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大雁归来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2:3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教学课件
大雁归来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利奥波德
目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第四节
拓展延伸
第五节
板书设计
第六节
课堂小结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 课 导 入
第一节
新课导入 —— 大雁归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它的行动轨迹与时间相关,秋寒南征,春暖北返;它是古代诗人笔下寄托羁旅之情,感慨岁月流逝的意象;它就是大雁!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中,又是以什么样的笔触来介绍这种候鸟的呢?让我们跟随利奥波德,一探究竟。
整 体 感 知
第二节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本文主旨。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抒情性语言,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培养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感。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背景链接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jiān
整体感知—— 生字正音





读准节奏和字音。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生字正音





读准节奏和字音。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缄默:
凋零:
迁徙:
窥探:
狩猎: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迁移,改变居住的地方。
闭口不说话。
指衰败,不振。用来喻人的死伤离散。
指暗中察看;也指观察探索。
打猎。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介绍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1-13)揭示主题,写大雁的联合观念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三月春暖北飞
(2)飞行路线很直
(3)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4)孤雁时常哀鸣
(5)雁过群体生活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深 入 探 究
第三节
深入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③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深入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④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⑤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看下文内容可以解读这个句子。下文说,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1.“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呢?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6只,或6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6只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寡妇”,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原先就这样推断为此而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2.“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默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这句话把3月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深入探究—— 分析作者观察大雁的句子饱含了怎样的感情?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对大雁的报春感到欣喜,把春雁的数目看作农场春天富足的标准。
(2)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地钦敬。
(3)喜欢倾听大雁集会时的各种鸣叫,认为那是它们乐此不疲的辩论。
(4)对孤单的大雁感到哀怜,表示对枪杀者的反感和痛恨。
(5)赞叹大雁具有人类所不及的联合观念。
深入探究——语言特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拟人手法的运用
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
深入探究——语言特色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2.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形神兼备。无论是描写大雁归来,还是描写大雁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地加以细致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关于大雁的知识,作者介绍了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如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让读者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
课 堂 小 结
第四节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大雁回归的情形,介绍了大雁的日常生活及其联合观念,说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把动物当成朋友,与它们共生共荣,和谐共处。
拓 展 延 伸
第五节
拓展延伸—关于大雁的诗词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板 书 设 计
第六节
大雁归来
联合
归来
信念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报春的使者

鸣叫
辩论、议论;
集会、发言。
迁徙

诗意

保护动物
热爱自然
布 置 作 业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试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注意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