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图形图像的加工——制作个人台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和上机操作,能够使用PS(PHOTOSHOP)的移动工具和选取工具,选择所需的图像内容,并调整图像的位置。
2、了解图层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图层的删除、层次调整的基本操作,能对图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3、可以使用PS的文字工具在图像上添加文字。
4、能根据素材的特点和表达的意图,选择适当的工具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并能对创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二、内容分析:
1、本节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4.3图形图像的加工》,在学生已对图形图像的采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从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来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本节课利用软件Photoshop进行个人台历的制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图形图像加工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同时引导学生在制作台历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根据素材的特点和表达的意图,利用PS加工处理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图形图像加工软件加工信息,并能选择恰当的效果充分表达主题内容。
三、学生分析
这是一节面向高二学生的新授课,学生在对图形图像的知识有所了解,对图像的加工和设计充满了向往和兴趣,但由于高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仍然存在,工具软件的使用仍然成为他们学习的困难所在;另外,大多数同学普遍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制作的方法和体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加工信息,表达主题。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层层深入,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根据主题对图像进行加工和设计。
2、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个人台历的制作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导入新课。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同时在作品的创作中得到知识的升华与提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解惑、组织好课堂的指导作用。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发展,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加强。
五、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
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分组完成教师给出的任务:教师要关注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提倡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图形图像加工软件Photoshop 7.0、课件、相关的图片素材等。
6.学习时间:
非上机时间 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25 分钟,其他活动(如:评价、展示、小结等),大约用 5 分钟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2分) 播放《教师个人台历》,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这节课的目标任务
预习反馈(7分) 1、组织预习和解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惑2、预习检验 预习,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思考,回答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了解技术操作内容强化学生认识,为后面任务开展打基础
明确目标(3分) 展示图片和引起思考:台历的制作流程 学生讨论,思考制作台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合作一(6分) 1、布置分组合作一:给日历模版添加合适的图片要求:每人做一个月的台历,组长进行综合提高一:调整图片的大小和角度,使添加的图片和模板更加和谐 2、巡堂辅导3、提示学生保存作品 分组,按讨论的方法,借助学案完成任务根据像框调节图片的大小和角度自主探究,或请求帮助保存作品 掌握移动工具,框选或魔术棒工具的使用,了解图层的含义和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提高任务,满足学生的层次要求掌握学生情况,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知道保存的格式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展现提升(4分) 分析和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展示一系列学生作品,引起学生思考 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评价作品,并根据相同素材不同的效果分析制作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对美和自身技术处理能力提高的追求,引入分组合作二
分组合作二(10分) 1、布置探究二:完善你的作品,使你的作品主题更加突出,构图更和谐提高二:添加合适的文字,修饰作品2、巡堂辅导 学生分组探究、交流学习,自主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追求完美和对自身技术的发展更高一层次的追求
评价展示(6分) 1、(解决普遍性问题)2、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表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或学习经验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小结并布置拓展任务(2分) 布置拓展任务:个性化文字的创作 思考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教学反思:本堂课是本人2009年上的一堂株洲市高中信息技术研讨课。课堂从个人台历的制作开始探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究的主动性非常的强烈。本堂课的线索是:作品欣赏------方法的分析--------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技术--------将方法和自己学习到的技术落实,解决实际问题---------小结与提升。这堂课结构设置上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体,也体现也对学生的方法思考和技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知识目标也很好的融入了所设计的主体作品制作当中,教学过程也相当的流畅,各层次的学生在制作的过程都有所提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在追求完美的同时对自身技术的发展更高一层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