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张PPT。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本单元选编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运用独特的文笔将四季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可以借鉴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21 古诗词三首一、判断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是否相同,相同的画“√”,不同的画“×”。二、选择加点词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BCB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枫桥夜泊》一、二句写的是诗人看到、听到 的景色,三、四句写的是诗人听到 的声音,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孤寂忧愁 的思想感情。?
2.《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
2.“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夜晚呈现出一种色彩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 )
3.旧时夜间分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指风夹着雪,刮了两个小时。( ) √××五、课内阅读我最棒。
枫桥夜泊1.把诗句补充完整。
略?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 代的张继 。?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巧妙而有层次地表明了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诗的第二句意思是江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最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最完美的表现。
D.全诗描写了江南水乡秋夜幽静冷清的氛围,表现了羁旅者萦绕心中的缕缕轻愁,创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B六、课外阅读我能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作者写“山亭夏日”有静有动,描写静态的诗句是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描写动态的诗句是“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有香有色。“绿树阴浓夏日长”,你仿佛看到绿树蔽日,遍地浓荫 的情景。“满架蔷薇一院香”,你仿佛嗅到阵阵清香 。?
2.这首小诗描写夏季山亭 (地点)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
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写出另外两句描写夏天的诗句。
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课件8张PPT。22 四季之美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泛着鱼肚色 )的天空 ( 紫红 )的彩云 ( 漆黑 )的暗夜
( 暖和 )的火盆 ( 闲逸 )的心情 ( 寒冷 )的冬晨√√√√√黎 明漆 黑夜 幕免 除 四、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造句。
着实—( 实在 ) 未免—( 难免 ) 愈发—( 更加 )
着实:?
未免:?
愈发:?
造句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按照时间(季节) 顺序描写的。?
2.春天最美是黎明 ,最美的景物有鱼肚色的天空、彩云 。?
冬天最美是早晨 ,最美的景物有雪、霜 。? 六、课内阅读我最棒。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 )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在文中“( )”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你从选文的动态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
略?
3.从选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 。 , 。 七、课外阅读我能行。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的小朋友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兴奋、激动的原因,主要不在它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它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它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它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它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我一遍没有发现,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们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1.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2.文中写的荠菜的特点是什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示例: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它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3.找到荠菜的感受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心情非常激动。从短文中“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课件9张PPT。23 鸟的天堂一、看拼音,写词语。 船 桨茫 茫木 桩榕 树二、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三、选词填空。
1.我们( 陆续 )跳上一只船。
2.我( 连续 )三年都去观看钱塘江大潮。
3.我们( 继续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在大树下发现了河边几只小船。( 修改病句 )
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2.我看榕树。( 扩句 )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五、理解句子的意思。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 。?
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指的是鸟儿生活的美好环境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去的时间是傍晚 ,看到了
大榕树 ,写出了它大 、生长茂盛 的特点,侧重于静态 描写。第二次去的时间是早晨 ,看到了鸟 ,写出了它们数量多 、
动作千姿百态 的特点,侧重于动态 描写。?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大的,小的”这是写鸟的形状 ,“花的,黑的”这是写鸟的颜色 ,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扑翅膀”这是写鸟的动作 。?
2.“热闹”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树上的鸟儿都动起来,充满生机 。?
3.这段话主要写了树上的鸟听到响声后动了起来 。? 八、课外阅读我能行。
听朋友说,“鸟的天堂”鸟很多。我早就想去看看,今天终于盼到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我和表妹坐上小船,划着桨,湖水清澈,漾起粼粼波纹。船到岸边了。啊,景色真美!眼前出现一大片榕树,其中一棵榕树的主干大约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住。上面有很多的裂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榕树的叶子真多呀!那么多的树叶,是不是春姑娘偏心,把芽儿都抛在上面了?那么美的树叶,是不是孔雀仙子撒下的绿羽?
