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教学略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的结构特点;
2、知道定滑轮与动滑轮的作用;
3、培养学生动手与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动滑轮、定滑轮各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组装滑轮装置进行实验。
教 具:滑轮组及支架、弹簧称、钩码。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认识滑轮。
1、教师提问,当我们目视冉冉上升的国旗时,你想过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吗?
2、学生讨论回答,引出并板书课题“滑轮”。
3、出示滑轮组件让小学生观察说说滑轮的样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
4、小结:我们利用小小的滑轮站在下面就可以把国旗升上去,降低了工作难度,因而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组装并认识动滑轮、定滑轮,了解不同滑轮的作用与特点。
1、实验准备
a/、分组
b、小组人员分工
c、分发实验器材
d、讲清实验步骤与要求
2、实验
a、组装定滑轮、做提升重物的实验
b、仔细观察重物重量与提起重物弹簧称的读数,填表。
重物的质量
牛
中午提升距离 厘米
弹簧陈的拉力
牛
弹簧称下拉距离 厘米
结论
C、组装动滑轮、做提升重物的实验。(略)
三、小结。分析实验数据,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填表。
定 滑 轮
动 滑 轮
可改变力的方向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四、用杠杆的原理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省力与不省力的道理。
五、拓展。利用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组成滑轮组,探究滑轮组的特点。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在课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