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27 08:1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体验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
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体验各种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
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激发文字联想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①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②师生收集的各种装饰文字图片资料
③绘画制作工具④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一、导入
新课
1 交流讨论
探索方法
1. 汉字的联想方法
教师启发:同学们,课前我们去搜集了自己喜欢的装饰文字。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各自收集的成果。交流好以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
交流:a哪一组愿意先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讨论
每组学生派一个代表来交流(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交流)教师顺势利导、展示自己收集的素材
这一环节贯通了课内课外,拓展教学的时空,体现美术课程的综合性
二、进入
教学
老师也收集了几个和刚才同学相似的装饰文字。
展示例字:菊、蔬果
b 请另一组代表来交流,教师相应补充。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结合字的意思进行联想
C还有其他同学来交流吗?
(学生交流,教师再来展示)
那邱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小结:好,刚才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发现字的联想变化主要有结合字形字意、夸张变形这样的三种方法。使用的时候有时是一种,有时也可以两种结合起来。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通过联想设计后的文字更加形象生动。
展示欣赏例字
走 彩奇
学生说,教师引导,从而来认识汉字联想的另一种方法:对比夸张
通过举例“清香”,感受两个字看上去更加形象,更有美感。
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①用具体的物品来代替笔划,即:结合字形联想;②结合字意联想。
通过“考一考”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二、进入
教学
2. 观看录像
深化主题
3. 组织交流
创作练习
2. 汉字的产生、演变
a同学们,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十分方便简洁,可五、六千年前还没有汉字,那么汉字是如何产生的呢?
组织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
b这些象形文字又是如何演变成为今天人们所使用的汉字呢?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以“水”字为例来演示汉字如何从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最终演变成为今天的汉字
3.创作交流
a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准备选用哪种方法进行想象装饰
b 选派代表进行交流
c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来表现(可画或剪贴)
下面,同学们可以选择这些字词或另选内容来联想装饰。
学生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欣赏了解、拓展知识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
功夫在课外。美术学习应注重以课本为载体,拓展延伸学习的内容和知识背景。
三、练习
巩固
4.自评互评展示交流
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完成后各组自评互评,并推荐一人进行展示
教师点评并小结
学生做完作业后,拿出信封中的小红花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并派代表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联想装饰。
通过自评互评进一步深化汉字联想的方法
四、拓展
延伸
教师:好,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的联想装饰的三种方法:结合字形字意、夸张变形。我国的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许多的知识,如汉字的起源、有关汉字的小故事等,因为时间关系,同学们可以登录学校网站浏览。
学生课后浏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