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的合成----移花接木的神奇魅力

文档属性

名称 图片的合成----移花接木的神奇魅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0-08-07 22:39:00

文档简介

评价指标(分值) 具体指标 量化等级分值 学生互评 师评
优 良 中 差
作品内容(40分) 作品符合主题要求,内涵深刻 10 8 6 4
作品创意独特,视觉冲击强 15 12 9 6
选材恰当,针对性强,风格鲜明 10 8 6 4
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搭配协调 5 4 3 2
技术处理(60分) 抠图方法快,效果好 20 16 12 8
图片元素接合处衔接自然 20 16 12 8
布局合理,整体搭配效果好 10 8 6 4
色彩协调,具有较高艺术效果 10 8 6 4
公益广告作品评价量表图片的合成
移花接木的神奇魅力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所属板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年级:高一
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所属的章节: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第四节 图片信息的加工
学时数:45分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图象合成的基本知识和公益广告 的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艺术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发审美情趣和爱护环境的公德意识。
内容分析:该课内容属于必修课中较为重要的章节,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且学生兴趣浓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从重知识性过渡到实际操作性的中间环节。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图像处理有一定的了解,对图像处理软件有一定了解,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少部分学生甚至擅长平面制作。
设计思路:从展示三张相关联的图片创设情景并开始导入本课,用图片的反差意义吸引学生眼球,然后要求学生从图像处理的角度分析三张图片的差异与联系,从中发现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呈倒金字塔形,即从简到繁,由易入难;节奏有快有慢,有松有驰,劳逸结合,努力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设置不限操作方法的任务,以实现层次教学和差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兴趣,拓展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正面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提示和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学会所有的内容后设置创作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通过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的评价体会到成就感,同时通过欣赏较多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对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更高的要求激励学生继续拓展学习。在新课过程中由图像合成的基础知识中渗透平面广告制作相关的知识和美术处理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课的总体结构分为:
1、导入新课:①承接前面学过的内容,然后目标呈现(两张素材图片和一张合成图),疑问提出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所呈现的三幅图片的联系与差异(教师从图像处理方面引导学生)
③教师引出本课内容——图片的合成。
2、新课: 第一阶段: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初步尝试图片合成的扣图方法)
①任务一驱动,学生分组操作,发现疑问后上交各组最终合成的图片。
②教师巡视学生操作,并做提示引导。
③评价学生作品,提示用套索和魔术棒工具抠图的注意事项,然后选取“抽出”滤镜和用蒙版抠图两种方法演示,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和技巧。
第二阶段:教学重点部分(学习图片合成的边缘衔接处理方法和公益广告的相关制作知识)
①疑问提出,教师让边缘衔接处理较好的几个学生演示自己的方法。
②教师评价并演示关键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③教师出示一张相关的公益广告作品,并展示相应的评价量表,然后设置任务二:学生将已经合成的图片改造成公益广告,只规定大体的主题,让学生自选角度、自选素材,注重学生的创意引导,努力激发创新思维。
④学生完成并上交作品。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
①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的评价,对本堂课进行总结。
