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红绫( líng) 怅然(chàng) 蜷伏(quán) 叮嘱(zhǔ)
B.虐待(nüè) 凝望( níng) 丰腴(yú) 倏地(shū)
C.感喟( kuì) 褴褛(lán) 干瘪(bǐ) 蹒跚(pán)
D.魁梧( kuí) 嗔怪(chēn) 惩戒(jiè) 鸢鹰(yu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污涩 怂恿 懒惰 乞丐 诅骂 畏罪潜逃
B.瞵视 安祥 鸟喙 班斓 鸢鹰 据为已有
C.预警 褴褛 伫立 迷罔 料悄 神彩奕奕
D.忧郁 蹒跚 麝香 窗灵 笨拙 狼奔豕突
3.下列加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B.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考试竟然只得了七十多分,真是怪诞不经。
C.他这次发言和上次比较,内容大相径庭。
D.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要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B.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C.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D.我讨厌它身上那条链子的声音和它柔软光滑的肋部周围那一圈被磨损的皮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B.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C.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D.“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猫》——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文学大纲》
B.《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
C.《诫子书》——诸葛亮——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集》
D.《狼》——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聊斋志异》
7.古诗默写。
(1) 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关爱动物”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8.实践活动一:调查了解。
为了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如果你负责这次
调查表的设计,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调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调查形式:走访。
③调查问题: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践活动二:拟写广告。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深感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够,认为应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
家都加入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中。如果让你来拟写这则公益广告,你打算怎样写
呢?(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践活动三:口语交际。
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参观,以便进一步了解丹顶鹤的有关知识,
增强爱鸟护鸟意识。你作为学校代表前去与保护区的孙主任联系,打算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它们的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羚羊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在河东、西岸各提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发现,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止有剩骨( ) (2)缀行甚远( )
(3)屠大窘( ) (4) 一狼洞其中(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麻雀
刘向东
①初夏的午夜,睡意蒙咙中隐约听见“叽喳叽喳”的响声。起初还以为是美妙的梦境呢,
但细细分辨却是小鸟的叫声。心想,这黑咕隆咚的屋里哪来的鸟儿呢?于是我起身蹑手蹑脚地先后靠近墙角和窗子静静地洗耳聆听。不久,又是一阵轻微断续的“叽喳叽喳”声。循声觅去,原来声音来自屋内挂壁空调铜管连接外机的出口处。
②翌日一早,我推开窗子仔细观察,却发现空调铜管和水管伸出墙洞处有一椭圆形两寸左右宽的空隙,边缘还露着一绺绺纤细柔软的枯草和几片浅灰色羽毛。凭我儿时掏鸟窝取鸟蛋的经验,里面显然是麻雀草窝和几只刚出壳的小麻雀。况且,从墙洞伸出的管子上和空调外机上还有斑斑点点的排泄物。就在我探头观察时,一只麻雀倏地落在了窗前的樟树上,还朝我叽叽喳喳地叫唤着,似乎要驱赶我似的。看着它的架势,我离开窗口跑到隔壁厨房继续隔窗观察。顷刻,那只麻雀先在树枝上东张张西望望,随后又飞到空调外机上。可它好像还是不太放心,站在机顶上晃着小脑袋机警地环顾了一下才飞速钻入墙洞……
③墙洞靠屋的一头还算严密美观,而墙外出口处本该用水泥填堵抹平,以防雨水渗入。可当初为图省事便就地取材用泡沫塑料作填塞。但这些材料经不起风吹日晒,时间一长就渐渐老化脱落。有一次,我擦窗户时发现管子上的隔温海绵和缠绕的塑料带子早已风化剥落,露出的空隙足以伸进一只手。本想找些材料重新堵上,可一拖再拖终究未能落实。不料,它却成了麻雀妈妈生儿育女的理想爱巢。
④这窝小麻雀,倒真让我费了不少心思。有天择菜,见菜叶上有两条肥嘟嘟的小青虫,就自然想起了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于是我将小青虫弄伤无法爬行后放至窗外空调机顶上,好等着麻雀妈妈作喂食之用。估摸过了刻把钟,我推开窗子再一看,已不见小青虫的踪影。想必是麻雀妈妈叼去喂给孩子了吧。为了证实我的判断,我特意到楼下的草丛里像寻针似的又捉了六条小虫子照样放到空调机顶上,再到隔壁厨房隔窗观察。果然,没多时一只麻雀飞落在空调上。它叽叽喳喳叫了几声便盯着奄奄一息的小虫子们左看看右瞧瞧,好像觉得十分安全了便叼起一只虫子飞进窝里。不一会儿,麻雀又飞出再叼起一只虫子飞回草窝。如此反复,六条虫子很快就被全部叼进了窝里。可能是小麻雀们吃饱了吧,当日夜里它们居然没再发出细微稚嫩的“叽喳叽喳”声。可我反而有了一丝担心,生怕它们吃坏了肚子,或是发生别的意外。直到第二天早上又见麻雀飞进飞出才安下心来。
⑤周末在家休息,正逢天气突变,风雨交加。眼看豆大的雨滴随风飘落至墙洞周围,我怕危及洞里的小麻雀就想采取防护措施,只是墙洞位置在墙外而无法触及,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在担心时,我隔窗一看,麻雀妈妈居然微展翅膀面迎风雨,用自己的身体严严地挡在洞口。望着它遮挡风雨的安然样子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我陡生感慨和敬意,仿佛我也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这窝小麻雀费了不少心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末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18.请以“我熟悉的动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
◆检测五
1.C2.A3.B4.A5.C6.D
7.(1)强欲登高去(2)思君不见下渝州(3)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4)小桥流水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8.示例:①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
②A.本地区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
B.地区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9.示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关心你身边的朋友!
10.示例:孙主任,您好!我是××中学的学生,我们近期准备来这儿参观,到时候想请您做一场“爱鸟护鸟”的知识讲座,您看可以吗?
11.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狼群。它们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气氛”中,反而越来越强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12.(1)仅,只(2)连接,紧跟 (3)处境困迫,为难(4)作动词,挖洞
13.(1)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4.麻雀在“我”家空调铜管连接外机的出口处生儿育,“我”悉心关照它们,并与它们和谐相处。
15.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麻雀的小心与机警,体现了它对子女的细心呵护。
16.捉虫子给小麻雀吃;小麻雀不叫,担心它们吃坏肚子;豆大的雨滴随风飘落至墙洞周围,怕危及洞里的小麻雀,想采取防护措施。
17.抒情(直抒胸臆),表达“我”对麻雀妈妈的赞美之情,歌颂了温暖和伟大的母爱,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