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文档属性

名称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0-08-07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上海科教出版社
4.学时数:1课时
非上机时间  15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30  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    ,大约用   分钟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粤教版必修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掌握信息的价值取向的方法。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培养学生利用辨别生活中常见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信息价值取向,增长学生生活的阅历,以及在网络上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2、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方法
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以及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保存。
三、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以在生活中常碰到的QQ诈骗事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这些事与自己息息相关。在教学中以活动引领学生,通过讨论、分析领会本节的教学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等进行教学。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案例导入 以QQ欢乐送、QQ幸运获奖用户信息导入,展示附图1、图2 思考:回答问题:说一说你预过哪些虚假的干扰,如何处理 了解学生对发布不良信息行为的认识态度
分组交流、探索,掌握新知 分析课本上的案例。从来源判断:从哪里获得信息,是否真实可靠。通过同类信息比较从来源判断。引导学生附表1的填写。得出结论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3.逻辑推理;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5.实地考证. 分组讨论。并完成附表1的填写。 了解学生总结了哪些经验方法
提升 提问所有学生附表1第6问:引出:在网络上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向学生展示“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 从自已做起,不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
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让学生阅读四条信息,选出最关心的一条:1.瘦身宝典:八大享受型减肥习惯揭秘2.著名歌星周杰伦将来湘演出,希望广大“粉丝”,前往观看。3.国家土地价格将上调50%。4、我省将在今年12月份举行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二: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学生发表意见,自己最关心哪条信息,为什么会关心这一条? 有否收集到无价值信息
任务驱动,探索新知 上让学生上网查找世界华南虎的数量,并填写附表2:让三组汇报结果,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查询结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带领学生从“信息的来源的角度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而信息的来源都是真实,那么我们该从什么角度进行鉴别和评价呢?引出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学生上网查找、填表,并对找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是否上专业网站查询。
总结提升 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过程应参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息否有用;是否存在价值性;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信息是否带有一定的感情万分是否公正信息是不是过期了; 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对信息的鉴别、评价的3个方法
拓展延伸 学了本节课对你以后上网查找信息,发布信息,QQ交友,现实交友等有那些指导价值?
附图1:
附图2:
附表1:
序号 问题 你的看法
1 李明从那里获得中奖信息 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 为什么
2 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3 李明问银行,银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国际诈骗)是否可靠
4 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这是一起国际诈骗事件)可信
5 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6 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等资料,你会这样做吗 为什么
附表2:
序号 查找内容, 信息发布的时间 查找结果
1
问题导入
案例展示
分析、讨论
得出结论
课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