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
选择题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描述与我国东北三省地区不符的是()
A.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较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摔跤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D. 有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2.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 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 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3.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地理事物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B. 甲乙丙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C. ④、⑤分别为渤海、黄海
D. 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吉林、沈阳
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北多南少 B. 西多东少 C. 西南少东北多 D. 东南多西北少
5.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B. 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C. 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D. 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冬季降水比夏季多
6.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
A. 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顶屋为主
B. 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C. 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过桥米线等
D. 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冬小麦、青稞等作物
雪期是指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图示意东北五地某年初雪日和次年终雪日。读图回答下列题。
7.下列四地,雪期最长的是()
A. 长春 B. 漠河 C. 沈阳 D. 大连
8.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A.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9.关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不正确的是( )
A. 人口分布不均匀 B. 平原地区多,山区少
C. 东部多,西部少 D. 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10.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 )
A、哈尔滨 B、大连 C、满洲里 D、绥芬河
11.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 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 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12.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A. 哈尔滨 B. 长春 C. 沈阳 D. 大连
13.位于东北平原,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 )
A. 沈阳 B. 长春 C. 哈尔滨 D. 大连
读东北三省工业城市分布图和辽宁常住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4.该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A. 沿矿产地分布 B. 沿河分布 C. 沿铁路线分布 D. 沿海分布
15.图中显示影响该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 资源 B. 地形 C. 气候 D. 交通
16.东北平原是我国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A. 棉花、玉米 B. 春小麦、甜菜 C. 水稻、甘蔗 D. 冬小麦、大豆
17.下列做法中,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则的是()
A.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大,大量种植哈密瓜
B. 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大力发展畜牧业,以便提供充足的畜产品
C. 华北平原地区,可以大量种植水稻和小麦,实行稻麦间种,提高粮食的亩产量
D. 东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较少,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8.我国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但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有肥沃的黑土 B. 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C. 有灌溉水源的保证 D. 平原面积广大
19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如图示意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 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 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 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 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20.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之称的工业基地是()
A. 东北重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全球第一。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位于辽宁沈阳,那里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我生产线”。如下图,机器人们正在数字化生产线上全力生产另一批机器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机器人制造业:
①属于传统重工业
②其技术和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③对我国工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④其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发达国家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位于: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基地
23.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不适用的是()
A. 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加大勘探力度,发现新的资源
D. 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24.读图“辽宁鞍山市工业结构图”,回答。
鞍山市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
A. 交通便利
B. 技术先进
C. 劳动力充足
D. 煤铁资源丰富
25.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B. 耕地面积广大,但水源不足
C. 平原辽阔,土壤肥沃,但热量不足
D.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二、综合题
1.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陆上邻国: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平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东北三省分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可以写简称)
(3)我国与邻国②的界河是图们江和_______________,我国与邻国①的界河是____________。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图中的______河.(填字母)
(2)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试分析该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
(3)说明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
(1)简述图中②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三点)
(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①三江自然保护区和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3.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垦区今年粮食总产达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9亿斤,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回答问题.
(1)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种植 、
(2)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是 。该地区人口稠密最主要的原因是 。
(3)位于辽宁的 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区内 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4.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考察黑龙江省。在七星农场考察时他感叹:北大荒由当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到现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 ? ? ? ? ? ? ? ? ? ? ? ? ? ? ? ? ?
(1)“北大荒”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____平原,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列举两种)
(2)对当年成为“北大荒”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风雪肆虐????????? B.沼泽遍布????? ?? C.土壤肥沃??????? D.边塞之地
(3)简要分析如今的“北大荒”成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等)有哪些。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列举两例你所见、所闻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成果
5.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材料一、二,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状态,重要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开采方式和治理落后,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材料二???下图是“东北地区地图”和“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
(1)据图“东北地区地图”概括该地山河分布大势“ 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水稻是一种喜热喜水的作物,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达北纬50°),这里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这里的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
A.保护湿地 B.保护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植树造林
(6)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问题,请你为东北三省今后的工业发展出谋划策。(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单元测试
选择题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描述与我国东北三省地区不符的是()
A.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较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摔跤滑冰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D. 有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东北三省的概况。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墙体厚,窗户较小,有利于防寒保暖,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摔跤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滑冰是东北地区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处东北地区,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关于东北三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长冬无夏
B.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 三江平原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D. 夏季降水集中,春旱严重
【答案】B
【解析】解: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A错误。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故B正确。
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由于开发过重、水土流失加剧,国家已采取措施重点保护。故C错误。
东北平原夏季降水集中,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故D错误。
故选:B。
东北三省主要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其简称分别是黑、吉、辽.其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图们江和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3.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地理事物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B. 甲乙丙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C. ④、⑤分别为渤海、黄海
D. 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吉林、沈阳
【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①②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乙丙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⑤分别为渤海、黄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依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此题。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解答即可。
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北多南少 B. 西多东少 C. 西南少东北多 D. 东南多西北少
5.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植被以草原为主
B. 纬度位置较高,河流流量大,结冰期长
C. 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D. 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冬季降水比夏季多
6.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
A. 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顶屋为主
B. 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C. 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过桥米线等
D. 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冬小麦、青稞等作物
【答案】4.D 5.C 6.B
雪期是指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图示意东北五地某年初雪日和次年终雪日。读图回答下列题。
7.下列四地,雪期最长的是()
A. 长春 B. 漠河 C. 沈阳 D. 大连
8.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A.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答案】7.B 8.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雪期变化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读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东北地区雪期的变化特点是由南向北雪期变长。读图,四地位置由南向北依次是大连、沈阳、长春、漠河。漠河雪期最长,大连雪期最短。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严寒,墙体厚,窗户小,注意防寒、保暖;东北地区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的滑落,比较稳定,减少积雪的压力。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关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不正确的是( )
