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认识画图软件
教学章节 《认识画图软件》一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福建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了解用计算机绘画制作的基础上,设置的一节课。本课的主要内容由:作品欣赏、启动画图、窗口组成、选择工具、做一做等组成。
学生分析 一般特征:本班学生是小学四年级的儿童。学生在学习方面拥有强烈的学习绘图兴趣,较好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学习效率较高,他们善于模仿,喜欢创新,遇到困难能积极向同学或老师提问,同学之间具有热情相助的习惯。初始能力: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电脑绘图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只有纸上绘图的操作基础。信息素养:学生虽都有在纸上绘图的经验,但都没有在电脑上绘图的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Windows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熟练说出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4.使用铅笔工具写字和刷子工具画树。过程和方法:1.通过让学生欣赏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画图的作用,激发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2.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做一做、试一试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画图软件提高电脑绘图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培养实践探索精神及合作精神。适时渗透学生德育教育。2.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1.初识“画图”窗口组成。2.认识绘画工具箱。
教学难点 1.用鼠标选择前景色和背景色。2.用铅笔写字与刷子画树。
教学方法 激趣法:在引入部分我利用“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画图软件的兴趣和愿望,引入本课的学习。 演示法:在启动画图软件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教师做演示,一边讲解进入画图的两种方法,让学生感受进入画图不同的方法。任务驱动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巩固知识,发挥动手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小组讨论法:四人为一小组,用讨论方式进行学习,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探究中找到乐趣。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看一看 在出示欣赏作品后,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认识画图软件” 学生观看 将画图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新鲜感,课堂教学在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学一学 教师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操作步骤。 自己动手试一试 先由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准确。
理一理 画图窗口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书的内容,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 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规定具体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小结:画图窗口主要由绘图区、菜单栏、工具箱和颜料盒四个部分组成。 学生找出各部分名称后,同桌互说各部分名称,加强记忆。 先由学生说,再由老师总结,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准确。
试一试 教师演示隐藏或显示工具箱 自己动手试一试隐藏或显示颜料盒面板 先由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准确。
学一学 在工具箱里,共有16种画图工具,你们都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自学书上图5的内容 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各工具的名称,简单了解各工具的用途。
想一想 用铅笔工具写字,你会吗?如果写错字了,怎么办? 学生练习,指名说出写错字的解决办法。 通过汇报,检验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一做 你能用刷子工具画树吗?操作的步骤有哪些?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汇报 加强练习,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绘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在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说收获,并进行了生生之间的评价。 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为学习下节课内容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