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找淀粉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乐于合作,乐于交流的科学态度以及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科学习惯。
?2.让学生通过对淀粉踪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淀粉与碘酒能发生变色反应,淀粉与唾液一起会变成新的东西等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发生了反应。
教学难点:
分析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
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些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纸张,水,表格,毛笔
教学过程:
激疑导入
同学们,有句古语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很重要?你们知道我们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心中产生了疑问,我们南方物产丰富,为什么会选择不起眼的米饭为主食呢?这米饭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探究一下米饭的奥秘?
品尝米饭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吃米饭。
吃进去的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品尝米饭三步曲
1.品尝一口米饭,说说米饭是什么味道的?
2.再咀嚼一会儿,有什么感觉?
3.当出现甜味时,咽下米饭。
米饭出现甜味,说明了什么?
... ... ...
小知识:米饭是甜的吗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唾液中的淀粉酶→麦芽糖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实验
1.淀粉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是厨房里常用的一种烹调用品。出示淀粉,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观察感受淀粉,比一比谁得到的信息最多。
2.学生交流:我们用眼睛看它的颜色是—白色;状态是---粉末状固体;用鼻子闻---无明显气味;用手捻---光滑等。
3.刚才我们观察了淀粉,而米饭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你能说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吗?
生:都是白色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4.认识碘酒。生:棕黄色的液体。作用:消毒。
5.生实验:用滴管取几滴碘酒,在米饭上滴几滴,观察现象。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注意节约)
6.既然碘酒能使米饭变成蓝黑色,那你来推测下碘酒能使淀粉变色吗?说说你的理由。
生:米饭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且米饭和淀粉有一些共同点,
7.我们现在的结论是淀粉碰到碘酒,就会变成一种蓝黑色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这里,科学就在于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并得到解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米饭碰上碘酒怎么会变成蓝黑色的?碘酒碰到别的物体会不会变成蓝黑色?8.思考:这种蓝色的物质还是我们的米饭和淀粉吗?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寻找淀粉的踪迹
我们有了碘酒这种鉴别淀粉的法宝,就可以利用它去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常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吧!先来看一看实验要求。(大屏幕)
分组实验。
相互交流。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含有淀粉的食物主要有四大类,请同学们看视频。
(1)、谷类、面类:米饭、汤圆、麦片、面包、馒头、面条、玉米、蛋糕、饼干……
(2)、根茎类蔬菜: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莲藕、山药、番茄……
(3)、豆类蔬菜:豌豆、绿豆、红豆……
(4)、水果类食物:香蕉、苹果、枣、桃子……
拓展延伸:
淀粉和碘酒发生化学反应的用途:
检测假钞。纸币印刷术要求高度保密,会采取很多防止造假措施,其中一项是移走纸中的淀粉。只要在纸币上滴上碘酒,看看纸币是否会变蓝,出现蓝色就是伪钞。
治疗碘酒中毒。人们误食碘酒中毒,口服淀粉就成为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
五、制作神秘的信件
1、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
2、制作神秘信件要领:
(1)、取一白色信纸
(2)、调制好淀粉液,并搅拌均匀
(3)、用毛笔蘸着淀粉液把内容写在信纸上
(4)、等信纸上字迹干后,无字信件就完成了
3、在白纸上均匀喷上碘酒,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不一会儿白纸上就出现了蓝色的字。
学生说说原理。
(提示:淀粉在冷水中比较难溶解,可以用温水溶解后静置,取上层液体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