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下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下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7 09: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一个渔村的变形—经济特区建立
导入:
第9课
对外开放
什么是对外开放 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探寻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历程
第一篇章:
1979年4月的春天的中国大地
“中国未来的道路是必须要对外开放的,这是世界大同的规律,是不能变的!既然我们党,我们人民要求开放,那我们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像清政府啊,袁世凯啊,蒋介石那样被迫的开放,我们要有条件、有规定的主动开放,不学闭关锁国,也不学天朝上国那套,要和其他国家好好的进行贸易和文化上的往来使我们以及全中国人民所愿意看到的,要我来说,还是叫特区好一点,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出来,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出路来。”
—邓小平《中央工作会议报告总结》
总设计师—邓小平
此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予广东、福建两省
对外经济活动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
1980年开始创办经济特区,中国开始进行改革
开放及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中共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管理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
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
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开放的实验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蛇口开山炮”
深圳速度
“深圳钥匙”—邓小平改革开放画像
材料二:“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邓小平
材料三:这些地区邻近港、澳、台,又处于祖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前沿地带,这种地理优势可以更方便吸引外资和加工出口。再者,这些地方有出海谋生的传统,散布在海外的华侨、华裔多,在这里建特区能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裔回乡投资办厂。
议一议:为什么都建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沿海
特区?
1.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便利
2.是著名侨乡
3.离香港、澳门、台湾近
4.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注意: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深圳
一夜崛起之城
改革开发的窗口
珠海歌剧院
厦门世茂
意义:经济特区发展迅速,不但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的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开放奠基
二、“春色满园”---对外开放扩大
思考探究:
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的?
1988年4月,中央批准海南建省和经济特区
现在的海南
(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
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来又扩展到环渤海地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总设计师的“胜利计划”—对外开放领域扩大
材料五: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邓小平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如今的“东方明珠”—上海浦东
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浦东开发)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感知我国对外开放的蓬勃继续和未来走向
第二篇章:
三、加入WTO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负责制定和监督多边贸易规则
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解决贸易争端
①中国需要世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员。
2.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影响:
开辟了 新途径;
开拓了 新空间;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1、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③ 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C
小试牛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 )
(1)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位置
(2)作为侨乡,更有利于吸引外资
(3)工业基础比内地更雄厚
(4)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A、(1)(2)(3)
B、(1)(3)(4)
C、(2)(3)(4)
D、(1)(2)(4)
D
3、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A
4、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是( )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搔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付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