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乳浊液与乳化现象,了解乳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教学难点:物质在溶解于水时形成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探究。
三、教学用具
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等。
四、相关资源
《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视频资源、《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知识卡片、《乳化剂在日化行业的应用》图片资源、《乳化剂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图片资源、《对溶液、悬浊的分类的探究》文本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展示】洗涤剂
洗涤剂可以清洗油污。同学们想过原理是什么吗?学完本节课你就知道了。
【新知讲解】
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过渡】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将碱面放到水里时,会感到发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实验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等。
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探究内容:固体溶解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实验方案: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待测
待测
待测
溶解现象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待测
待测
待测
实验结论:NaCl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O3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热量。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总结】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提问】如果没有温度计,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实验方案吗?
【拓展】用于测定物质溶于水后温度变化的新技术。
【展示】教师播放知识卡片《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
(插入知识卡片《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
【过渡】刚才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说洗涤剂可以清洗油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是什么原理。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插入视频《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乳化是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过渡】乳化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展示】教师播放知识卡片《乳化剂在日化行业的应用》《乳化剂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插入知识卡片《乳化剂在日化行业的应用》)(插入知识卡片《乳化剂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总结】乳化的用途:洗衣服用的洗衣液和肥皂、配制农药以及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等。
【讲解】除了溶液和乳浊液,还有悬浊液,液体里悬浮着很多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这种液体叫做悬浊液。悬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会沉降下来。
【过渡】下面,我们再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展示】教师播放文本《对溶液、悬浊的分类的探究》。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解析: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是利用力的作用将油污转移掉;用酒精除碘、用汽油除油污均是利用溶解现象;用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将油污乳化成细小的液滴,利用的是乳化原理。
答案:A
例2.下列四种液体属于乳浊液的是( )
A.海水 B.雪碧汽水 C.肥皂水 D.黄河水
解析:海水、雪碧属于溶液,A和B错误。黄河水属于悬浊液, D错误。
答案:C
例3.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B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认识了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我们还学习了乳浊液与乳化现象,知道了乳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七、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一、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放热和吸热。
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
二、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课件21张PPT。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九单元 溶液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等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探究内容:固体溶解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实验方案:在三个小烧杯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水,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并记录。然后分别将等质量的NaCl、NH4NO3和NaOH放入烧杯中并充分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并记录。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待测待测待测溶解溶解溶解待测待测待测三、乳化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NaCl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O3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热量。实验结论: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二、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三、乳化现象三、乳化现象此处是视频资源《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三、乳化现象乳浊液:乳化剂:乳化: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三、乳化现象三、乳化现象三、乳化现象 乳化的应用三、乳化现象液体里悬浮着很多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这种液体叫做悬浊液。悬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会沉降下来。四、典型例题例1.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A四、典型例题例2.下列四种液体属于乳浊液的是( )
A.海水 B.雪碧汽水 C.肥皂水 D.黄河水C四、典型例题例3.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B五、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认识了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我们还学习了乳浊液与乳化现象,知道了乳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