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4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7 11:03: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材分析:
《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在《热》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空气的热胀冷缩是学生学习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理解和掌握空气的热胀冷缩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训练知识的迁移以及逻辑思维的形成非常重要,他们虽然在科学知识的探究中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是毕竟他们的科学知识还是比较浅显的,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动手的欲望会让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很有探究的热情。
教法: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我这节课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活动,去发现、去体会、去揭示性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3、经历“聚焦问题——实验探究——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2、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经历“聚焦问题——实验探究——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教学难点:
1、设计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
2、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3、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地操作实验,做好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烧杯(2个)、热水、冰水、锥形瓶、气球、密封袋、乒乓球、水槽。
老师材料:学生材料一套、烧瓶(4个)、塑料管、水槽、红水、课件
教学过程:
魔术导入,提出问题。
创设置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这时学生的兴致马上高涨起来)?
老师一边表演一边介绍……
看完魔术,学生提出问题。
师:相信学完今天的内容,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大胆猜想,合理假设。
1、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空气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性质呢?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猜想和小组同学交流。
老师提出要求:不仅要说出我们的猜测,还要说出这样猜测的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似乎也都很有道理。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验来证明吧。
设计意图:因小学生受识水平、生活阅历的影响,一个人往往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所以我采取了小组交流的形式,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讨论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1、师:可是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情况呢?
2、要想完成实验,我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我们得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用什么容器装?如何密封?
(2)如何使空气受冷、受热?
(3)我们要通过观察什么来发现气体体积的变化?
3、学生对照着这些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4、全班交流实验方案。
5、小组修改完善方案。
设计意图:完善的实验计划是顺利进行实验的重要保障,因此我通过“空气是流动的、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给孩子充分的交流空间,并做适时的提醒,让孩子在相互交流、相互倾听中不断完善计划,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了铺垫。
四、小组合作,开展实验。
1、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用气球密封锥形瓶时,一定不要漏气。
(2)用烧杯取水时,水量不要太多,以免溢出。大约150ml即可。
(3)用热水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直接用手接触,也要注意不要被溢出的热水烫伤。
2、学生分组实验。
五、搜集信息,归纳结论。
1、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现象(至少三个组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锥形瓶中的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学生利用第二组实验材料(气球、密封袋)再次验证实验结论。
4、汇报实验现象并归纳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通过演示实验,将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作对比,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与水的热胀冷缩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更快、更明显。)
6、回顾课前的小魔术,说说其中的道理。
7、游戏辅助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8、课件演示“微粒的运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已经对空气体积的变化有了感性的认识。再仿照课本设计一个小活动,一方面能直观地模拟出空气分子的热运动,解释了自然界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后续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
六、回归生活,应用创新。
1、生活中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自行车充气等)
2、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再来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你会解释了吗?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拧杯盖、压瘪了的乒乓球复原)
4、当堂检测题。
设计意图:科学课取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指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也是科学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觉得自己在学习中都是有收获的,增强了学习的乐趣。相应的测试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