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课件(21张PPT)+教案+2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课件(21张PPT)+教案+2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26 18:52:08

文档简介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盐类的概念,知道有哪些常见的盐以及食盐的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粗盐的提纯,掌握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盐类的定义及对盐类物质进行判断。
三、教学用具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带铁圈的铁架台、托盘天平、滤纸、火柴等。
四、相关资源
《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视频资源、《过滤液体》视频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展示】教师展示图片。

我们经常见到的物质,比如食盐、纯碱、小苏打和大理石等,它们在化学上都属于盐。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最熟悉的食盐。
【新知讲解】
一、氯化钠
【回顾】酸和碱的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过渡】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
【提问】食盐是盐,反之,盐就是指食盐,这种说法对吗?
【过渡】生活中,我们做菜煲汤都离不开食盐。你对食盐有哪些了解呢?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1.氯化钠的组成是什么?
2.人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对人体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3.氯化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4.它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怎样?
【总结】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俗称食盐。
2.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 g~5 g。食盐是维持生命代谢,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人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3.食盐的用途很广。
(1)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
(2)食品业:作调味品。(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3)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4)交通上:消融积雪。
(5)工业上:以氯化钠为原料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4.氯化钠的分布: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食盐。
【过渡】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粗盐不能够直接利用的,必须先对它进行初步提纯。下面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

(插入视频《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
【总结】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过渡】你们还记得过滤的注意事项吗?我们再通过视频回顾一下吧。
【展示】教师播放视频《过滤液体》。
(插入视频《过滤液体》)
【过渡】在粗盐提纯中涉及到了新的操作——蒸发。在蒸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讲解】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2.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以不要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滴液飞溅。
3.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该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都用到了玻璃棒,你能说出每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吗?
【总结】1.溶解:玻璃棒起搅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2.过滤:玻璃棒起引流作用。3.蒸发: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局部受热时液滴飞溅。4.转移固体。
【讨论】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
2.产率偏低的原因。
【过渡】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上述的实验操作,下面我们来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吧。
【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解析:食盐可以食用,但不是盐都能食用,A错误。食盐是氯化钠的俗名,食盐是盐的一种,B错误。因为盐并不都是白色晶体,像硫酸铜固体是蓝色的,C错误。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D正确。
答案:D
例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粗盐溶液过滤一次即可
B.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垫上石棉网后用酒精灯加热
C.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蒸发皿中的水全部蒸干时,就要停止加热
解析:过滤后,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A错误。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B错误。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液体飞溅,C正确。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D错误。
答案:C
例3.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B.HNO3、KOH、CuSO4
C.H2SO4、Na2CO3、Ba(OH)2
D.Ca(OH)2、HCl、NaCl
解析: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B正确。
答案:B
六、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化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一、氯化钠
1.氯化钠的构成:Na+和Cl-。
2.氯化钠的用途: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
3.氯化钠的分布: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
4.氯化钠的制取
(1)粗盐初步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2)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3)蒸发的注意事项: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4)玻璃棒的作用
课件21张PPT。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经常见到的物质,比如食盐、纯碱、小苏打和大理石等,它们在化学上都属于盐。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最熟悉的食盐。二、氯化钠NaOH+HCl = Na Cl + H2OCa(OH)2+2HCl =Ca Cl2 + 2H2O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酸根离子金属离子二、氯化钠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二、氯化钠二、氯化钠(1)氯化钠的组成是什么?讨论(2)人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对人体健康有
着什么样的影响?(3)氯化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4)它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怎样?二、氯化钠维持生命代谢,保证身体健康;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人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NaCl,俗称食盐。氯化钠1.组成:2.作用:医疗、食品、农业、交通、工业3.用途:二、氯化钠二、氯化钠此处是视频资源《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二、氯化钠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二、氯化钠此处是视频资源《过滤液体》二、氯化钠蒸发时注意事项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以不要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为宜,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滴液飞溅。二、氯化钠蒸发时注意事项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二、氯化钠玻璃棒的作用溶解: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转移固体二、氯化钠(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2)产率偏低的原因。讨论二、氯化钠实验:粗盐提纯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D三、典型例题例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粗盐溶液过滤一次即可
B.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垫上石棉网后用酒精灯加热
C.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蒸发皿中的水全部蒸干时,就要停止加热C三、典型例题例3.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KNO3、NaOH、HCl
B.HNO3、KOH、CuSO4
C.H2SO4、Na2CO3、Ba(OH)2
D.Ca(OH)2、HCl、NaClB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化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