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地理 8.2欧洲西部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地理 8.2欧洲西部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6 20: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欧洲西部
凯旋门艾菲尔铁塔伦敦塔桥荷兰风车西班牙斗牛水城威尼斯思考:描述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半球经纬度海陆相对位置)。一、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1)位置北半球;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地处亚欧大陆西部,三面环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20°W0°60°N40°N20°E50°N一、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一、自然地理概况2、地形思考: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
地形特征。(1)地形特征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中部为平原,南北为山地;
平均海拔300米;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大;
其他特殊地形地貌:
冰川地貌广布,
海岸线曲折。 一、自然地理概况2、地形平原: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中欧平原)(2)主要地形区莱

河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山地: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 南部: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一、自然地理概况2、地形(3)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 南部:角峰、U谷,湖泊 中部:平原波状起伏(丘陵) 思考:挪威的峡湾是什么作用形成的?
据图简要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 冰川侵蚀一、自然地理概况2、地形(3)冰川地貌广布地理名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地 中 海比斯开湾不列颠群岛冰岛爱尔兰岛多半岛、岛屿、海湾 一、自然地理概况2、地形(4)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海岸曲折冰川侵蚀成因一、自然地理概况2、地形一、自然地理概况3、气候——海洋性显著(1)气候类型及分布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一、自然地理概况(1)气候类型及分布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
差异北部:极地气候
南部:地中海气候东西
差异3、气候——海洋性显著一、自然地理概况(2)气候分析思考:分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降
水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原因: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小,
大陆性逐渐增强。 3、气候——海洋性显著思考: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
候显著的原因。一、自然地理概况(2)气候分析③地形: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①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60°之间,地处温带②海陆和大气环流:西临大西洋,大部分处于西风带,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④暖流:沿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3、气候——海洋性显著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一、自然地理概况(2)气候分析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全年温和多雨)
对农业影响: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3、气候——海洋性显著探究: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副高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西风带控制)。一、自然地理概况(2)气候分析思考:地中海气候特点、成因及其
对植被的影响。对植被影响:
地中海沿岸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丛林为主,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都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它们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树皮很厚,有的树叶坚厚并有蜡质光泽。 3、气候——海洋性显著探究: 夏季光热充足,利于作物生长;
夏季作物生长需水量大,但降水少,需解决灌溉问题;
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的发展,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油橄揽、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等)。一、自然地理概况(2)气候分析思考: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气候——海洋性显著一、自然地理概况4、河流——内河航运发达多瑙河: 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向东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北麓,向西北注入北海,是欧洲航运量最大的河流。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的河流.特点:
河网密集,流程短,
水量丰富稳定,
利于航行。自然条件:
①地形→流速;
②气候:
降水量、季节分配→流量、水位;
最冷月气温、冬季长短→冰期(通航时间);
③植被→含沙量;
④水系:支流、河道→通航里程
社会经济条件
①流经区经济、人口→航运需求量;
②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提高航运价值总结: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一、自然地理概况4、河流——内河航运发达自然原因:
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降水多且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
②最冷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平缓,利于航运;
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
社会经济原因:
①干支流流经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航运需求量大;
②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同时与铁路、海运配合较好。思考: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一、自然地理概况4、河流——内河航运发达1.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据此完成(1)~(2)题。:一、自然地理概况(1)哪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B丙为欧洲东西部分界线。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寒带针叶林分界线。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一、自然地理概况(1)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 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影响较小。探究:二、人文地理概况(1)人口分布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人口稠密区多沿煤矿和主要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人口分布1、人口稠密、增长缓慢、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的地区探究:二、人文地理概况(2)人口老龄化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现人口负增长。 自然增长率低
寿命延长劳动力不足
经济负担加重在殖民时期:欧洲西部曾经是世界上主要的人口迁出区,现在: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人口净迁入区。1、人口稠密、增长缓慢、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的地区探究:二、人文地理概况(3)人口城市化英国是最早出现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国家。
本区城市化的特点:
①城市化起步早;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城市化速度较慢;
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⑤大多数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1、人口稠密、增长缓慢、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的地区探究:二、人文地理概况(1)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多数国家是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本区工业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略成“十”字形。
外向型经济:进口原燃料和粮食,出口工业制成品。2、发达的经济 早期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区。英国、法国、德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西部的传统制造业不断衰退。但是,电子、能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精细加工等行业仍居重要地位。二、人文地理概况(1)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2、发达的经济二、人文地理概况(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2、发达的经济 (1)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多汁牧场→乳畜业:英、法、德、荷、丹;
(2)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
(3)南部光热充足→亚热带水果产区和园艺业;(油橄榄、柑橘、葡萄等)
(4)法国(商品谷物农业)是本区少有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巴黎盆地是本区重要的小麦产区;荷兰鲜切花生产;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 思考: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二、人文地理概况(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2、发达的经济 既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有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非常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人文条件: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有喜食乳畜产品的习惯,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冷藏保鲜技术先进,有利于产品的存储运输;西欧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二、人文地理概况2、发达的经济 本区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灿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曲折的海岸线、幽深的峡湾;
中部: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胜地;
南部: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日光浴;
历史名城与古迹:巴黎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3)繁荣的旅游业 (1)分析大不列颠岛7月等温线向北弯曲原因。(8分)
(2)分析该岛北部小麦产量低的自然原因。(10分)
3.(28分)下图中甲为大不列颠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岛
地形示意图,丙为该岛各区域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图。二、人文地理概况 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崎岖,不适合小麦种植;受盛行西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光合作用弱;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 (3)说出伦敦市区7月均温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3.(28分)下图中甲为大不列颠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岛
地形示意图,丙为该岛各区域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图。二、人文地理概况 7月均温大于周围地区。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热量,大气污染物浓度大,保温作用强,从而形成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