②展示多张优秀公益广告成功作品,进行知识拓展,提出更高学习要求。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并且熟悉了pohotoshop cs 3的软件环境和常用的工具,那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该动手处理图片了呢?(学生回答)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将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展示三张图片(两张素材图,一张处理后的合成图),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联系和差异,导出本课内容——图片的合成 认真观察两张图片,分组讨论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差异,总结回答教师的提问。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快讨论得出:后一张图片是前两张图片的合成,并进行了边缘处理。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了解学生对图象处理的知识基础3、渗透情感教育4、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
新课第一阶段20分钟 教师举例说明图片合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图片的合成就是将处于不同环境不同光照等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多张图片或者多张图片里的某个部分组合成一张新的图片。合成的目的:美化画面;创意设计;表达某一主题思想 。教师讲述:“要组合就必然要从图片中取得自己想要的元素,去掉不要的元素,这些操作简称抠图。”抠图的要点:要与不要的图形区域的边界(简称“抠图边界”)是抠图的关键部位,应特别细心处理。任务一: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最拿手的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将刚才课件中展示过的两张素材图合成最终合成图片。(时间为10分钟)教师巡视学生操作,学生上交合成后的图片,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做评价后介绍合成图片常见的抠图方法:1、选区法 直接选取: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钢笔工具历史画笔工具间接(颜色)选取蒙版通道色彩范围混合颜色色阶图层模式通道混合器2、滤镜法A、PS自带的“抽出”滤镜B、外挂滤镜 KNOCKOUTMASKPRO每组派学生代表总结回答教师的提问,得出使用魔术棒和套索工具抠图的应注意的方面:1、结合SHIFT、ALT、CTRL和工具一起选取图片元素。2、魔术棒工具工具可以通过设置容差值的大小,来设置所抠图的范围的大小,“容差”的取值范围在0-255间,数值越大,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大。3、要注意自由变换工具的配合使用。然后教师分别选取PS自带的“抽出”滤镜、蒙版抠图进行讲解。引导总结方法。举例演示“抽出”滤镜的具体操作方法:选择“滤镜--抽出”进入抽出界面。用“边缘高光器工具”勾出人物的边缘,笔触大小选择20,把边缘全部覆盖,注意边缘也要封闭。2、选填充工具把里面填上色,颜色随意,用默认的就行。目的是告诉ps cs3哪些地方需要保留。3、点“预览”可以看一下效果。4、背景色填成黑色,突出对比效果。5、用清除工具修改细节。6、仔细用清除工具擦干净边缘。举例演示用快速蒙版抠图的具体操作方法:1.在PS中打开两张素材图片,将人物图片拖入背景图片中,调整至合适大小,在人物图片的图层面板中点“添加快速蒙版”,在图层建立一个蒙版图层。2.在工具箱中选择画笔工具,并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3.在画笔功能面版上设置不透明度为“100%”4.选择一个柔边的笔头,设置笔头大小为“50”左右(可以设置大一点)。5.在人物图片的背景上拖动鼠标涂抹,将背景去除。6.换小笔头涂抹(快捷键:按键盘上的“[”键可快速缩小笔头,按“]”可快速放大笔头)。教师讲述:“好了,人物图片元素已经抠好了,但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两个图片远素的边缘处衔接得不太自然,你知道该对此进行怎样的处理吗?” 学生听教师讲授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发现如下问题:1.用套索工具和魔术棒工具扣图时不好控制选取范围.2.合成时两张图片元素的边缘处如何衔接得自然 学生听教师讲授。学生听教师讲授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总结方法。学生边听边动手操作 学生边听边动手操作,进行总结 学生动手处理图片的热情高,各组学生的操作方法各异,大部分用的是套索工具和魔术棒工具抠图。图片元素的边缘处衔接得不太好。相应的解决办法有:1.结合SHIFT、ALT、CTRL和工具一起选取图片元素。2.先大范围选,再用橡皮擦擦掉不要的部分。3. 边缘处衔接用羽化,效果不太明显。.基础较好的同学有的用蒙版、有的用通道、有的用抽出。他们都想出自己的巧妙诀窍,处理后的图片在视觉上效果较好。设计意图:1、该处理操作较易上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被提高。2、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让他们熟悉软件环境和操作3、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能力5、留下疑问,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作好铺垫学生边听教师的讲授边自己动手操作之后总结出如下几点:1、根据图片元素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抠图方法,必要时可以结合使用。如单一颜色的背景图片最快的方法是用魔术棒和“抽出”滤镜,;精确的选取用通道和蒙版。使用蒙版最大的优点在于修改方便,如用画笔涂错的地方,可将前景色设为白色,再涂就可改回;如不满意,只需要将蒙版去掉即可。2、高光器工具及清除工具在抽出滤镜中配合使用,清除工具的功能是将不要的擦除、将要的擦回。经过来回反复,达到精确抠图目的。3、蒙版抠图时应用大笔头去除大面积背景,而在处理与人物边缘的部分换小笔头,便于精确控制。
