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4.1《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人
学
习
目
标
科学概念
1. 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 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 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2.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
3. 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
2. 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加以解释。
3. 培养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积极合作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说并尝试解释。
难点:学生正确操作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修正自己的假设。
教学准备
学生:小地球仪、去掉灯罩的手电筒、实验记录单、彩色水笔、圆形黄色即时贴。
教师:课件、地球仪、去掉灯罩的手电筒、自制的太阳、地球彩色图片、圆形黄色即时贴。
学习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揭题
1. 出示课件(一)“白天和黑夜”的照片。
谈话:这是两张同一地点的照片,你们能从时间上比较出它们的不同吗?(学生很快答到“一张是白天,另一张是夜晚”)
师小结揭题:白天又可以称为“昼”;夜晚又可以称为“夜”。(板书:昼夜)
2. 这两张照片是站在地球表面看到的。如果从太空中回望地球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来看看。
对于这张照片,你能判断出太阳在哪里吗?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3、从地球上来看,太阳东升西落。白天过去是夜晚,夜晚过去又是白天;昼和夜就这样不停的交替出现。(板书:交替)
那么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问题。
【通过图片分别从站在地球上和在太空中的角度让学生充分感受昼夜交替现象。单刀直入,聚焦问题,用2分钟时间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思维碰撞,提出多种假说
1.引导思考,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与太阳和地球运动有关。
(1)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为什么会不断交替出现呢?地球、太阳在怎样运动时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呢?
2.独立思考,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
(1)请同学们先个人猜测,用“ ”表示地球,用“ ”表示太阳,用“箭头”表示太阳、地球的运动路线。把假说画在我们的学案上。
(2)然后小组讨论,并快速做好记录。
3.学生思考、画图,组内讨论、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用示意图归纳整理。(教师板书:假说示意图)
(1)师:哪组先拔头筹来分享,并说说你们的依据。
(2)学生汇报交流,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假说:
(教师板书假说示意图)
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③地球不动,太阳自转并围着地球转。
④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并围着太阳转。
⑤地球、太阳都在自传。
⑥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⑦地球、太阳自转,地球同时围着太阳公转。
… …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是合作学习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独立思考则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我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并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方式。这样做就使每个学生都在思考,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发展。再让小组交流,这里的交流是学生思维碰撞、信息整合的过程。】
三、 模拟实验
1.确定实验材料,使学生明白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代替地球和太阳,才能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师:哇,你们真厉害!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说。到底这些假说能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可太阳太大,离我们太遥远,地球也太大,搬不动,怎么办呢?随便找材料代替吗?为什么?(用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代替地球和太阳,才能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师:说的有道理。太阳、地球有什么特征?用什么代替太阳呢?用什么代替地球呢?像这样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物品做实验的方法就是模拟实验法。刚才你们提到的材料都可以做这个实验。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地球仪、去掉灯罩的手电筒,你们打算怎么做实验呢?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案!可以边演示边设计。
2、小组讨论、演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师:哪组先来分享?
生边演示边讲解
师:观察到了什么,才能说明泡沫球上发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师: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泡沫球上做一个标记。
师: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手电筒与泡沫球的距离,差不多正好照亮半个泡沫球。实验中泡沫球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晃动 )
4、明确小组分工
师:这个实验一个人好不好完成?这就需要小组成员的互相配合,谁负责手电筒的?谁负责泡沫球?谁是观察员?谁是记录员?一分钟时间讨论,明确小组分工。
5、(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有几点温馨提示送给你们,请认真看一看。(强调组员互换角色,轮流操作。)有疑问吗?好,心动不如行动,材料员领取材料,动手实验吧。
6.(关闭门、窗、灯)小组合作进行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用示意图、文字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本环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的相似性也是重要的。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看似不经意的聊天,实则目标明确地抛出几个层次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选择模拟实验材料,同时培养学生严谨、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本课实验看似简单,实则“险象环生”,观察无目标、光照射地球的方法不对,地球、太阳运动方式不对,手电筒随意晃动,转动速度过快……都会导致模拟实验不成功,因此我运用小组台前汇报演示、教师演示设疑、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出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案,最后再出示温馨提示,使学生对模拟实验操作方法了然于胸,为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互动交流,总结实验成果
1、师:哪些小组验证了第一钟假说 ?能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第二种假说哪些小组验证了?能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第三种假说……
教师根据汇报对能成立的假说,在黑板相应的昼夜交替现象示意图旁做标记“√”,在有分歧的假说下面标记“ ?”
2、对有分歧的4种假说请学生台演示实验。
3、评价小结
(1)(教师手指板书)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这10种假说都成立,这说明什么?(昼夜交替现象产生有多种可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小组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小结所做实验之后的收获,培养其科学素养。】
五、 总结收获,激发探索兴趣
1、激活思维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今天的学习,你们有疑问吗?(这些假说哪一种是正确的?)
2、激发兴趣
是的,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科学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我们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课外延伸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昼夜交替现象实验记录单
活动1: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用“ ”表示地球,用“”表示太阳,用“箭头”表示太阳、地球的运动路线。
在学案上,画出你的想法:
假说1:
假说2:
假说3:
假说4:
假说5:
假说6:
……
……
……
……
活动2: 模拟实验后,能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能的在 打“√”,不能的在 打“×” )