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这是我呀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这是我呀 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27 08: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是以塑造学生自己为中心。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绘画表现为主,第二层次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第三层次是以塑造型体为主。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一层面——绘画进行表现,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所涉及的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涵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强调生活的我就是美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情况: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喜欢上美术课,表现欲望强,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也十分浓厚。一年级学生从上学期开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涂色、剪贴、撕画等技能,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大多数同学能自信、大胆、自由地用美术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些对于本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但在如何巧妙抓住自己的特征,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方面比较欠缺。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策略,避免呆板、枯燥的讲解,采取游戏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课知识。
教学方式、手段:
理论依据:
1.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建立并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自己发现问题,探究知识。
3. 遵循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式:
观察法、发现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愿望。游戏法、合作交流法、对比欣赏法、互动评价法等,突出教法、学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镜子等
学生准备:
小镜子、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外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运用美术的表现方法以及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自己、表达自己,从而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的特征,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教学难点:学会巧妙抓住自己的特征, 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
教学设计
一、 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听首儿歌,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边拍手,一边跟着唱。(PPT)
师:今天,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带了位特殊的好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们?他就藏在你们的镜子里,请你们打开看看?看见什么了?
生:看见自己
师:引出课题《这是这呀》
师: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好朋友,那你们想不想,为这位特殊的好朋友,为我们自己画一张画像吗?
设计意图:以儿歌视频导入,能较快的使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直接进入主题。
二、引导观察 把握特征
1、对比观察。
师:老师首先为自己画了一张画像,你们看像不像?
生:不像。
师:哪不像?
生:头发、眉、眼睛、鼻子、嘴、耳朵、脸型等
师:总结,这些就是我们的外貌,每个人都有这些外貌,可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外貌,什么是外貌特点。从初步感受逐步引导深入,学生自主了解肖像画的特点,打开思路,为后面的活动奠定基础。
师: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用身边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并找到自己的外貌特征,还可以做些表情,找到后,可以和你同组人说一说。
2. 观察自己 找出特征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外貌
师:做一个小游戏,到谁谁来介绍。
生:介绍自己
师:谁还能帮他找一找,他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拓展想象的思维,为学生的相互交流创造条件。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体会合作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也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看看这是我们的哪位同学。
生:略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略
师:小结,只有五官没有变,可见五官在整个外貌中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对游戏充满了无穷的兴趣,本阶段游戏的设计是对前一段活动的展示和概括。在教师引导的游戏中,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识人物的外貌特征,从而巧妙地掌握人物特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逐层欣赏 自主探究
1. 欣赏大师作品
师:一些伟大的画家喜欢画自己,让我们走进大师,看看画得怎么样?(PPT连线题)这是马蒂斯和克利的照片,这是他们的自画像,小朋友对照照片,看看哪一个是马蒂斯,哪一个是克利?你是如何发现的?
生:答
师:这两位大师画自己的时候,画出了自己的特征,我们小朋友可以向他们学习,把脸上的特征进行强调,画详细些。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大师自画像给学生欣赏、比较。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全面感知人物外貌特征,进一步感受大师的绘画基本技巧等。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欣赏高质量的大师作品,从小就接触经典,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很有益处。
2. 欣赏学生作品
(1)书上图片(PPT)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的作品,大家欣赏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阶段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学生作品,从而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挖掘了创造潜能,看到同龄人作品排除了畏难情绪。通过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更加准确的绘画方法,引发学生畅想,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细心地寻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教学难点也巧妙地得到了解决。
3.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绘画步骤
四、大胆实践 展示个性
师:说到这里,很多小朋友已经着急要画自己了吧,看一下,我们今天的作业:这是我呀(PPT)
作业要求:
1. 画自己时可以照镜子画。
2. 可以给自己重新设计发饰和服装以及有趣的表情动作。
3. 尽量让别人认出画的是你自己。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是在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脸部主要特征来表现,改变自己的装束和发型,给学生的创造提供了空间。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是在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脸部主要特征来表现,改变自己的装束和发型,给学生的创造提供了空间。
1. 自评、互评: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觉得自己画得好吗?好在哪里?
2. 集体评价。
师:你最欣赏谁的自画像?她的画好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自评、互评、组评、集体评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学生在多元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阶段 延伸知识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给自己画了张自画像,好玩吗?除了画,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新的方法来表现自己?
师:表现自己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纸撕、小刀刻、布贴、泥塑等。(PPT)
六、讲故事
师: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
反思和总结
《这是我呀》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是以绘画表现为主,第二层次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第三层次是以塑造型体为主。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一层面——绘画进行表现,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强调生活中的我就是美的塑造者。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教学难点:学会巧妙抓住自己的特征,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从上学期开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涂色等技能,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在观察自己时可能较马虎,画自己时容易出现定势化、概念化的现象,所以,如何让学生巧妙观察自己的特征,画出情趣化、个性化的自己是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 用照镜子或看照片的方式细致观察自己,跟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比如脸型、五官、衣服、体型等,同桌之间的交流与补充使学生对自己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2. 通过游戏进行个人描述和集体分析,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等
3. 欣赏大师的照片和自画像,欣赏同龄人的自画像作品,学生在赏析中全面感知人物的外貌特征。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活动中了解自我外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然后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同时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