新课第二阶段20分钟 教师让几个学生分别向其他学生演示自己处理边缘衔接的方法,教师对几位学生的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并作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图片元素边缘的衔接:1、ctrl+m调曲线和光线配合使用。2、边缘处衔接羽化值应根据图形边缘的实际宽度设置,不宜太大。3、用笔刷刷图时边缘的直径小些,软硬度要低些。4、调整色阶、色相、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综合使用。5、用抽出滤镜时黑色背景的图片用“滤色”工具,白色背景用“正片叠底”模式。6、可以用渐变蒙版淡化边缘界线。教师讲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这张图片合成的所有操作,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否可以增加一些文字和其它图片元素把它改造成一则公益广告?”教师出示几张相关的公益广告图片,并展示相应的评价量表,然后设置任务二:让学生也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自选角度(可参考教师准备的素材或者网上下载所需资料),将自己前面合成的图片改造成一则公益广告或者自己创意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时间为10分钟) 学生边听教师提示边自己动手试验。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可以!)学生分析素材自选角度,各自动手将自己合成的图片进行改造成公益广告的艺术形式 学生兴趣更浓,解开心中的疑问后动手创作出了效果更好的图片,并了解了公益广告的制作特和过程,创作出了较多优秀的作品。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将图片合成和进行合成后的处理是制作广告的过程。
新课第三阶段3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课内容。然后教师展示多张优秀的经过艺术处理的公益广告平面作品。发现并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对图片进行效果处理 学生交上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作品的成就感,通过将自己的作品与优秀作品的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提出更高学习要求,为下一课的深入学习作好铺垫。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几个积极方面:1、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兴趣较浓,是集应用性、艺术性、技术性等多种特点的关键的一课,如何在课堂短暂的时间内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种处理能力就成了该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较难控制好,因此我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巧妙设问并设置相应层次的任务。2、引导学生按照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教师点拨、学生总结、实践操作、整体提高等步骤进行学习,实现梯度、多层次的教学,学生在探索中完成重点、难点的学习,既克服了教师讲授太多学生被动接受的缺点,又克服了全部交给学生处理的发散性。3、正面情感(环保意识)的渗透与所学内容自然连贯,平面广告制作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也是顺理成章,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整个课堂的学习连贯自然、松弛有度、环环相扣,效果良好。
需提高的方面:由于时间紧凑,新课的最后阶段总结时间较紧。今后要严格控制时间。(共15张PPT)
素材图和最终效果图片展示
——移花接木的神奇魅力!
图片的合成就是将处于不同环境不同光照等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多张图片或者多张图片里的某个部分组合成一张新的图片。
美化画面
创意设计
表达某一主题思想
请同学们利用最熟悉的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将刚才看到的前两张素材图合成为最终效果图片。 (时间为10分钟):
提示:1、选择工具抠图(从图片中取得自己想要的元素,去掉不要的元素)
2、试着处理边缘衔接
1、选区法
A、直接选取:
选框工具
套索工具:适合选取不规则的图片元素
魔术棒工具:适合抠取单一颜色的背景图片中的图片元素
钢笔工具
历史画笔工具
B、间接(颜色)选取
蒙版:适合抠取较精细的图片元素
通道
色彩范围
混合颜色
色阶
图层模式
通道混合器
2、滤镜法
A、PS自带的“抽出”滤镜
B、外挂滤镜
KNOCKOUT
MASKPRO
1、结合SHIFT、ALT、CTRL和工具一起选取图片元素。
2、魔术棒工具工具可以通过设置容差值的大小,来设置所抠图的范围的大小,“容差”的取值范围在0-255间,数值越大,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大。
3、要注意自由变换工具的配合使用。
1 、选择“滤镜--抽出”进入抽出界面。用“边缘高光器工具”勾出人物的边缘,笔触大小选择20,把边缘全部覆盖,注意边缘也要封闭。
2、选填充工具把里面填上色,颜色随意,用 默认的就行。目的是告诉ps cs3哪些地方需要保留。
3、点“预览”可以看一下效果。
4、背景色填成黑色,突出对比效果。
5、用清除工具修改细节。
6、仔细用清除工具擦干净边缘。
举例说明:
1.在PS中打开两张素材图片,将含人物的风景中的人物拖入背景图片中,调整至合适大小,在人物图片的图层面板中点“添加快速蒙版”,在图层建立一个蒙版图层。
2.在工具箱中选择画笔工具,并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
3.在画笔功能面版上设置不透明度为“100%”
4.选择一个柔边的笔头,设置笔头大小为“50”左右(可以设置大一点)。
