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二 看图画 写一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二 看图画 写一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7 21: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内容:?习作二《看图写话??放风筝》?
教学目标:?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来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春天来了,阳光明媚,不管是古人还是现在的人都喜欢放风筝,现在我们读一读高鼎的《村居》。课件出示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就是我们今天的风筝。(课件出示风筝图片)?
过渡:让我们重新回忆放风筝时的快乐情景?(板书课题:?放风筝)?????
设计意图:从古诗引出风筝,让学生知道古人也很喜欢放风筝,并以课件的各种风筝图片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二、习作要求:(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插图下配有本次的习作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图画。?
2、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把图上的内容写清楚,并展开想象。?过渡: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描写有很多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好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要懂得运用写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词语。?
习作加油站,课件出示词语:?
1、读一读?:???
一收一放????又蹦又跳??????扭头就跑??????手忙脚乱?
手舞足蹈????气喘吁吁??????兴高采烈??????嘿嘿一笑?
2、填一填??
(????)地举起????(????)地蹦跳????
?(????)地松开????(????)地拉着????
小结:同学们,我们习作时如果能运用上这些词语,那我们的习作就更生动。?
过渡:《鹿角和鹿腿》也有这样精彩的描写,下面我们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词汇的积累很少,尤其是农村学校,阅读量很少。所以老师就先提供相关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和短语搭配,帮助学生,有意的让学生去学以致用。??
微读例文,指导把过程写具体。?????
例文1:?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齐读短文?
2、请找出描写鹿的动作、表情的词语还有它的语言。(指名学生回答:噘?
起,皱起,唉,……教师随机板书:动作、表情、语言)?
3、从这些动作、表情、语言描写中,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鹿只欣赏自己的角,而嫌弃自己的腿)?
例文2:?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鹿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请找出描写鹿的动作词语。(用尽、扯、挣脱、奔去)?
2、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你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鹿逃跑时动作很快)?
小结:在习作中能把动作、表情、语言写具体,这样我们的习作才更吸引人。下面我们来观察这幅图。?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再次学习教材文本中的例文,体会文中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情及语言描写,并从中感受到由这些词语突出表现了鹿的一些内心变化,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细致的动作、表情描写,以及富有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描写,这样才使习作更生动具体,才能更吸引读者。??
五、我来说一说:??
1、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图片下附有下列提示:?
(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教师指导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图画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顺序有几种,就这幅图来讲,我们可以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整体部分可以观察天气、地点、人物在做什么?天空中有什么?用一句话说出来。(板书:从整体→局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一种观察顺序,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
指名一名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整体的景物。?
3、教师再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到局部:?
师:局部可以按从远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板书:近→←远)近处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在做什么?他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会说什么话?远处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小朋友又在做什么??
4.指名一名学生说(出示课件,提供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学生参考。)?
5、同桌互说?
6、指名一名学生来把局部的近处及远处的人说一说?
7、教师小结,点评,注意指出运用到相关的动作和表情词语。?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指导重点,体现看图写话的特点。所以先指导学生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体和局部分别包括哪些影和人。另外,再次提供相关动作和表情描写的词语供学生参考。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才开始让学生讲述整幅图。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难度,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这次的习作过程。?
六、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七、作品点评:?
(1)指名两名学生上来展示,读习作,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哪里写得好。?
(2)指名学生点评(注意:能否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图画?是否写出了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做到既会说会写,还要会评价,知道如何去评价别人的习作,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有哪里要改正,从评价中来对照自己习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八、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并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把你看到的写下来。这样我们的习作才更吸引人。??
板书设计:???????
动作????
放风筝????
表情???????????????????????
语言????????????????????????
观察顺序:?整体:天气、地点、人物活动、天空中有什么????????????????????????↓?
局部:近处→←?远处????????????
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1、本节课能在指导学生完成微读例文的学习之后,进行小结,让学生知道例文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作者抓住了鹿的动作、表情、语言来具体描写,这样才能感受到鹿的内心变化过程。老师进一步小结,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加深了印象,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2、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我总结了第一次试教时的得失,改变了指导方法。我先教学生按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并细化在这幅图中的整体包括有天气、地点、人物活动、天空中有什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来。而局部则告诉学生可以按由近到远及由远及近的顺序,近处的三个小朋友放风筝则要详细写,远处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则略写。这样,等于是给学生开了个好头,不致于让学生习作时感到从何写起,降低了习作时的难度,学生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