船在树下停了片刻,可是看不见一只鸟,听不到一声鸟鸣。“鸟的天堂”怎么没有一只鸟?我等得不耐烦了。忽然表妹大声喊起来:“鸟!鸟!”我抬头一看,天空仅有一只鸟。表妹因为自己第一个看到鸟,高兴得拍起手来。这一拍不要紧,引出了大群的鸟,一只,两只……一大片,谁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它们正飞向蔚蓝的天空。这些鸟真好看,红的,白的,黑的,花的,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噗”,轻轻的一声响,飞出一只翠鸟,猛地往湖水里一钻,眨眼工夫,它就衔着一条鱼儿喂它的小宝宝去了。小翠鸟张开长长的嘴巴,仿佛在说:“给我吃,给我吃。”多有趣!
不一会儿,太阳露出了慈祥的笑脸。这时,各种鸟都唱起了婉转的歌,“吱吱吱”“喳喳喳”“布谷布谷”,真好听。那歌声划破了宁静的晨曦,像在欢迎我们。各种各样的鸟飞在树尖上,排得很整齐,仿佛为大榕树披上白玉色的披肩;喜鹊则在树中央,为大榕树系上一条美丽的腰带。‖
“好一个‘鸟的天堂’!”我不禁脱口称赞。‖1.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关系是前后照应 ,第二部分主要写的是在“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 。?
2.第5自然段先写太阳 ,再写鸟的声音 ,最后写各种鸟的飞行 。?
3.用“ ”画出由事物产生联想的句子。?
那么多的树叶,是不是春姑娘偏心,把芽儿都抛在上面了?那么美的树叶,是不是孔雀仙子撒下的绿羽?
4.“‘噗’,轻轻的一声响,飞出一只翠鸟,猛地往湖水里一钻,眨眼工夫,它就衔着一条鱼儿喂它的小宝宝去了。”这句话是细节 描写。
( 静态 外表 细节 心理 )?
5.下列哪句话最能表达短文中心?在括号里画“√”。
A.“鸟的天堂”里鸟很多。( )
B.赞美“鸟的天堂”。( ) √课件5张PPT。24* 月迹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新鲜 竹帘 屏气 疑心
B.繁星 发梢 吃惊 清晰
C.溜走 瞧着 满盈 粗燥
D.玉砌 争执 羡慕 气息√√√√C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作者是贾平凹 ,“月迹”的意思是月亮的足迹 。文中的月亮是一切美好的事物 的象征。?四、课外阅读我能行。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去,山径幽静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
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一伸手便可撩过来拭脸似的。它冲入涧底,激起烟雾般的水珠,直扑到我们脸上,沁凉沁凉的。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高,但远比它宽,所以气势十分雄壮。当年徐霞客描写道:“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瀑声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乐池中,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恢宏。我们坐在岩石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聆听着訇(hōnɡ)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山谷张开,那瀑布便直跃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回荡着大自然纯正清脆的音响。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谛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1.第2自然段写作者下到谷底,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形态 与声音 。
2.画“ ”句子体现了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之情 。?
3.写出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用“如痴”“如醉”从侧面反映了黄果树瀑布景色之美。? 课件4张PPT。第七单元知识盘点三、认识近义词
愈发—更加 茂盛—繁茂 和谐—融洽 留恋—眷恋
四、认识反义词
闲逸—忙碌 争执—商量 灿烂—暗淡 静寂—喧闹
五、重点词积累
1.词语搭配。
(漆黑)的暗夜 (成群结队)的大雁
(凛冽)的清晨 (闲逸)的心情
(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色 (累累)的骨朵儿
(无边无际)的天空
(平静)地移动 (兴奋)地叫着 (款款)地溜进来
(急急匆匆)地飞去
2.补充词语。
(蒙)(蒙)细雨 心(旷)神(怡) (寒)(风)凛冽 无(边)无(际)
(面)(面)相觑 应接不(暇) 翩翩(飞)(舞)六、精彩句欣赏
1.动静结合的诗句。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2.动态描写的句子。
(1)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四季之美》)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