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推导证明题 专题突破
(杭州6考)
考向1 力学推导题(杭州4考)
1. (2019杭州江干区模拟)航天迷小金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4 m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5 m/s,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式f=kv2,k=3 N·s2/m2,求:
(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用的时间;
(2)试推导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与速度的关系,并计算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
2. 小金同学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他用石蜡将下端封闭,并放入适量的细沙,它的长度为L,外直径为d,总质量为m。
(1)如图甲当把该简易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时,浸入液体中的长度为h,试推导该液体的密度ρ的表达式。(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该简易密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吗?说明理由。
(3)小金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如图乙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3. 理论上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表面压力的合力。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h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
(1)分析该物体侧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合力F合1;
(2)求出该物体底面所受液体压力的合力F合2;
(3)结合以上结果,说明该理论分析与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是一致的。
4.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重为10 N的钩码挂在A点时,人的拉力F为8 N,钩码上升0.6 m时,动力作用点C上升1 m,(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问:
(1)拉力F所做的功;
(2)小金在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猜想:可能与物重有关。 他在A点分别挂重为G、G′(G>G′)的钩码,所用实验装置相同,将G和G′提升相同的高度h,用所学知识推导杠杆下挂不同物重时机械效率η与η′的大小关系。
5. 如图所示,一均匀薄板OA的长为L,质量为m,可绕O端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板正中间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不动,一根细绳(质量不计)跨过滑轮(绳与滑轮摩擦不计),一端系于A点,另一端系在m′上,调整滑轮高度和绳子长度,使OA始终水平平衡,且绳左端始终竖直,则绳子右端与水平方向成θ角。
(1)请画出θ=30°时绳子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推导绳子拉力F与角度θ的关系式。(提示:g为定值,最后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
6.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的质量为60 kg,再将木棒支在O点,物体挂在A点,OB=100 cm,OA=20 cm。让该同学站在体重秤上用手将木棒抬到图示位置,此时体重秤的读数为76.2 kg。试求:(g取10 N/kg)
(1)在测体重时,该同学双脚与体重秤的接触面积为0.04 m2,他对体重秤的压强为多大?
(2)试求物体的质量,若此时该同学用双手竖直向上匀速抬起木棒,体重秤的读数将__________(选 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试通过推导说明。
7. 如图甲所示为小明暑假期间钓鱼的情景,钓鱼竿ABCD(忽略自重)。物理模型分析图如图乙,一个金属鱼模型(重力FG=20 N)系在钓鱼线DE的下端,当模型鱼浸没在水中静止时钓线的拉力FD=18 N,此时杆ABC部分与水平面成30°角,钓鱼者一手握在B点,一手握在A端。
(1)求金属鱼模型所受到的浮力;
(2)将钓鱼竿ABCD当作杠杆研究,若以B点为支点,画出动力臂BA′(l1)和阻力臂BP′(l2);
(3)若以A端为支点研究杠杆ABCD,判断人手对B点的“拉抬力”FB与钓线的拉力F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8. (2019杭州余杭区模拟)建筑工人向高处运送货物时,常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1)如图甲装置中,在一个斜面上安装一个滑轮组,斜面的倾角为30°,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工人用400 N的力拉绳子,重为500 N的货物在20 s内沿斜面匀速运动6 m。
求:①此过程中工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②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2)小聪认为:利用如图乙装置提升重物,在不计绳重、轮与轴之间摩擦的情况下,改变滑轮组的绕绳方式,能够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分析说明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9. (2019杭州西湖区模拟)如图所示,小金想利用滑轮组用最省力的绳子绕法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比值为n,A的比热容为c,A的温度上升t。(为计算方便,假设摩擦产生的热都被A吸收)
(1)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在用绳子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的过程中,若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自重,拉力做的功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A克服摩擦做的功。
(3)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滑动过程产生的内能,试推导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请写出推导过程,所得结果用字母表示)
考向2 光学推导题(杭州2考)