A. 人口分布不均匀 B. 平原地区多,山区少
C. 东部多,西部少 D. 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东北地区人口分布解答即可.
人口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区在中部和南部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山区人口相对稀疏.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满族是该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故选:C.
10.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 )
A、哈尔滨 B、大连 C、满洲里 D、绥芬河
答案:A
解析:分析: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哈尔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北的交通干线的分布.
11.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 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 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答案】C
【解析】解: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故A错误;
哈尔滨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故B错误;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故C正确;
大连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故D错误.
故选:C.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要理解记忆.
12.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A. 哈尔滨 B. 长春 C. 沈阳 D. 大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北地区北部的最大的城市,也是该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A正确,故选A。
13.位于东北平原,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 )
A. 沈阳 B. 长春 C. 哈尔滨 D. 大连
【答案】B
【解析】解:在东北平原上,吉林省省会长春建有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具备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被誉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故选:B。
题目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位置---东北平原;特征---汽车工业“摇篮”,据此完成本题.
仔细审题,利用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完成本题.
读东北三省工业城市分布图和辽宁常住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4.该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A. 沿矿产地分布 B. 沿河分布 C. 沿铁路线分布 D. 沿海分布
15.图中显示影响该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 资源 B. 地形 C. 气候 D. 交通
答案:1.C 2.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故选C。
16.东北平原是我国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下列农产品能在此大面积分布的是
A. 棉花、玉米 B. 春小麦、甜菜 C. 水稻、甘蔗 D. 冬小麦、大豆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地形、气侯条件等。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这里盛产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是我国重要的甜菜基地,?B正确。而冬小麦主要在华北平原;水稻、甘蔗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棉花主要在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地区,ACD错误。故选B。
17.下列做法中,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则的是()
A.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大,大量种植哈密瓜
B. 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大力发展畜牧业,以便提供充足的畜产品
C. 华北平原地区,可以大量种植水稻和小麦,实行稻麦间种,提高粮食的亩产量
D. 东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较少,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A.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大,但是其光照不足,不适宜植哈密瓜,哈密瓜适宜种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项错误。
B.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广布,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充足,适宜发展种植业,B项错误。
C.华北平原地区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或是两年三熟,并且本地区水资源不足,不可以大量种植水稻,不能实行稻麦间种,提高粮食的亩产量,C项错误。
D.东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较少,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项正确。
故选D。
18.我国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但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有肥沃的黑土 B. 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C. 有灌溉水源的保证 D. 平原面积广大
【答案】B
【解析】解: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可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仅有肥沃的黑土、充足的灌溉水源和大面积的平原,热量不足,水稻也是不能生长的,故B正确。
故选:B。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原因,牢记即可。
19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如图示意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 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 B. 平整土地,开发房地产
C. 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 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答案】C
【解析】解: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今后应加强对扎龙湿地的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故选:C。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考查海黑龙江的生态建设,要理解记忆。
20.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之称的工业基地是()
A. 东北重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我国的工业基地及东北三省的知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指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我国的东北,以重工业为主,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A对,BCD错。?故选A。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全球第一。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位于辽宁沈阳,那里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我生产线”。如下图,机器人们正在数字化生产线上全力生产另一批机器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机器人制造业:
①属于传统重工业
②其技术和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③对我国工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④其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发达国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2.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位于: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沪宁杭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基地
【答案】21.C 2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机器人制造业属于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不属于传统的重工业,其技术和产品应用前景广阔,对我国工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其核心技术不依赖进口。综上所述,故②③符合题意,故C对,ABD错。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工业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新松智慧产业园是我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沈阳市辽宁省的行政中心,其属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不适用的是()
A. 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加大勘探力度,发现新的资源
D. 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振兴东北地区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但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等;加大勘探力度,发现新的资源的做法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读图“辽宁鞍山市工业结构图”,回答。
鞍山市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
A. 交通便利
B. 技术先进
C. 劳动力充足
D. 煤铁资源丰富
【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鞍山市工业结构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鞍山市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重点发展钢铁、机械等重工业部门。
故选:D。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重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本题考查鞍山市工业结构特点,结合图示理解解答即可。
25.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B. 耕地面积广大,但水源不足
C. 平原辽阔,土壤肥沃,但热量不足
D.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答案】C
【解析】解: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因有肥沃的黑土著称,有黑土地之称,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
