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27 21: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年份 考点 题型 分值
2013 碳单质
CO的性质 选择题
填空题 8
2014 碳单质及性质
CO、CO2的性质 选择题
实验题 8
2015 CO、CO2的性质
选择题
实验题 4
2016 碳单质及性质
CO、CO2的性质 选择题 4
2017 碳单质及性质
CO、CO2的性质 选择题 4
1.通过复习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及其用途理解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3. 理顺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导电
良好
天然存在最硬物质
质软
排列方式
结构
性质
用途
性质
碳的几种单质都是由 组成的,因此它们具有共同的 性质。
碳元素
化学
不活泼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 用途
常温下,
化学性质 。 书写档案、文件
温度较高 可燃性
充分燃烧 。 燃料
(煤气的主要成分)

不充分燃烧 。
还原性
还原氧化铜 。

冶炼金属

还原二氧化碳 。

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都不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②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③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④它们里面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A.①③④ B.②⑤ C.②④⑤ D.①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的各种单质都是无色的固体
B 碳在常温下能跟 CuO 反应生成 Cu 和CO2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也只能生成CO2
B
C
目标二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名称
项目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反应方程式或原理 用途
一氧化碳 剧毒 血红蛋白结合

可燃性 。 燃料
还原性 (以氧化铁为例)

冶炼金属
分解
1、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O2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在煤炉旁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毒
D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外观上难以区别,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紫色石蕊试液
浑浊
变红
不变色
无明显变化
燃着
立即熄灭
燃烧

无明显变化
操作 现象及结论
方法1:
将气体分别通入
。 试液变 的是CO2,

的是CO。
方法2: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的是CO2,

的是CO。
方法3:
分别插入 的木条 木条 的是CO2,

气体能 的是CO。
方法4: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固体变 色的是CO,
的是CO2。
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 。
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表面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的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是 ,形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应加入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
稀盐酸
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冒出
2、某学习小组同学探究鸡蛋壳里含有 CO32-(以CaCO3 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探究。
(1)小明认为将鸡蛋壳放入装有盐酸的广口瓶中,如果看到产生 ,就证明鸡蛋壳里含有CO32- 。
(2)小红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气泡也可能是鸡蛋壳中含有某些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为了证明小明的猜想,还需进行的操作是:将涂有 的玻璃片盖在广口瓶上方,如果观察到 证明该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从而推断鸡蛋壳里含有CO32-
气泡
气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CO2
通过复习 、 和 的性质和用途;加深了对结构 性质,性质 用途的理解;
学会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决定
决定
前几天去实验室整理药品,发现了一些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看起来有些“脏”,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用水很难洗掉,这种白色固体是什么呢?如何洗干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