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统编版五下】21 杨氏之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春统编版五下】21 杨氏之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7 10: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会写“梁、诣、禽”等3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聪惠”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串词串句,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翻译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并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串词串句,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表扬学生“此生甚聪惠”。
2.我国古代也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甚聪惠。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课题)
3.请大家齐读课题。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吗?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学习断句。
2.指名朗读课文。
3.比较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和节奏。教师范读。
4.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5. 配乐,用多种形式朗读(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学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交流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多读;联系生活实际;上网查阅;看注释;联系语境;结合插图。
2.请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一句。
揭示中心词“聪惠”,请大家看“惠”的解释是什么?查阅资料“聪惠”古代和现在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惠:同“慧”,智慧。
3.生自读第二、三句,重点理解“为设果”是说谁为谁摆设水果?
4.全班交流第四、五句,明确 “家禽”的意思是什么?
5.积极交流对每一句话的理解,串词串句,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品读课文,体会聪慧
1.分角色朗读课文,从文找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的句子。
出示: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日:“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议一议:孔君平指着什么对杨氏之子说,你认为他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
3.杨氏之子怎么回答的?他为何这么应答?
4.比较句子: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明确: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他间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说法。
5.生自读课文,品味杨氏之子的机智和话外之音,尝试着背诵课文。
五、总结梳理,拓展提升
1.小结:这杨家小儿真是不简单啊,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2.设想: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会有怎样的反应?试着用文言文回答。
儿应声答日:“末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1)孔日:“小子甚聪惠,吾甘拜下风”。
2)孔日:“吾等凡夫俗子,自惭不如”。
……
3.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是李君平,杨氏之子又会怎么回答?小组讨论后交流。
李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儿应声答日:“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
4.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刘义庆《世说新语》
孔君平???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 孔 雀??孔家禽
甚聪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