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7 11: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ān dū wěi tuō shuǐ zhài zhē zhù
quán tóu chuǎn qì sū ruǎn guǐ jì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镌刻(juān)猕猴(mí)瞑目(mín) B.踉跄(niàng)丞相(chéng)擂鼓(léi)
C.山冈(ɡānɡ)呐喊(nà)迸裂(bèng) D.遂心(suí) 弓弩(nú) 顽劣(li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尽瘁 胸有成竹 含辛茹苦 B.肝胆相照 杯水车薪 疑惑不解
C.势不可当 废寝忘食 栩栩如生 D.完壁归赵 冲锋陷阵 襟飘带舞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私 :A.属于个人的,跟公相对。 B.秘密而不公开,不合法。 C.暗地里,偷偷地
①周总理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②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  )
尽: A.完  B.全部用出  C.都,全
③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麻了。(  )
④今天到会的尽是战斗英雄。(  )
5.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夸张 F.设问
①大虫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
②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向武松扑去。(  )
③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
④石猴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  )
6.揣摩人物语言和人物性格,选择合适的“笑”。(4分)
A.哈哈一笑  B.微微一笑  C.呵呵一笑  D.偷偷一笑
①周瑜______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②诸葛亮______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③武松______道:“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④石猴______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7.下列句子中,与“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2分)
A.诸葛亮神机妙算,我岂能比得上? B.诸葛亮神机妙算,我肯定比不上。
C.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怎么比不上? D.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无论如何也比不上。
8.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A.如果…就… B.虽然…但是… C.一边…一边… D.因为…所以…
(1)武松  武艺高强,  也被突然蹿出的老虎吓出了一身冷汗。 ( ) (2)诸葛亮  识天文,懂地理,  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 )
(3)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 ( ) (4)  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我等  拜他为王。 ( )
9.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涧水奔流,水花四溅。(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用同样的方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把句子换成我们现在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课文《武松打虎》片段,回答问题。(12分)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 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它的作者是 。(3分)
2.课文按喝酒——( )——( )——( )四个部分来写的。
这段话在文中属第 部分,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3分)
3.“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句中的“势”指的是 。(2分)
4. 找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 、 、 、 。(4分)
(二)阅读欣赏。(18分)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饭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用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连哀求。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嘱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3分)
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先后变成了(____)(_____)和(_____)。(3分)
A.村姑   B.老妇人   C.白发老公公   D.癞蛤蟆
4.选文中,描写孙悟空三次打妖怪,都用了“____”这一词语,表现了孙悟空___的性格特点。(3分)
5.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颇为精到。说说下列句子中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多处写到了唐僧的表现,如“扯住悟空”“责怪悟空”“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非常生气”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一直以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大闹天宫、大战狮驼岭……这些故事引人入胜;孙悟空、红孩儿、六耳猕猴……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在阅读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2.表达真情实感。3.400字左右。
答案
一、1.监督 委托 水寨 遮住 拳头 喘气 酥软 诡计
2. C. 3.C.
4. ① A ② C.③ B.④ C.
5.① E ② A.③ D.④ C.
6. ① D ② B ③ A ④ C 
7.C. 8.B D C A
9.(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果然下起了雨。
(2)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3)示例:这瀑布如同脾气暴躁的老头,带着满腔的愤怒,直泻九天。
(4)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怎么也斗不过。
(5) 一个个都按年龄大小排序,朝石猴有礼貌地参拜,都叫石猴“千岁大王”。
二、(一1.水浒传 施耐庵
2.上冈 打虎 下冈 三 事情发展
3.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4.揪 按 踢 打
(二)1.三打白骨精
2. 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3. A B C
4. 一棒 疾恶如仇
5. “夺”是“抢”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猪八戒鲁莽、贪吃的特点。 “闪”的动作与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形成极大的矛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骨精迫不及待地想吃唐僧的心情,表现了它狡猾阴险的一面。 “抡”是“手臂用力挥动”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除妖的坚决果断。
6.不仅写出了唐僧的不辨是非,更衬托出了孙悟空疾恶如仇、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三、习作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