1.读“东北三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陆上邻国: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平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东北三省分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可以写简称)
(3)我国与邻国②的界河是图们江和_______________,我国与邻国①的界河是____________。
【答案】(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长白山 ?俄罗斯 ?朝鲜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2)黑龙江 ?吉林 ?辽宁(黑、吉、辽)(3)鸭绿江?? 黑龙江或乌苏里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山脉、邻国、范围、河流等。
由东北三省地形图可知,图中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B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C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长白山脉;由图中国家的位置和轮廓可知,图中①是俄罗斯,②是朝鲜;由图中平原的位置和轮廓可知,图中③是松嫩平原,④是辽河平原。
我国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简称黑)、吉林省(简称吉)、辽宁省(简称辽)。
(3)由图中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可知,图中我国与邻国②朝鲜的界河是图们江和鸭绿江,我国与邻国②俄罗斯的界河是黑龙江、乌苏里江。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图中的______河.(填字母)
(2)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试分析该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
(3)说明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
(1)简述图中②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三点)
(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①三江自然保护区和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
【答案】M;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解:(1)图中的M河是松花江.
(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同时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所以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
(3)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强.
(1)图中②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①三江自然保护区和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故答案为:
(1)M;
(2)这里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同时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3)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强;
(4)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5)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和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垦区今年粮食总产达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9亿斤,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回答问题.
(1)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种植 、
答案:春小麦|玉米等
(2)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是 。该地区人口稠密最主要的原因是 。
答案:辽宁省|冬季气温较高
(3)位于辽宁的 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 工业基地,区内 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答案:辽中南|重|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
解析:分析:(1)素有“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地处高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热量不足,农业以旱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玉米等,一年一熟(2)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的两大商品粮基地.从图中看出,所产粮食可以通过哈大铁路运往大连,再从大连用海洋运输送到世界各地.(3)该地区有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区内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为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三省的概况.说出黑龙江省的油田名称.
4.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考察黑龙江省。在七星农场考察时他感叹:北大荒由当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到现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 ? ? ? ? ? ? ? ? ? ? ? ? ? ? ? ? ? ?
(1)“北大荒”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____平原,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列举两种)
(2)对当年成为“北大荒”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风雪肆虐????????? B.沼泽遍布????? ?? C.土壤肥沃??????? D.边塞之地
(3)简要分析如今的“北大荒”成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等)有哪些。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列举两例你所见、所闻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成果
【答案】(1)东北 ? ?小麦、大豆、甜菜等? ? ? ? ? ? ?
(2)C
(3)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条件好;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重工业发达,产业基础好等。
(4)大型收割机、飞机喷洒农药、太空育种、滴灌等节水技术、无土栽培。
【解析】(1)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获取图文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东北平原的位置是解题关键。读图可知,“北大荒”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东北平原,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甜菜等。
(2)本题考查“北大荒”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获取图文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北大荒”的成因是解题关键。“北大荒”不可能土壤肥沃,故C错误。
(3)本题考查“北大荒”成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获取图文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解题关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故有利条件为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条件好;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重工业发达,产业基础好等。
(4)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的巨大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农业科技成果有?大型收割机、飞机喷洒农药、太空育种、滴灌等节水技术、无土栽培。
5.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材料一、二,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状态,重要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开采方式和治理落后,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材料二???下图是“东北地区地图”和“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
(1)据图“东北地区地图”概括该地山河分布大势“ 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水稻是一种喜热喜水的作物,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达北纬50°),这里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这里的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
A.保护湿地 B.保护耕地 C.发展畜牧业 D.植树造林
(6)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问题,请你为东北三省今后的工业发展出谋划策。(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地广人稀,本地消费粮食少;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玉米
(4)气候雨热同期 ? ?纬度高,热量不足
(5)A?????????????
(6)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7)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更新开采设备;开发新能源等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外围有众多山地环绕,西部是大兴安岭、东北部是小兴安岭、东南部是长白山脉。山地外围是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在山脉外围环绕。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十分肥沃。因此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大势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社会经济条件有地广人稀,本地消费粮食少;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从“2010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构成百分比图”中可以看出,在谷类作物中,产量最大的是玉米。
(4)水稻是一种喜热喜水的作物,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可达北纬50°),这里种植水稻主要得益于气候雨热同期,但这里的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其原因是纬度高,热量不足。
(5)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其目的是保护湿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7)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问题,东北三省今后的工业发展应?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更新开采设备;开发新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