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欣赏 客家之歌 课件(2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4.欣赏 客家之歌 课件(2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3-26 19: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客家之歌导 入探 究拓 展鉴 赏聆 听客 家 之 歌 ——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第五乐章、说 客 家
、赏 土 楼
、唱 山 歌 客家人是指原籍为黄河流域地区的汉人,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说客家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相对与前期迁入的居民和本地土著人来说,他们是客,所以称客家人。目前全球现有8000多万到一亿客家人,分布在五大洲的85个国家和地区。
“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就有客家人”。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分布中国境外客家人分布中国境内外客家人分布
亚洲:中国 7000万人
旅居亚洲的客家人共约380万人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约60万人
旅居美洲的客家人约46万人
旅居欧洲的客家人约有20万  
旅居非洲的客家人约8万人
现代名人
邓小平(中国改革设计师)
郭沫若(诗人,史学家)
李登辉(原台湾总统)
李光耀(原新加坡总理) )
李显龙(父亲李光耀)
宋美龄(蒋介石之妻)
宋庆龄(民国国母)
叶剑英(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孙中山(中华民国总统)
古今客家名望之士唐代宰相、文学家 ---张九龄 北宋文学家--- 曾巩 北宋宰相--- 詹学传 南宋臣相、民族英雄--- 文天祥 另外在商业圈和娱乐圈还有大家熟知的名人 如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张国荣 王心凌 陈小春 陈乔恩 罗大佑 光良 曹格 ….不枚胜举客家服装 客家服装一蓝 黑 红 为主色
衣服的设计也主要根据 简单 宽敞 方便为主酿豆腐盐焗鸡土楼——是中国古居民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居民建筑艺术之林,堪称天下第一楼。土楼建筑 《客家之歌》 《土楼回响》是2000年青年作曲家刘湲应厦门爱乐乐团指挥郑小瑛邀请专门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而作的。
作品以闽西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写成。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求生存、图发展和客家人性格的宏伟壮丽的历史诗篇,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两个音乐主题都出自客家山歌,只有四、五度两个音不变的“新打梭镖”号子主题和“唔怕山高水又深”的山歌主题 。全曲共分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客家之歌五个乐章。
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作曲家在这一乐章加入了合唱队,将一首3/4拍子的客家山歌《唔怕山高水深》进行合唱化处理,使其变成一首雄壮、豪迈的进行曲。和着三拍子的节奏,“号子”和“山歌”主题由弱到强,由远至近,层层推进。它构思宏大,表现了客家人特有的团结坚韧、奋斗开放的性格和精神。
音乐分析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风格分辨:主题 I出现了几次,并思考,每次每次出现采用什么力度?(p弱、mf次强、ff最强)并把力度记号标注到P27学会唱主题A《唔怕山高水远》唱一唱辨一辨赏一赏音乐分析 《客家之歌》 1、《客家之歌》是一首由两个主题组成的沉着坚定的三拍子进行曲。
2、音乐主题 l在本乐章中共出现了三次,p、mf、ff;
3、固定的节奏型由弱到强贯穿全曲,和着合唱团由弱到强地演唱出四句客家山歌,表现出客家人团结一心、坚忍不拔、合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音乐分析你有心来涯(我)有情(罗)
唔(不)怕山高(啊)水又深(呐)
山高自有人开路(喔)
水深还有(哇)造桥人(呐) 主 题 B : 山 歌
主题2(B)“山歌”
固定节奏1:
固定节奏2:
合唱:x x x || x x x x ||
唱《唔怕山高水又深》一支汉族大军慢慢地从远处向我们走来。迁徙的汉族大军终于在大山上安定下来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族群——客家。更多的客家人赴海外经营垦殖业,继续发扬这客家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 的精神。 P(弱)mf(次强)ff(最强)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
受到唐诗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指挥家简介郑小瑛(1929-- )
我国第一位女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永定人,客家人的女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以上是对客家文化的一部分展示,希望能让各位对客家有一个更明朗的认识。如果大家对客家文化的兴趣意犹未尽的的话 大家可以在网上或者是书店查找更多的资料,或者也可以找我,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 谢谢大家!
学习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