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6 22: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那么,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这种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公众号【教师交流圈】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新课探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土地改革的原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地主剥削农民坐享其成劳而无获地主农民四川一个贫苦农民的住房地主收租 材料: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歌词 材料一: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 原因一: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河北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河北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原因二: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土地改革的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2、土地改革的过程(1)开始时间:
1950年冬
(2)地区:
新解放区
(3)法律依据:
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10月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地主剥削农民农民占有土地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不存在剥削都是土地私有制材料:……我们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归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新中国成立后发放的土地证(5)措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批斗地主烧地契请思考: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减少改革阻力。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斗争地主(6)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2、土地改革的过程
(1)开始时间:1950年冬
(2)地区:新解放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5)措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
(6)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3、 土地改革的意义 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四:“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3、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怎样对待富农的?想一想 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并在政治上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样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课堂小结 土 地 改 革巩固新政权的措施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
战争胜利土地改革
基本完成近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事
⑴政治上:(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⑵思想上:( )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⑶经济上: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3课 土地改革
1.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开始时间:1950年
3.地区:新解放区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
6.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7.土改的特点:经济上保护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
8.保存富农的原因:有利于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
9.土地改革的意义(1)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