5.在人物的背景图片上拖动鼠标涂抹,以此将背景去除。
6.换小笔头涂抹背景(快捷键:按键盘上的“[”键可快速缩小笔头,按“]”可快速放大笔头)。
1、ctrl+m调曲线和光线配合使用。
2、边缘处衔接羽化值应根据图形边缘的实际宽度设置,不宜太大。
3、用笔刷刷图时边缘的直径小些,软硬度要低些。
4、调整色阶、色相、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综合使用。
5、用抽出滤镜时黑色背景的图片用“滤色”工具,白色背景用“正片叠底”模式。
6、可以用渐变蒙版淡化边缘界线。
优秀环保公益广告作品欣赏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自选角度(可参考相关文字资料),将自己前面合成的图片改造成一则公益广告或者自己创意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时间为10分钟)
评价指标(分值) 具体指标 量化等级分值 学生互评 师评
优 良 中 差
作品内容
(40分) 作品符合主题要求,内涵深刻 10 8 6 4
作品创意独特,视觉冲击强 15 12 9 6
选材恰当,针对性强,风格鲜明 10 8 6 4
文字内容与图片内容搭配协调 5 4 3 2
技术处理
(60分) 抠图方法快,效果好 20 16 12 8
图片元素接合处衔接自然 20 16 12 8
布局合理,整体搭配效果好 10 8 6 4
色彩协调,具有较高艺术效果 10 8 6 4公益广告词集锦
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3、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4、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5、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6、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7、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8、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9、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1、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2、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
  3、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
  4、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5、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1、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
  2、团结、友爱、奉献、进步。
  3、雷锋在我心中,奉献与我同行。
  4、新世纪、新青年、新风采。
  5、一份青春一份爱,爱心献给全世界。
  1、防治爱滋病,你我同参与。
  2、有了爱的滋润,他们将多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3、他们惧怕病魔,可更怕冷漠。
  4、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5、“艾”与被爱,连着红丝带。
1、随地吐痰,人见人烦
2、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
3、浇浇树,树儿对你点点头;浇浇花,花儿对你笑一笑
4、人人知环保,世界多美好;人人爱环保,世界更美好
5、为了校园一片绿,珍惜脚下每棵草
6、校园美如画,受益你我他
7、保护水源,就是保护自己
8、人人会环保,生活才美好
9、环保环保我爱你,世界变得更美丽
10、 垃圾带走,美丽保留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最重要部分之一。
具有:①主题的社会性
②创意的独特性
③内涵的深刻性
④创作的艺术性
⑤立场的鲜明性
公益广告的创作原则
思想政治性原则
思想政治性原则还要求公益广告的品位高雅。就是说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融思想性于艺术性之中。
倡导性原则
公益广告向公众推销观念或行为准则,应以倡导方式进行。传受双方应是平等的交流。
情感性原则
人的态度,是扎根于情感之中的。如能让观念依附在较易被感知的情感成分上,就会引起人的共鸣,更何况东方民族尤重感情。
一、文案的严肃性、震憾性以及信息的完整表达
首先体现在标题上。公益广告的标题不仅应做到引人注目,而且应当做到震憾人心,
公益广告的正文应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表达
二、图片的强烈视觉冲击
公益广告的图片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便具有一股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吸引你不断看下去,虽然少了一些轻松感,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三、强调后果,适度恐怖
在公益广告词典中,没有“你们”只有“你”,直指诉求对象,才能一矢中的。用运用适度恐怖强调其行为的责任与后果。
四、有计划地细分目标,将更有效
作为向整个社会呼吁的公益广告,并非意味着广告对象是笼统的“全民性”的,相反,有计划地陆续将每次广告集中针对某一部分相关者,会使广告更深入,更有力、更有效。
五、广告创意的程序
杨氏程序
杨氏程序是美国著名广告大师"杰姆斯·韦伯·杨"在其所著的《创意法》一书是提出有的,5个步骤:
1、收集资料----收集各方面的有关资料。
2、品味资料----在大脑中反复思考消化收集的资料。
2、孵化资料----在大脑中综合组织各种思维资料。
4、创意诞生----心血来潮、灵感实现,创意产生。
5、定型实施----创意最后加工定型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