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纳为“真实”、“有用”,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使学生不再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上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正确的鉴别与评价,而是在理论层基础上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正确的鉴别与评价。
【教学重点】:
掌握鉴定与评价信息价值三个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从获得的信息中提取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了对从外界获得信息具备了简单、直观的判断能力,但这都还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上,他们是缺乏全面的理论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事例对信息进行评价
2、自学掌握正确鉴定与评价信息的三个方面
3、通过事例对自己所取的信息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能对信息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从自我做起,不发布、宣传虚假信息,并把社会上虚假的信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净化网络空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谐。
【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法运用』
案例分析、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研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案例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2分钟) 述说自身经历的事例:去长沙学习,通过‘百度地图’找了一条去目的地的最佳公交路线,而到了长沙后发现到目的地的公交车已改了 学生听,并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
自学新课(15分钟) 布置自学任务:学生自学书的P31-P34。要求:自学完后回答老师的三个问题:1、老师寻找信息的途径是否合理?2、老师所选的公交路线是否最佳,为什么?3、为什么在‘百度地图’中所选的公交路线不正确? 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自学书的P31-P34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教师提问: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总结 1、学生运用自学所掌握的理论来回答老师的问题。2、结合老师的分析、总结,掌握自己自学知识。 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鉴定与评价信息的方法。
案例分析(3分钟) 给出三个案例,要学生运用自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鉴别与评价1、我们访问某些网站时,弹出QQ中奖信息。2、中央天气预报:最近一段时间我省中南部有强降雨。3、7月9号,刚从大学毕业的王诺在某市政府网上查到市各单位招人信息,报名时间7月5号,考试时间7月9号。 运用前面自学的理论知识再来分析上述案例,说明判断理由。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能力。
学生分组探究活动(15分钟 1、布置任务:王老师想买台5500元左右的笔记本,想你在网上给找一些合适的笔记本,完成附表。2、分组: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一。 1、小组内分工2、利用前面所学的信息获取方法搜寻信息。3、完成附表(如果有充足时间,请你写出你推荐的笔记本,并写明理由) 1、加深学生对电脑硬件的认识2、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鉴别与评价所获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成果汇报与评价(10分钟) 将小组完成的附表在全班展示,并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加以说明 展示成果,并加以说明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对所做任务的总结、反思能力
本课小结 网络世界存在很多虚假的信息,如何区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本节课的关键。做为信息社会的公民,我们同样要做到遵守信息法规和信息道德规范,维护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附表:
信息来源 品牌 型号 价格 特点 推荐度(10)
你推荐的笔记本及理由: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精神。第一、设计中以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运用自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生真正学到了理论知识,不是老师教给了学生理论知识,第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第三、给不同层次的同学不同深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