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是故乡明 课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 月是故乡明 课件(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6 22:2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引 言 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是谁呢?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 称 “朗润园四老”。徘 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 澈
旖旎 瑞士 莱芒湖 无边无垠 万顷 巍峨 燕园 点缀徘 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 澈
旖旎 瑞士 莱芒湖 无边无垠 万顷 巍峨 燕园 点缀读一读miǎoɡōuménɡchénɡchèyǐnǐruìláiyínqǐnɡéyānzhuìhuáipái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第一部分(1):“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普遍的感受。第二部分(2~4):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第三部分(5、6):对比他乡之月与故乡之月。第四部分(7):呼应开头,突出主旨。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1.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评点: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山水。 2.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评点: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3.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评点: 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4.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
评点: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茫。
5.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评点: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6.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评点: 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2、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 重点探讨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 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三、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描写月亮的诗
句,你能写两句吗?示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