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6 22: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资料: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肾,而且程度已经到了晚期,就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这就是尿毒症。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毒症患者在我国每年每一百万的人口中就有50~100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肾功能丧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毛细血管
集合管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1
5
3
2
6
7
4
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
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成分 血液/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血细胞 大量 没有 没有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水 920.0 980.0 960.0
尿素 0.3 0.3 20.0
1.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数据对照表
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⑴原尿和血液成分对比,少哪些物质,说明肾小球有什么作用?
成分 血液/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血细胞 有 没有 没有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水 920.0 980.0 960.0
尿素 0.3 0.3 20.0
说明肾小球对透过的物质有选择性,起到滤过作用。
⑵尿液和原尿成分对比,缺哪些物质,去哪了?
成分 血液/g·L-1 原尿/g·L-1 尿液/g·L-1
血细胞 有 没有 没有
蛋白质 70.0 微量 0.0
葡萄糖 1.0 1.0 0.0
氨基酸 0.5 0.5 0.0
无机盐 7.0 7.0 15.0
水 920.0 980.0 960.0
尿素 0.3 0.3 20.0
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
  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1、尿液形成过程
1.尿液的形成示意图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肾小球
肾小管
集合管
肾小囊
原尿形成动态示意图
2.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囊
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①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②剩下的物质:水和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终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除去原尿中的
(形成原尿)
所有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部分无机盐
除去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
分子蛋白质
(形成终尿)
尿液形成过程
蛋白质,血细胞,葡萄糖
正常尿液中不含的物质:
1.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而原尿中没有,原因是什么?
肾小球有滤过作用,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
2.成人每天原尿量150L,而尿液只有1.5L左右,那么其他的原尿的下落呢?
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大量水分又回到血液中,血液在不停循环流动,不断地经过肾单位。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Urinary Bladder)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尿的排出
  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⑵排尿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⑴原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膀胱)
二、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
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是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排泄


皮肤
排遗
大肠
肛门
排出尿素、无机盐和水
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排出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
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人体排出废物的方式、途径及主要器官
城市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人粪尿等废物。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1.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有些地区,利用人粪尿作为沼气池中的原料,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而且产生的沼气还可以作为能源使用。
2.沼气池
3.生态厕所
⑴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
⑵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
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氮、含磷和含钾的多种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为什么要对人粪尿进行处理呢?
1)人粪尿中的氮、磷、钾存在一有机物中,不利于植物吸收利用;
2)人粪尿中含有病菌,虫卵,必须经过处理才能降低对环境和人的危害
一、尿液的形成
1.尿液的形成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2.尿的排出
排尿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他途径
三、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A
C
B
1.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 )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和无机盐
2.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 部位是( )
A.肾小囊 B.集合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3.血液流过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4. 在肾单位的结构中,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入球小动脉
5.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其中②内形成的液体是(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C
C
6.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7.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囊壁
D
C
六、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完成本节的《导学测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