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局部电子板报的制作(一)
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采用广东版的《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中的“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通用工具软件(如Word)加工和处理电子报刊类的信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与提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文字处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着重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任务需要着手,学会从需要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和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引导学生经历电子报刊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思想和依据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全程贯穿“探究”的宗旨。在探究过程中,注重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从观察作品-->提出问题-->上机操作-->解决问题-->上机操作-->课外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学,在操作实践中学,在研究交流中学,在合作互动中学。改变传统的“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内容,自由组合探究小组,小组内合理分工、密切合作、自行设计探究的方案。在小组广泛探究及各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互相激励,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学生乐于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科学实践;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体验生活中word实际应用的版面设计的多样性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感。
探究的内容为文字处理word实际应用的局部版面设计,让学生去发现更多的实例。教学方式是多种渠道探究的开放性,这个交互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完成学习的。本节教师的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引导科学思维,帮助学生能更正确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探究研究的开放性情景和途径。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文本框的插入和使用技巧
2、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插入和修饰
3、不同对象的组合
(二)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作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2.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增进学生之间的团体融合,培养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图文混排,文本框,自绘图形
(二)难点 利用综合知识制作出一份作品
五.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子教室
软件:word2000软件,教学课件一件,建立一主题帮助网站
六.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法,演示法,讨论法, 任务驱动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导入: 欣赏二种不同风格的“爱心在校园里回荡”作品注:一种风格是进行了排版技术处理,另一种风格是纯文字描述。 激发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大约5分钟) 1.讨论:哪种风格的表现形式好?2.提出问题: 表现热烈活泼的作品采用了哪些编排技术? 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分析观察能力
实例分析探讨(大约10分钟) 通过分组分析、交流、探索图文并茂实例,依据主题网站学习帮助,熟练掌握艺术字、文本框、、图片、自绘图形、对象组合等技术在实例中的具体运用。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组内可以充分交流和帮助)。
设置任务分组学习协同作业自主学习动手实践 (大约10分钟) (一)布置任务,学生思考:自选主题,可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通过因特网下载符合主题的素材进行创作,思考分析板报的版面设计。(参考“经典文章”网址: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二)学生上机,分组交流:1.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此版面设计可以运用哪些技术方法完成?学生带着问题及自己的思路,分组讨论实现的方法。 2. 学生自主研究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或小组上机合作完成。老师在这期间指导并发现学生常出集中的错误。 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等。通过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屏幕监视与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完成任务通过电子举手给教师反馈。 增进学生之间的团体融合,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大约10分钟) 1.集体探讨,总结常见问题:小组长搜集在探索中组内遇到的困难或在探索中公认的难度最大的技术性操作是什么,并作汇报发言。 2.提高训练,进入板报设计演示。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上台演示操作。(其它同学认真观看其操作过程)3.老师总结各小组在演示中用到的技术性操作。4.其它作品展示。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升华,并延伸到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真观看其它同学的作品演示,比较自己的探索经历,查漏补缺,加深印象。
小结(幻灯片展示)(大约5分钟) 1、老师颁发奖状,从不同方便对各组颁发不同的奖状,为下节课进行作品评价的各参考评价指标埋下伏笔。2、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综合、归纳能力
七.课后思考
本课通过设计课件,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能在探究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word的实例应用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出现集中的问题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与个别指导的原则,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漂亮的版面设计实例导入,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解决各个难关,最后做出比较完美的版面,顺利完成本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