10. 如图所示,杆状物体AB与水平面垂直,放在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前,请解答以下问题:
(1)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2)证明:像A′B′与物体AB垂直。
11.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AO入射到平行玻璃砖CDEF上。请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1)在图中作出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光路图。
(2)推导证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与光线AO互相平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解析部分
考向1 力学推导题
1. 解:(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0.8 s
(2)匀速运动时降落伞和重物受力平衡,重力等于阻力即G=f=kv2,由G=kv2可知G=3 N·s2/m2×(5 m/s)2=75 N
2. 解:(1)因为密度计漂浮,F浮=G=mg
F浮=ρ液gV1=ρ液gSh=πd2ρ液gh则ρ液=
(2)不均匀,ρ液h的乘积是常数,ρ与h成反比
(3)C
3. 解:(1)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考虑到物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具有对称性,可知F合1=0
(2)设物体上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则下底面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h′,于是有F合2=F向上-F向下=ρg(h+h′)S-ρgh′S=ρghS
(3)由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即V排=V=hS,所以F合2=ρgV=ρgV排,综合(1)、(2)的结果知F浮=ρgV排,即该理论分析与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述是一致的
4. 解:(1)由题意得:拉力F做的功为W总=Fs=8 N×1 m=8 J
(2)由题意得:η===
η′===
又G>G′,则η>η′
5. 解:(1)先画出绳子的拉力F′,再过支点O作拉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如答图所示。
已知OA长度为L,右端细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所以力臂的大小l′=L
(2)薄板正中间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故阻力臂l2=L
以m′为研究对象,如解图所示,O为支点,画出各个力和力臂:
因为=sinθ,所以动力臂l1=Lsinθ,
因定滑轮不省力,故绳对小球m′的拉力大小F等于动力F1的大小,
阻力为总重力与拉力的合力,即F2=G总-F=(m+m′)g-F,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有:F×Lsinθ=[(m+m′)g-F]×L,
解得F=
6. 解:(1)该同学的重力:G=mg=60 kg×10 N/kg=600 N
他对体重秤压强:p====1.5×104 Pa
(2)F1=(76.2 kg-60 kg)×10 N/kg=162 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G×L2可得,物体的重力G′===810 N,物体的质量为m===81 kg
不变 若设该同学把木棒提升的高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重力的力臂为LG=OAcosθ,而该同学竖直向上的力F的力臂LF=OBcosθ,由于是匀速上升,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GLG=FLF,即G×OAcosθ=F×OBcosθ,可得F=G,由题图可知为定值,则该同学竖直向上的力F大小不变,即台秤的示数不变
7. 解:(1)金属鱼模型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浮+FD=FG,所以,金属鱼模型所受到的浮力:F浮=FG-FD=20 N-18 N=2 N
(2)过支点B,分别向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作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答图所示
(3)以A为支点,动力作用在B处,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B·LB=FD·AP,B处的最大动力臂为AB,则AP>LB,所以,FB>FD
8. 解:(1)①物体在斜面移动6 m,斜面的倾角为30°,根据直角三角形知识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s=×6 m=3 m,工人所做有用功:W有用=Gh=500 N×3 m=1 500 J
②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即n=2,已知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s=6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2×6 m=12 m,工人所做总功:W总=Fs′=400 N×12 m=4 800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31.25%
(2)如解图,只改变滑轮组的绕法,
不计绳重、轮与轴之间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由于G、G轮不变,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则小聪的想法不正确
9. (1)如答图所示
(2)等于
(3)解:f=nmg
Q吸热=cmt;Q产热=f·s物
由于Q产热=Q吸热可得f·s物=cmt
化简可得s物===
所以s=3s物=
考向2 光学推导题
10. (1)如答图所示
(2)证明:如答图所示,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则∠1=∠2
又因为法线垂直镜面,所以∠3=∠4
又因为∠3=∠B′OO2
所以∠4=∠B′OO2
△BOO2与△B′OO2为直角三角形,故△BOO2≌△B′OO2,又因为AB垂直于水平面,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度角,故∠BOO2=45°,
所以∠BOO2=∠B′OO2=45°。
所以∠BOB′=90°
因此像A′B′与物体AB垂直
11. (1)如答图所示
(2)证明:如答图,光从空气射入玻璃,AO为入射光线,OO′为折射光线;光从玻璃射入空气,OO′为入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因为是平行玻璃砖,所以界面CD∥EF;
因为法线MM′和NN′与界面垂直,即MM′⊥CD,NN′⊥EF,所以MM′∥NN′,所以∠M′OO′=∠NO′O,
因为光路可逆,所以∠AOM=∠A′O′N′,所以AO∥O′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