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废品回收站(华中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废品回收站(华中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0-08-09 15: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废品回收站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让学生熟悉回收站的基本用途,掌握删除、还原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协作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在不断的练习中激发求欲,在不断的探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认识回收站的基本用途;
教学难点:
掌握删除、还原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演示型课件《废品回收站》和练习型课件《丢垃圾》
教学过程:
(一)介绍回收站的小知识--时间2分钟--以课件形式--老师活动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垃圾箱、垃圾桶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用途呢?提问导入,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后,讨论: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垃圾箱?师答:垃圾分类,环保利用。(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整合)
1.回收站的图标是什么样的,我们不要的文件和文件夹都可以放在这里。
2.查看回收站在哪里,初步掌握打开回收站的方法
3.回收站的用途与功能——在Windows下,当一个文件被删除时并没有真正删去,而是被放在回收站中,表示该文件被暂时“删除”。如果需要将该文件恢复,可以从回收站还原过来。回收站是暂时存放被删除文件的地方。
(二)介绍回收站的拖动操作、删除操作和还原操作--时间5分钟--老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几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拖动操作--将不需要的文件和文件夹放进回收站
2.删除操作--会用多种方法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3.还原操作--能从回收站中捡回文件或文件夹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间18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出示练习型课件《丢垃圾》,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怎么拖动垃圾、删除垃圾和拾回垃圾。
1.老师小结,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练习三种操作,在游戏中学会基本操作技能。
2.发挥小组作用(每组一个任务)
a.拖动操作的多种方法
b.删除操作的多种方法 c.还原操作的多种方法
3.学生演示(每组一个代表在教师机上演示三种操作)
(四)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时间3分钟--采用演示归纳法
a、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让学生学会观察)拖曳到回收站就是删除了。
d、文件、文件夹删除、还原、彻底删除的讲解(采用形象的比喻方法)
(五)布置课堂任务--时间10分钟--小组长检查--老师个别指导
小游戏:勇士闯关(通过同学自评—小组互评—全班同学一起评的方式评出“最佳小勇士”)小实践练习题自主探究学习,小组间相互交流合作,教师根据结果予以奖励。教师巡回指导,(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通过表扬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
(六)总结与思考--时间2分钟--师生交流、课后实践
A、师生交流总结操作要领:两个回收站图标各代表什么意义?彻底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你真的会操作了吗?
B、每位同学回家之后,根据今天学习内容,把自己家里的电脑文件整理一下。
c、以上的几种操作有更简便的操作方法吗?它们的快捷方式是怎样的、如何操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