亚核心位置 D.西亚核心位置
2.东北地区主要位于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向我们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物产之丰富。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4-6题。

3.图中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4.依据图中信息可推断甲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荒漠
5.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上述情景描述该地区的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旅游业 D.服务业
读“新疆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下列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是
A.中南部平原区 B.南部山区 C.大兴安岭地区 D.长白山区
7.东北地区城市集中分布在
A.沿海地区 B.沿河地带 C.山麓地带 D.交通干线沿线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11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0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8.图示地区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农田基本建设好 B.土地资源丰富 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
9.图示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B.由西向东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D.由西向东减少
10.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A.劳动力缺乏 B.灌溉水源缺乏 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11.黑河市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全球气候变暖 D.大棚农业的推广
2019年黑龙江省国庆彩车名称为“中华粮仓”,它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和旅游强省迈进的铿锵步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松花江
A.干流自东北向西南汇入黑龙江 B.干流全年水量均很大
C.航运能力强,四季皆可以通航 D.干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13.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其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14.上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储量不断减少、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推广节能减污,促进绿色生产②弱化农业发展,扶持工业发展
③推广清洁能源,大量进口煤炭④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东北振兴情况。下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完成15-18题。

资料: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15.辽宁省有我国重要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6.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①食品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钢铁工业 ⑤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从资料可以看出,辽宁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资源枯竭 C.环境污染 D.土地荒漠化
18.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东北三省略图,完成19-20题。

19.“龙江熟,天下足”,下列属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雨热同期,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D.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0.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类型:以_________、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________状的三带:外围是①________、②_______、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主要山脉有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内部是东北平原,由M_______平原、N________平原、P__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
(3)长白山脉有美丽的天池,天池的成因是(______)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2.读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平原广阔,黑土广布, 资源丰富,气候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平原和 平原。
(2)东北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由于该地区热量不足,因此农作物熟制多为____________。
(3)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 、水稻、玉米等;该地区糖料作物是 ,集中分布在 (温度带)带,其中 省是我国主产区之一。
23.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

(1)东北三省包括_____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山环水绕”的山河分布特征,其中的“山”是指C_____(山脉)、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是指黑龙江、_____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
(3)东北三省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平原,图中①代表的是_____平原,由于其肥沃的黑色土壤,而被称为“_____”.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作物生长熟制是_____.
(4)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_____.经过的省会城市有_____、_____、哈尔滨.
(5)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区之一,请说出至少三个少数民族的名称_____
(6)图中②是_____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将向第_____产业转移。
2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自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开发后又一个投资热土.
材料二: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A是________(邻国);D是________海。
(2)阴影区B是_______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域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3)C是________(港口),由哈尔滨的气候坐标图判断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根据图上信息,从交通和矿产资源两方面说明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
(5)为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你建议采取哪些具体措施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位于A 江与B 江之间。
(2)三江平原湿地广阔,其形成与当地 的地形和 的气候有关。
(3)从1949年到2000,三江平原的湿地与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4)三江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粮食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平坦, (土壤)肥沃。
(5)三江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湿地,又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关于三江平原地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从经济角度分析,三江平原应建成“北大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观点二:从环保角度分析,三江平原应恢复“北大荒”,注重保护湿地环境。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