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湘教版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练习(word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湘教版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练习(word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8 14:16:57

文档简介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练习
选择题
读西北地区植被东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图示景观,西北地区总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干旱 B. 高寒
C. 温暖湿润 D. 冷暖变化明显,四季分明
造成西北地区植被东西变化的原因是
A. 地势高低变化 B. 气温高低变化 C. 降水东西变化 D. 昼夜长短变化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的原因是(  )
A.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 地势高,土壤肥沃
C.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 气温低,没有病虫害
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

A. 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 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 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 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A.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B.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我国青藏地区有一座城市,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日照时间,这么多的日照时间,称它为“日光城”并不过分。据此完成下题。
从该城市所在的位置考虑,该城市有着丰富的
A. 太阳能资源 B. 煤炭资源 C. 石油资源 D. 水资源
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 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我国少数民族中,吃糌粑、喝酥油茶、献哈达、赛牦牛的民族是(  )
A. 壮族 B. 藏族 C. 傣族 D. 苗族
读青藏地区略图(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完成下题。

10.有关青藏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 是我国气温最低、降水最多的地区
C. 地广人稀,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D. 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等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回答下列各题.
1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 干旱 B. 湿热 C. 高寒 D. 炎热
12.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 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 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C. 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 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13.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综合题
14.读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突出区域特征是______.
(2)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______,甲地的典型景观对应A、B、C中的______.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牧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和______,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丙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制约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这里生产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______.
(6)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______(双项选择).
A.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 C.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15.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__________。
(3)该地区种植业的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热量/水分)。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同步练习
选择题
读西北地区植被东西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图示景观,西北地区总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干旱 B. 高寒
C. 温暖湿润 D. 冷暖变化明显,四季分明
造成西北地区植被东西变化的原因是
A. 地势高低变化 B. 气温高低变化 C. 降水东西变化 D. 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1.A 2.C
【解析】不同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从图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自然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南方地区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比较湿润;北方地区冷暖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故选A。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植被变化的原因。从图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植被自西向东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降水的变化,引起植被也随着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故选C。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的原因是(  )
A.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 地势高,土壤肥沃
C.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 气温低,没有病虫害
【答案】C
【解析】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故选:C.
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

A. 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 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C. 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D. 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答案】B
【解析】解:图中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只有150毫米左右,地表以半荒漠和荒漠为主。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河西走廊绿洲处处,农业发达,以小麦、玉米、马铃薯、谷子、胡麻等的生产为主,是西北著名的粮仓。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等城市,都是建立在河西走廊串珠状的绿洲之上。
故选:B。
如图甘肃省南倚青藏高原,北连内蒙古高原,东部是起伏较大的黄土高原,西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之间为著名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A.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B.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黄河在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冲积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大平原利用黄河水灌溉,瓜果粮棉产量丰富,形成了“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山麓地带的冲击平原上,主要利用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由于四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呈现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有阻隔作用,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故选C。
我国青藏地区有一座城市,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日照时间,这么多的日照时间,称它为“日光城”并不过分。据此完成下题。
从该城市所在的位置考虑,该城市有着丰富的
A. 太阳能资源 B. 煤炭资源 C. 石油资源 D. 水资源
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 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答案】7.A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由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所以拉萨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A对,BCD错,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气温较高,风力较小。ABD错,C对,故选C。
我国少数民族中,吃糌粑、喝酥油茶、献哈达、赛牦牛的民族是(  )
A. 壮族 B. 藏族 C. 傣族 D. 苗族
【答案】B
【解析】解:献哈达,喝青稞酒,吃糌粑、牦牛肉,跳锅庄舞是我国藏族的风土人情,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故选:B。
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本题考查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读青藏地区略图(图中阴影部分为三江源地区),完成下题。

10.有关青藏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 是我国气温最低、降水最多的地区
C. 地广人稀,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D. 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等
【答案】D
【解析】解:青藏地区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故A错误;
青藏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该地区降较少,故B错误;
青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故C错误;
青藏地区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等,故D正确。
故选:D。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形,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分布十分显著。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牢记即可。
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回答下列各题.
1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 干旱 B. 湿热 C. 高寒 D. 炎热
12.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区,藏南谷地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其最大的优势是()
A. 纬度较低,交通很便利 B. 地形平坦,交通较便利
C. 地势较低,水热较充足 D. 距海较近,水热较充足
13.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11.C 12.C 13.B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特点为高寒,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故C对,ABD错。故选C。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其中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成为农田、城市最集中的区域,这里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根据题意,C对,ABD错。故选C。
本题考查三江源的自然特征。读图可知,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的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源头的河流会干枯的,故①错误;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不发源于此,故②错误;这里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③正确;青藏地区的湖泊多为内流湖,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故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综合题
14.读图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突出区域特征是______.
(2)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______,甲地的典型景观对应A、B、C中的______.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牧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和______,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丙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制约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这里生产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______.
(6)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______(双项选择).
A.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缓解西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 C.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干旱;减少;B;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河套平原;温带大陆性;水源;绿洲;昼夜温差大;AC
【解析】解:读图可知,(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突出区域特征是干旱.
(2)从甲到乙再到丙,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甲地的典型景观是荒漠,对应图中的B图.
(3)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两大牧区.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5)丙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制约本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因素是水源,绿洲农业是本区的农业特色,这里白天太阳光照强烈,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生产的瓜果特别甜.
(6)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故选项A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干旱;
(2)减少;B;
(3)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4)河套平原;
(5)温带大陆性;水源;绿洲;昼夜温差大;
(6)AC.
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由于该地具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所以区域内的新疆成为我国葡萄的主要产.西气东输工程将丙区域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该工程带来的好处有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点,结合图示记忆解答即可.
15.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__________。
(3)该地区种植业的类型被称为__________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热量/水分)。
【答案】(1)三江源 ?中华水塔 ?澜沧江 ?B
(2)牦牛
(3)河谷 ?青稞 ?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河流C是澜沧江,A是黄河,B是长江。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有:休牧育草,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大力毁林开荒种田是不合理的做法。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
(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牦牛,是青藏高原上最有代表性的牲畜。
(3)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青藏地区农业的类型被称为河谷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气温低,热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