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太阳
教材分析:
《认识太阳》是四年级科学下册《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以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为主。在《认识太阳》的过程中创设了欣赏漫画、数据分析、探究太阳能等活动,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了解和认识太阳。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到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使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和合理利用太阳能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太阳体积的大小、距离的远近和温度的高低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同学们,现在和老师一起听一首歌曲《种太阳》
你从这首歌曲里了解了什么? 给大家说一下。 听歌曲 跟唱 交流 通过听歌曲和跟唱,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漫画欣赏
观赏《冰淇淋与太阳》漫画,你能提出什么科学问题?
请把你提出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观察太阳 仔细观察图中的太阳,有什么发现?
太阳基本知识
太阳的大小
你知道太阳有多大吗?
请看图片。 (太阳、地球比例图)
太阳距离的远近 太阳那么大,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呢?
其实地球距离太阳很远 地球 太阳(1.5亿千米 A人走:需要走3500年 B时速20千米自行车(800多年) C时速2000千米飞机(8年半) 观赏漫画 思考 提出科学问题 汇报自己提出的科学问题 观察、思考 颜色?? 形状像?? 自己发光、发热、星球 ?? 1个太阳等于130万个地球 思考 数据 整理 通过对漫画的欣赏,再次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完成了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和同学分享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之间有了一个互动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总结能力 通过一个参照物,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太阳的体积。 通过了解一些数据,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有多远。 D时速200千米火车(85年)
思考练习 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人需要走3500年,人平均每年走多少千米? 1.5亿千米=150000000(千米) 150000000÷3500≈42857.14(千米) 答:人平均每年大约走42857.14千米。
太阳温度的高低 数据对比
表面温度:约6000°C 内部温度:约1500万——2000万°C
对比分析 A水变成水蒸气需要100°C B石块溶解并且沸腾2450°C C钢铁变成汽: 6000°C 数据分析
观察《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度比较表》
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思考
假如:没有太阳,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太阳给我们带来什么?
小结
安全提示 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太阳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虽然只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能到达地球,却已足够满足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了。 解决一道数学题,加深学生对前面数据的理解。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对某一事件进行猜想。
通过几组数据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太阳温度的认识。
通过数据分析,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事实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醒同学要科学地进行探究活动。
太阳能的利用
调查 调查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与途径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还有哪些作用? 阅读有关科普读物 网上查询 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晾晒衣服
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
日 光 浴
太阳能暖房
太阳能发电站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电池
想象 交流 了解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怎样去寻找收集事件的事实与证据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自助餐 哪些地方还有太阳的影子?
例如: 歌曲:种太阳 太阳出来喜洋洋 故事: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诗词:登鹳雀楼 忆江南 好词:阳光和煦 阳光明媚
好句: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 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从单一学科学习中“跳”出来,走向大课堂、多学科综合学习中去。 这一环节中内容很多,包含了其它学科的一些内容。这一环节体现了“大课堂”这一理念。
课外拓展活动
认真阅读活动方法。
按要求进行活动。
填写“哪个热的快”记录表。
拓展活动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目的让学生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实验是进行下节课一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